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24日,美国以“拯救人权灾难”为借口,主导北约悍然出兵,对南联盟发动了一场战争。美国此举犹如一块巨大的强力磁铁,吸引着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这是以美国为首的“13国联军”打一个只有1200万人口的弱小的南斯拉夫,是典型的以大打小、恃强欺弱;这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在传统防区外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的一次赤裸裸的军事侵略,是假“人道”之名,行“霸道”之实;这是冷战结束以来发生的又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美国把它当作新一代高技术武器的实验场。当人类已经叩响二十一世纪大门的时候,它的发…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3月24日起对南斯拉夫联盟实行狂轰滥炸,至5月16日已持续54天了。在这期间,北约出动了一千多架战机,进行了12000次轰炸,投下了1万多吨炸弹,发射了1000多枚导弹,使南联盟小小山国无数城乡设施被夷为平地,数以千计的无辜平民惨遭杀害,近百万难民流离失所,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这场以“维护人道”名义进行的战争,却酿成了战后欧洲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迫不及待地构筑由它主宰一切的“世界新秩序”。因此,美国和北约急欲除去南联盟这个“欧洲的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巴尔干———这个欧洲的“火药桶”。北约空袭南联盟,是实施北约“21世纪战略新概念”前的一个实验,它对南联盟的“焦土政策”,是美国全球战略和挑战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体现,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变了调的北约成立于1949年4月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是冷战标志性产物。随着华约组织的解散、柏林墙的倒塌和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巨变,冷战宣告结束,人们纷纷揣测北约的去留。然而,冷战结束后至今,北约不仅仍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还在北约的历史上开了…  相似文献   

4.
南斯拉夫战争是美国及欧盟诸国等北约国家发动的一场不义战争。在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终结而开始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北约发动这场战争绝不是偶然的,它反映和体现了北约国家,其中主要是美国的新的战略意图。这场战争不仅已经给南斯拉夫及其所在的巴尔干地区的和平造成了破坏和带来了现实威胁,而且亦给21世纪的世界和平与发展以直接与间接的冲击。因此,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南斯拉夫战争引出新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相似文献   

5.
北约轰炸南联盟,沉重打击了南联盟及其周边国家经济,也给美国和欧洲经济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影响。它虽然没有对世界经济造成全面的严重影响,但我们不能低估轰炸造成的某些负面的经济后果。巴尔干和东南欧深受其害从3月24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野蛮轰炸,投下的炸弹达1万多吨,还发射了几千枚导弹。60座桥梁、许多铁路、公路干线和5个民用机场被摧毁,很多炼油厂、化肥厂以及其它工厂被炸毁,据估计,南联盟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美国《华盛顿邮报》认为.北约“轰炸使南斯拉夫倒退了10年;甚至20年”。其后果…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最近有几件事在国际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在贝尔格莱德时间5月7日深夜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轰炸。这一事件引起了很多方面的反应。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南联盟的行径不得人心,最近美国有二十几个议员联名控告克林顿,告他没有通过国会,就对南联盟发动了战争,违反了美国宪法。美国还有一个原来参加过纽伦堡审判的国际大法官,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声讨美国和北约的这种做法是犯下了战争罪行,跟过去希特勒一样,应该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还有一些评论甚至于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这种做法,跟第一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7.
从科索沃战争看美国霸权主义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由科索沃问题导致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战争以后,全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事业的人们都在思考这场战争的实质及其后果。在一片谴责声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仅继续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而且于5月8日悍然用数枚导弹袭击我国驻南大使馆,造成20多名中国外交人员和新闻记者伤亡的严重国际事件。这是对我国主权的粗暴侵犯和对中华民族的侮辱,是国际关系史上罕见的野蛮暴行和对人类文明的肆意亵渎,是世纪之交霸权主义向中国和世界人民敲响的警钟。(2)从“和平演变”到“中国威胁论”,美国一直视我为战略对手。1949年7月2…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9·11”恐怖袭击为导火索的美国“倒萨”大规模军事行动,将为我们展现新世纪的战争形态和战争理念。 此前的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将大量精确制导武器投向南联盟,宣告人类战争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形态,即有史以来的第六代战争形态。可以说,社会的进步和战争的不断发生,大大加速了人类战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25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科索沃问题,贸然开动战争机器,企图以“集体意志”的方式,来压服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这是北约成立50年来第一次不避艰险侵略一个主权国家,也是北约第一次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军事打击。它既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关于不得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武力侵犯的规定,也打破了自身有关不得使用武力在防区外干预他国事务的限制,为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综观科索沃危机的演变和发展,有许多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一、科索沃危机表明,将一国内油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战争与和平”,这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命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以及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大使馆的野蛮行径,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中国人民深受和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让所有中国人记准了这样的警示:增强国力才能有效抵御战争,发展经济才能为和平作出更大贡起。李致在警惕声中迎接新世纪(出版家、作家)20世…  相似文献   

