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慈善捐赠的具体制度设计应体现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现行《公司法》虽然明确引入了公司社会责任,但对公司慈善捐赠行为却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完善公司慈善捐赠立法,认定公司慈善捐赠,捐赠决策权的主体,确定捐赠的数额,不合理捐赠的撤销,从而在公司捐赠中达到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的雪灾和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纷纷慷慨解囊,积极参与慈善捐赠活动,为灾区的恢复重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此之前,我国的企业很少参与慈善捐赠活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今后如何建立企业慈善捐赠的长效机制,促使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种慈善捐赠,文中对此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捐赠人税收优惠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慈善捐赠是由社会公益组织调节的第三次分配,它是均衡财富分配、弱化收入两极分化的一种途径,时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英国等国都规定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来鼓励慈善捐赠,我国也有这方面的规定,但存在一定不足。借鉴英、美两国的经验,我国应该从增加能使捐赠人获得捐赠税收优惠的慈善组织数量、提高捐赠优惠比例、出台实物捐赠抵扣具体办法、统一内外资企业捐赠扣除额度等方面来完善慈善捐赠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社会捐赠是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资金来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社会捐赠存在着规模小、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为做好高等教育社会捐赠,应采取树立倡导捐赠意识和文化氛围、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成立校友总会及分会等一系列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生,企业的一系列捐赠行为导致了公众广泛关注。企业捐赠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在扶贫济困、增进社会福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企业捐赠也是我国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我国企业捐赠还存在捐赠数额相对不大、捐赠的被动型以及捐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企业捐赠行为进行分析,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来分析制约企业捐赠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捐赠是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社会捐赠收入所占比例较低.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维度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社会捐赠不足的成因,主要问题在于捐赠激励制度不健全、捐赠管理机制缺失、传统"差序格局"文化惯性的影响及捐赠意识有失偏颇.弥合民办高等教育社会捐赠不足的制度改进路径:加强正式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激励与约束力;加强非正式制度和社会资本的协同运作.  相似文献   

7.
慈善捐赠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企业在慈善捐赠理念、规模及模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国不同的文化基础、市民社会发育程度及制度环境等因素所致。为促进我国企业积极从事慈善捐赠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就必须从培育现代慈善文化、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规范政府在慈善捐赠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第三次分配作用发挥。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三期CFPS调查数据,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捐赠行为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当前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家庭向亲属捐赠、其他人捐赠、社会捐赠的数额,同时互联网使用对上述三类捐赠的作用效果不同,具体而言对亲属捐赠的影响最大,对社会捐赠的影响次之,对其他人捐赠的影响相对较小。互联网使用通过丰富结构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提高家庭三类捐赠规模,并通过丰富认知型社会资本积累促进家庭向亲属捐赠。研究不仅深化了对“互联网+慈善”的理解,而且对促进公众参与慈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慈善捐赠的潜在主要群体.对以厦门市3所高校学生为样本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有过多次的慈善捐赠行为,但对慈善的认知及捐赠的意愿并不高.除了身处无收入阶段的特殊因素外,捐赠结果反馈的缺乏、强制性捐赠的消极影响、"问题捐赠对象"的存在、感恩教育的薄弱等是影响大学生捐赠意愿的主要原因.设立捐赠反馈机制、转变捐赠方式、加强感恩责任教育成为改善大学生捐赠认知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的社会捐赠是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高校通过设立专门的筹资机构、配备专业筹资人员以及开展基本的筹资活动、大宗捐赠筹资活动等来争取社会捐赠。借鉴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经验,将有助于缓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