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反帝斗争要代代传 武汉工人收回英租界,举国上下欢欣鼓舞,江城父老兄弟无不拍手叫好,个个高兴得拿起脸盆当铜锣敲。 这天,刘少奇把各工会的负责人请到总工会开会,共同商讨反帝斗争大计。他提醒大家说:“同志们,别光顾高兴哇,你们留心看看长江上的英国军舰,炮衣都卸下了,炮口在对准我们……” “刘同志,不好了!”刘少奇正说着,突然有个戴袖章的纠察队员闯进会议室来,扬着手里的报纸说:“你们看,英国佬在《楚报》和《自由西报》上恶毒攻击我们!” 刘少奇拿过报纸,他的目光迅速地在版面上移动,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很快看完了,把报纸给大家传阅。 屋里犹如燃烧着一团怒火,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看到过这张反映毛泽东喜看《南京解放》报道的著名历史照片(见左图),不少人以为此照是经精心“摆弄”后拍摄出来的,要不然,报纸上的“南京解放”那一行大字标题怎么会拍得那么清楚,并  相似文献   

3.
地道战漫谈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一听到这首雄壮激昂的歌曲,大家的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电影《地道战》中的画面。整整40年了,这部“老”电影依然鲜活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然而,地道战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21):70-70
祝愿 一次在饭店吃饭,大厅里可以点歌。我正吃着,听见音响那里传来了主持人甜美的声音:“下面是张先生为大家点的歌曲,这位先生祝愿大家财源滚滚!”主持人停顿了5秒钟,接着说:“歌曲的名字是《可惜不是你》。”  相似文献   

5.
郑风 《党史纵横》2005,(8):58-58
每年“五一”前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出“劳动节”的文艺节目,都会引用《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每当听到这首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的歌声,就会让我回想起这首歌创作前后的情景,想起这首歌的作者、著名音乐家马可同志。1948年春,东北鲁艺文工团在北满农村完成了剿匪和土改任务后,回到了佳木斯市,然后就地去工厂深入生活。当时,在东北解放区大后方的工厂里,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着支援前线的劳动竞赛运动。工人们高涨的劳动热情深深的感染了我们。马可同志从工厂里工人的黑板报上得到启示,仅用了一个整夜的时间就写出了这首歌的初稿,…  相似文献   

6.
4 到了新区,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对共产党、八路军不了解。报纸的宣传非常注意这一点,经常介绍八路军和解放区,找人写,自己也动笔。发过社论,编辑过一些历史资料,例如:《中国共产党大事年表》、《国共两党抗日成绩的比较》、《热河抗战历史》、《日寇口中的共产党》等。报纸上还设置“延安回忆”专栏。1946年7月,已临近战争的形势,经过分局批准,我们还尽力将报纸扩充为对开四版,“七七”纪念日那天,出了两张八版,许多负责同志都写了文章,如程子华的《我们一定要胜利》、《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和《热河应该是谁的? 》;李运昌的《纪念“七七”九周年》;胡锡奎的《解放农民,改进工作》;李六如的《蒋介石怎样出卖东北与热河?》等。在报社内部,“七七”前每天早晨上一小时课,我和老区来的一些同志给大家讲党的奋斗史、八路军的抗战史,对象主要是工人和新参加工作的干部。 热河那时刚刚从日伪统治下解  相似文献   

7.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当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后,一批风格独特的艺术作品在抗战的烈火硝烟中陆续诞生了。曾广为流传并影响今人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便是其中之一。这首歌的曲作者卢肃,当年从国统区进入延安后,在《讲话》精神的感召下,走了一条深入生活、贴近人民的创作道路。在《讲话》问世50周年前夕,他动情地向笔者谈起了那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8.
第八集国难·忠贞只有动员一切力量实现全民族抗战,才能彻底战胜日本侵略者。抗战歌曲演唱:《救国军歌》、《救亡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怒吼吧,黄河》等。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相似文献   

9.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是列宁《在全俄玻璃磁器工人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的一句引语,原文是《Bce ya ag-hozo u ayuh ya Bcex》,中文本《列宁全集》旧版译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新版改译为“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  相似文献   

10.
正在壮怀激烈、层出不穷的众多抗战歌曲中,有两首著名歌曲集中抒发和反映了那一代青年学生爱国心切、抗战不屈的壮举和精神,它们就是极具代表性、久唱不衰的《毕业歌》和《五月的鲜花》。《毕业歌》:学生位卑未敢忘忧国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这首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饱含激情、气势磅  相似文献   

11.
老轩 《奋斗》2022,(4):75-77
<正>走进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可以看到一座著名音乐家马可的钢质塑像。塑像中的马可亲切坚毅,目光仿佛在时刻注视着工厂和工人们;塑像用30万机组的磨煤机传动盘作基础、用输煤皮带的托辊和钢球作支架,寓意传承红色基因、不忘革命历史,并缅怀为人民而歌的音乐家马可。佳木斯热电厂的前身是1938年建成的佳木斯发电厂(所)。就是在这里,中国工人阶级唱响了迈向新中国的第一首高昂战歌,这首歌就是马可创作的《咱们工人有力量》。  相似文献   