11.
1999年3月下旬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撇开联合国,以制止塞族对科索沃阿族进行种族清洗为名,悍然发动了对南联盟大规模侵略战争。在狂轰滥炸78天以后,在美国的硬打和俄罗斯亲美人士切尔诺梅尔金的软攻下,南联盟终于扯起了白旗。战争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它引起的思考却长久地留在人们脑海中:为什么美国要对南联盟这样一个经济并不发达、资源并不丰富、内部冲突不断、国力十分虚弱的国家大打出手?它真的是替天行道,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吗?  相似文献   

12.
这半个月,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没有什么比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轰炸,更让人悲哀、愤怒的了。连日来,举国上下,大江南北,愤怒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各种方式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暴行,沉痛哀悼在北约导弹下牺牲的三位烈士: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各行各业的人们同仇敌代,决心化悲痛和愤怒为力量,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增强综合国力,抵御外海,讨还血债。北约的导弹和三位烈士的鲜血,让国人再次警醒,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贯标榜的人权、人道、民主、法制,纯粹是其强权和“炮舰政策”的虚伪外衣和“合法…  相似文献   

13.
被野蛮践踏的南联盟人民的人权3月24日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动用了它最先进的武器向南联盟进行了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和最猛烈的空袭。北约这个全球最庞大的军事集团为何对一东南欧小国大打出手?克林顿们辩称:“在21世纪的门槛上,欧洲不能容忍其内部的一场人道主义灾难。”要防止在科索沃发生一场“大屠杀”。那么炸弹是否把美国和北约的“善意”带给了南斯拉夫,是否为科索沃阿族人谋到了福祉?据不完全统计,死于北约空袭的南联盟无辜平民超过了2000人,是南军队阵亡人数的4倍,6000多平民受伤,1000多个经济设施被毁…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终于停止了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但科索沃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加复杂。人们从对战局的关注也开始转入这场战争对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经济形势影响的思考。为及时、正确引导广大读者正确认识美国的霸权主义和世界形势的发展趋向,我们特约请有关方面专家撰写了三篇这方面的报告稿,在本栏目展中hi党_6月10日,八国与南联盟签署和平协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连续狂轰滥炸78天后,终于很不情愿地放下了大棒。当战争硝烟渐渐散去后,满目疮症的家园将会重建,青草会长满掩埋众多无辜生灵的坟荧。时间也许能…  相似文献   

15.
持续78天的科索沃战争(在西方又被称为“盟国力量行动”),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实施的军事侵略,已经结束了两个多月了,但是对这一战争的起因、结果和教训的深层思考还不过刚刚开始。笔者认为,科索沃战争在一定意义上是近10年来美国的进攻能力和崇尚武力进攻的观念得到增强的结果。同样,科索沃战争的结局,将会进一步加强美国对进攻能力的迷信和开发进攻能力的企图,从而会推动其它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阻碍国际社会在军备控制和裁军方面已经作出的努力。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起因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起因,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解…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狂轰滥炸的野蛮暴行,充分表现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本质,表现了美国实施新炮舰政策,弱肉强食,称霸全球的狼子野心。同时,血淋淋的事实也完全撕破了西方主流媒体所谓“新闻自由”的遮羞布。1791年,“新闻自由”被载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它规定每个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起码要保证人们享有的知晓新闻、传递消息、发表意见的自由。新闻自由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享受这些权利。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有采访报道、传播…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     
北约与南联盟军事力量对比北约空军:北约已在欧洲集结了420架战机,其中260多架来自美国。这些飞机主要部署在意大利的北约空军基地以及停泊在亚得里亚海的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上。飞机型号有F-117隐形战机、F-15E战机以及有“空中堡垒”之称的B-5...  相似文献   

18.
国际社会避免战争的努力未能奏效,人们忧虑了半年多的战争之狼还是张开了它的利齿。两河流域,这块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再次投入到硝烟火海之中。围绕这场战争,在国际社会的“和”、“战”之争中,引人注目的是法、德两国,一改过去同美国“夫唱妇随”的形象,旗帜鲜明地高举道义大旗,反对美国穷兵黩武。法俄的黄牌——“对任何含有动武授权的提案行使否决权”,迫使美英的动武提案胎死腹中。开战之后,希拉克总统和施罗德总理仍然坚持认为,美英发动的是一场没有联合国授权的不合法的战争。而美国对法德的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世界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全新的军事战争名词──“天战”(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太空战)不断地散见于报端。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美国加快推进其国家导弹防御(NMD)和战区导弹防御计划(TM)的研制进程,“天战”以及外太空的国家安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天战”?它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战争样式?以及它对我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外太空安全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军事理论专家、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江诸大校。记者:当今有关太空战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  相似文献   

20.
2002年2月2日,慕尼黑。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外交和国防事务高级官员参加的第三十八届国际安全政策会议正在这里举行,会议就“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国际安全形势、反恐斗争、北约发展以及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是“9.11”事件之后,首次召开的高级别的国际安全会议。此次会议在反恐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明显分歧和不同的国际安全观的激烈碰撞和交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美国代表一再强调美国在反恐中的主导作用。美国参议员麦凯恩称,反恐战争需要合作,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