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严峻”这个词来形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2.
<正> 一、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农民进城参与就业竞争,加剧城镇就业压力。农民进城自谋职业的热潮不减,进一步增加了城市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难度。由于企业雇佣农民工资低,又不用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且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容易管理,所以一些企业宁肯救济一批下岗人员,也愿雇佣农民,因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因而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政党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民众评价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低,就业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劳动力供求矛盾特别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十六大不仅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认清就业形势,选择正确的就业政策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前提。一、目前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4.
"十五"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宁夏就业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受人口总量、生育率及生育政策的影响,"十三五"时期宁夏的劳动力供给压力依然较大,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促进就业数量的增加与就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周天勇 《唯实》2002,(5):29-31
未来 10年期间 ,数以亿计的新增、下岗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正常地就业、再就业和转移将是中国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这里先分析严峻的就业形势 ,并提出一些增长就业机会的重大的战略、策略和政策建议。一、未来 10年就业和社会稳定形势非常严峻未来 10年城镇因劳动力新增、下岗需要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 ,每年共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为 2 45 0万人。从规模匡算 ,未来 10年 ,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 45 0万人左右 ,农村上学毕业、参军复转、建设安置等需要就业的 35 0万人左右 ,每年下岗需要再就业的 45 0万人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构“和谐社会”的提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用和谐社会的理念去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审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一致性,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彭奇伟  晏青 《当代贵州》2009,(13):25-27
"高考真苦"的感叹余音犹在, "就业真难"的抱怨已席卷而来. 2009年,对于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更是特殊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形势与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尚处在工业社会的初级阶段水平,而经济结构已经是工业社会的中期阶段水平,这种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是造成当前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同步重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阶段,在推进社会建设方面,除了要进一步明确社会建设的含义、任务和方向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有组织地实施社会建设,投入更大的人、财、物力,还要尽可能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参与社会建设,方能实现社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杜宇 《党建》2009,(1):30-31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这句话对于描述我国就业形势而言,同样适用。从上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持续稳定增加,到下半年的部分岗位流失,2008年,就业领域呈现出一些值得警惕的新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新问题,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新举措,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在新的一年里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
余芳 《学习月刊》2013,(8):67-68
专科学生既具有大学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当前,在就业形势严峻与大学生就业观不正确的双重压力下,专科学生就业更加困难。为了了解专科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的认识及对择业选择倾向.通过就业问题的问卷来了解当前专科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的真实感受及择业倾向.能够使得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适当地缓解专科学生的就业压力.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愈来愈严重,已进入高失业阶段.20世纪90年代外出农民工已经成为转移农民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愈来愈难,要充分估计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企望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太现实的目标.政府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总是存在着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力市场.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对所有人实行"国民待遇".作者认为,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并提出三个重要建议:第一,应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中国的创造就业目标,包括城乡就业目标,正规与非正规就业、固定与灵活就业、暂时与临时就业;第二,应定期公布调查失业率和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全国与地方各类劳动力市场信息;第三,促进灵活性、统一性、公平性劳动力市场,实行"平等国民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就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下发通知,要求把大学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通知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积极拓宽  相似文献   

13.
陆学艺 《新视野》2011,(5):16-20
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尚处在工业社会的初级阶段水平,而经济结构已经是工业社会的中期阶段水平,这种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是造成当前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同步重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阶段,在推进社会建设方面,除了要进一步明确社会建设的含义、任务和方向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有组织地实施社会建设,投入更大的人、财、物力,还要尽可能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参与社会建设,方能实现社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艾青  田芳 《新长征》2007,(2):54-55
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 第一难:供过于求,无业可就。总体来看,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不佳,社会劳动力明显过剩。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几年,随着学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而社会需求较弱,加之相关体制等因素,出现了新的供需结构矛盾。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左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5.
《求贤》2013,(5):1-1
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在紧张的就业形势下,放弃自己大学四年所学专业,涉足全新领域。成功转型自然很好,但有些行业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入门甚至发展绝不靠简单的满腔热睛。《2012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中的“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的专业门槛较高的职业”调查显示,注册护士、药剂师等10个专业门槛比较高。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供广大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蓝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皮书系列”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成立以来发表的第11本年度“社会蓝皮书”。本书分为发展篇、调查篇、改革篇、专题篇、阶层篇。这些篇目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未来的走势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7.
孙立宁 《发展论坛》2002,(12):36-38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保持15—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GDP7%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也面临若干严峻挑战。能否在经济增长中保持充分就业就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能否保持和劳动力资源能否有效配置的大问题。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中国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我国人口规模相当于30多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面临像中国这样的就业挑战,即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指电力生产量、商业能源使用量、农业种植面积和水资源)、9.4%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与问题 1.总量矛盾没有缓解,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经济增长带动就业.但是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0.32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0.1左右,保持现有的经济高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高估也只有7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中国妇女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经济独立的重要途径,也是妇女获得男女平等权利的前提与基础。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回首中国妇女就业走过的曲折历程,展望今后妇女就业的趋势和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正确把握妇女就业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妇女就业历程回顾中国妇女就业的历程与共和国发展的历程是一致的。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确定了妇女就业权,倡导、优待女性就业,并以法律、行政手段吸引和组织妇女就业。社会也给女性以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关怀,社会舆论把女性参加社会劳动作为妇女解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如今大学生就业制度早已由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在截然不同就业形式交替转型过程中,60%-70%左右的毕业生都能理性地看待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