12.
1935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决定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这一重大决策是英明、正确的。然而,有关这一决策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尚有疑问。疑问的焦点在于这一重大决策是不是由“一张报纸”决定的?为了弄清事实的真象,笔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考证。现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辨正如下: 一、关于在哈达铺发现国统区报纸的几种说法及对“一张报纸”决定长征脚点的疑问。目前,关于在哈达铺发现国统区报纸的说法有以下三种: 1、没有报纸的名称和数量,只是笼统地说“从报纸上看到”、“感谢国民党的报纸”等。这种说法主要见于《彭德怀自述》和杨成武的《忆长征》等著述中。  相似文献   

13.
正1949年4月20日夜,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3日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解放南京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标志性意义。24日,毛泽东阅读了刊载有"南京解放"大字标题的《人民日报》号外。他阅看多次,边看边在报纸上作了一些圈画。之后,他给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刘伯承、邓小平写了贺电,然后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首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相似文献   

14.
浅论副刊     
一、关于副刊概念的异议 大凡报纸、杂志大都办有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每周一个版面,《求是》杂志的“绿野”副刊,每期1—2个版面。副刊文艺属性强,文字活泼,有“文”、“杂”“短”、“活”的特色。由此,有人把副刊称之为“文艺副刊”,把主持副刊工作的部门,称之曰:“文艺部”,或曰:“副刊部”。虽称谓殊然,但副刊的概念应当是:报纸杂志上登载除新闻体裁外的其他体裁的短小精悍的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固定版面。但是,辞书上对副刊的概念解释有失偏颇,例如,《辞海》:“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新华词典》:“报纸上刊登新闻体裁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如文艺副刊等。因与报纸的主体(即新闻和评论版)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故名”。从上述权威的解释看,副刊的概念是不准确的,造成了人们的认识上的混乱,其错误有三:一曰对象上  相似文献   

15.
一、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学科内容问题 关于自然辩证法学科问题 自然辩证法不是一个学科,而是几个学科的简称,这已获得一定程度的公认,教委把它改成“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把它改成“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把它改成“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自然辩证法事业应重点发展以下四大学科:自然哲学、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16.
柒月 《廉政瞭望》2011,(18):62-62
一大早乘公车上班,十字路口上为了等绿灯车子已停下许久,拥挤的车上一如既往地怨声载道。我把目光转向窗外,嘿,路口上赫然放着几个大大的绿色提示牌,上面竟然印着“亲,注意避让行人哦!”、“亲,红灯伤不起哦!”的字样。我这个常上淘宝的老手顿时忍俊不禁,交巡警也来“卖萌”啊,挺好挺欢乐的。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革命歌曲中,没有哪一首歌能像《东方红》那样在几代人心目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首充满了对毛主席、共产党一片深情的歌曲自它诞生之日起便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各种重大革命节日的必唱曲目,歌曲《东方红》的诞生凝聚了李有源、马可、公木、刘炽、李焕之等一批文艺工作者的心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首歌是怎样诞生的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鹿璐 《前线》2011,(4):16-17
北京市档案馆藏有一份珍贵的老报纸——北平《解放》报第一号。北平《解放》报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的第一份公开机关报,这份报纸利用合法的手段公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揭露国民党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真实面目,号召民众起来为实现和平民主而斗争。为我党争取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勇敢、勇敢!我们要把新时代的革命潮流更推向高涨,我们要表现人类创造的力量!即是在生命攸关的危难时刻,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辞。一曲高吭的《华北大学校歌》,揭开了“华北大学校友入怀工作四十周年座谈会”的序幕。1989年10月7日,50多名1949年从北平南下,现在仍留在怀化地区的华北大学学生聚集在怀化行署招待所会议室。他们中大多数虽然已两鬓斑白,但唱起当年那些催人奋进的歌曲,人人脸上布满  相似文献   

20.
尚志发 《奋斗》2006,(7):57-57
歌王夏里亚宾在哈尔滨真的有麻烦了。 “全俄法西斯党”手段凌厉,立即利用他们的报纸和杂志大肆讨伐夏里亚宾。《我们的道路》、《民族》、《为了祖国》、《亚洲之光》、《根源地》、《前卫》,还有日本人的《哈尔滨时报》都一齐指向了歌王。罗扎耶夫斯基化名法西洛夫披挂上阵。说“夏里亚宾从来都是个只爱金钱。不爱祖国的吝啬鬼!”“夏里亚宾已经完全失去了俄罗斯人的特征”,甚至还翻出了歌王的陈年老账:“为了金钱.夏里亚宾曾给沙皇尼古拉二世下跪。”说他“当年在彼得堡和莫斯科与著名作家结交是为了贬抑与他齐名的索宾诺夫,为了混个有思想的人的名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