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永华 《群众》2013,(5):32-32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长期以来,如皋坚持办民生实事,努力让"幸福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去年如皋民生支出48.3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8%,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15%、城区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全面消除、群众用药负担减轻近亿元、社会养老和住房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悠悠万事,民生为  相似文献   

2.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新部署,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各项民生事业有了新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2013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增  相似文献   

3.
正民生是最大的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民众过上更优质的生活。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百姓的"获得感",检验着民生改善的含金量。回望2017年的云南,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力透纸背、温暖人心:2017年,民生支出4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扶贫专项资金支出117.8亿元,教育支出1001.6亿元(同  相似文献   

4.
张云天  高玮 《群众》2014,(3):16-17
<正>公共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生财政,民生的改善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财政的支出结构正在转变为"民生导向"。近年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的支出尤为突出,安排用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基本上都大幅增长。但是,民生财政不仅要体现为对某些领域的量的扩大,而且要从理念、目标、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刘刚 《今日浙江》2012,(11):20-21
“十一五”以来,浙江每年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支出都在七成以上,一大批民生重点项目得以实施。逐年加大的民生投资,不仅惠及群众,也在最终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6.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用于民生事业的开支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民生改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基本的生存保障逐步转向更高层次的幸福需求,如更体面的工作、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更优美的生活环境等。如何回应群众不断增长的民生渴望?除了靠不断扩大民生支出规模,还要靠什么?认真解决好这一问题,形成一个高效、可持续的民生事业发展模式,关系到各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也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1日,一则新闻引起了长沙市民热议,"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调增支出16.52亿元,这是近年来调增幅度最大的一次,调增支出主要用于民生和民生相关的设施建设。""人大发话,政府行动,老百姓得实惠!"这是群众们的赞许。  相似文献   

8.
全市财政民生支出301.8亿元,30个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新增城区中小学学位1.8万多个、新增医院床位2350多张……翻开过去一年泉州的民生账本,一个个数字成为幸福泉州最生动的注解。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民生改善的坚强后盾与底气,但是民生问题同样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完善的社会保障、良好公平的教育、优良的生态环境……面对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泉州市各级人大常委会迎难而上、持续督促,在幸福泉州建设中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9.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把公安工作成效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到促进和谐、惠及百姓上。要树立科学的思维观,采取和谐的办法,落实务实的措施,探索创新的路子,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公安工作取得新发展新进步。  相似文献   

10.
招子文 《当代广西》2009,(18):50-50
全国法院如火如荼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来,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法院在工作中坚持以民生为重,从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入手,在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践行司法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辖区广大群众的称赞和信任。  相似文献   

11.
《人大研究》2008,(3):48-48,F0003
“如何改善民生”平凉市问计于民;宁县人民政府向代表承诺2008年将为群众办九件实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财政超收支出半数以上用于民生;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审议2007年12件实事办理情况;合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生活必需品物价状况。  相似文献   

12.
正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履职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聚焦人民群众更多的"获得感",用心书写履职为民的时代答卷。助力发展让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关乎政府是否有更强的实力来增加民生支出。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第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在非常时期召开的全国两会把民生保障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还特别强调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发展养老服务,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老有所养的迫切需求、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必须回答的命题。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乔晓春教授。  相似文献   

14.
正财政预算是政府施政最重要的工具,体现政府的战略意图和政策重心。夯实预算收入基础,科学规范分配财政资金,编制好财政预算,就等于定好了收支的"盘子"。而有关民生方面的预算支出,则是政府回应社会关切的重点和亮点。近年来,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分量越来越重,这既是保障民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政府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表现。随着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向民生倾斜,各级人大对民生支出预算管理的监督也需要转换思路跟上步伐。一、目前民生支出预算管理的特点近年来民生支出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各地政府均把经济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小平 《群众》2012,(5):54-55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镇江新区主动适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时俱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渐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李沧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人大工作新目标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把贯彻实施监督法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建立民生热点问题评价机制,促进了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撑起了又一道"保护伞"。  相似文献   

17.
短讯荟萃     
<正>1-2月全市财政收支稳步增长1-2月份,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5.2亿元,增长11.1%。其中税收完成20.9亿元,增长6.7%。公共财政支出完成52.7亿元,增长46.9%。全市收入总量和支出总量均居全省第3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体育传媒、社保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保障型住房等民生支出39.8亿元,增长53.7%,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  相似文献   

18.
郑建 《政策瞭望》2012,(3):54-54
山东省财政支出安排民生优先,去年一般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273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9.64%;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54.76%,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新增财力中7成以上用于民生。去年,山东省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达到565.59亿元,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北京市紧紧围绕群众民生需求,不断加大政策创制和改革创新力度,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首都民生建设发展.2010年以来,新修订地方性法规2部,出台惠民政策近300个. 一、近年来民生政策创制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找准创制的着力点,有效解决了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殡葬公共服务不均、社会救助不够精细等难题,及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  相似文献   

20.
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如何让新基建真正做到改善和服务民生,那就要在建设中时刻关注民生需求,加强与群众真实生活期盼对接,创造更多民生应用,真正使新基建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便利。新基建应大力培育新方向,真正满足更多民生需求。2020年初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大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