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志和胡风一道,终生忠于"五四"文学革命由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文学道路,一同编辑杂志、经营出版,还自己创作儿童诗歌,不论时局多么动荡,物质多么匮乏,她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是一个清秀、典雅、典型的江南女性. 自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制造出来之后,她理所当然地被关进了监狱.七十个月之后,因为母亲去世,"停尸太平间",才放她出来处理后事.此后,也没将她重新收监.她便充当了家庭与监狱之间的唯一联系人.  相似文献   

2.
天下     
《侨园》2014,(2):4-5
“娜”面旗帜 中国最富争议的最伟大的女运动员李娜,1月25日晚赢得她运动生涯中第二个大满贯。李娜改变了全世界对亚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她将亚洲网球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次夺冠是偶然,两次就是必然了。即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李娜主观上是在为奖金打球,但客观上她却实实在在提升了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阿丽 《侨园》2013,(11):62-63
<正>因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在医院绝食轻生,湖南工程师易鹏被特批住进医院照料老母。其间,他的孝心和善良,打动了一个容貌清丽的女"疯子"。一天,女孩突然告诉易鹏她心智正常,是迫于家庭压力才在精神病院装疯卖傻。她求他救自己出去……于是,一段非同寻常的感人恋情"飞越"了疯人院——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8,(11)
正你算过自己一天会制造多少垃圾吗?装菜的塑料袋,中午的外卖塑料盒,下午的咖啡纸杯,下班回家还得收个快递……如果把一周的垃圾都积攒起来,你会不会有被陷进"垃圾城"的感觉?而有一位中国姑娘在长达两年时间里仅仅制造了一小罐垃圾。媒体称她为"中国零垃圾女孩"。2018年7月以来,媒体的争相报道让她成了"网红"!  相似文献   

5.
吕斌 《侨园》2006,(4):4-6
本多RURU虽然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但是在接受采访时她都会提醒采访者:我是个中国女孩。虽然她是个中国女孩,却在日本乐坛掀起阵阵浪潮,两年发行了八张单曲、两张大碟,举行了100多场演唱会,从而一举奠定了自己在日本乐坛的地位;虽然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但“有一天能用自己的母语演唱”却是她心中一个炙热的梦想,于是她来到宝岛台湾,连续发行了几张国语专辑,同样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4,(12):54-55
2001年10月12日,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联合国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由于在促进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当年I2月10日安南在挪威奥斯陆市政厅举行的授奖仪式上发表这篇演说。 今天,一个女孩将诞生在阿富汗。女孩的母亲将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母亲一样,搂抱她、喂她、疼爱她、照顾她。这都是人性最基本的行为,人人如此,没有分别。  相似文献   

7.
首都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大学三角地贴出一则8岁女孩因父母是聋哑人急需家庭教师的广告,不久,中文系88级女生吕南歌的课余生活便有了新的内容。她不仅给女孩认真辅导功课,还常为女孩买头花、讲故事。一天,女孩兴冲冲地捧着得到100分的作业,贴着她的耳朵悄声说:“姐姐,我喜欢你。”吕南歌一下子感受到人世间爱与被爱都是那样充实。  相似文献   

8.
正去年10月27日,95后浙江小丫"罗大仙"风尘仆仆赶到柏林,领取了2017德国"红点传达设计奖"。令人惊讶的是,这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她的《中国节气美食文化插画设计》竟是毕业作品,她也因此红遍网络。创意美食作为毕业设计作品在网上赫赫有名的"罗大仙",本名罗书环,是一位出生在浙江衢州的95后女孩。她爸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已有20年,妈妈也是美术爱好者。受家庭影响,罗书环5岁时就喜欢上了画画。无论春夏秋冬,她每天都坚持绘画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7,(6)
正这几个月来,在韩国流行"大酱女"一词。什么样的女孩子叫"大酱女"呢?这个词通常是指那些喜欢打扮、赶时髦的女孩,她们爱买名牌,希望能找到一个有钱的男朋友,经常去西餐馆……描述"大酱女"的说法简直五花八门,好像所有女孩都属于它的范围。假如你想当"大酱女",那你一定要有一些名牌的物品,如果是价格昂贵的或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更好了。如果这些女孩手里没有足够的金钱,她们会让自己的男朋友或父母给她们买,甚至可以去贷款。  相似文献   

10.
一个女孩在填写大学入学申请表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一位领导者吗?她考虑了片刻,决定实话实说,于是答道:"不是。"但在交表后她就后悔了,因为她已认定,这样的回答只会令她与这所大学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7,(Z1)
正音乐治疗在美国已是成熟的学科,全美有近80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中国近几年才引入这种新鲜疗法,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了音乐治疗本科专业。神奇的"音乐疗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海归女孩江一楠又是怎样在美国边打工边"取经",回国后成为用音乐"下药"的金领音疗师的?出国求学丢了爱情长相清纯甜美的江一楠是郑州女孩,2012年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声乐系毕业后,她的理想是当歌手。但后来她却改变了人生走向。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位略带传奇色彩的"80后"华裔女孩,年仅22岁、外表文静温婉的她是美国联邦政府储备署旧金山分部的金融与经济研究员,她集美国女性经济协会奖、美国国际金融经理协会领袖奖、美国总统教育奖等多种荣誉于一身.她的名字叫张雅青.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生命不是为了存在,而是为了燃烧。青岛女孩刘潇潇就是这样的人。2016年,她辞去高薪工作,远赴南非当动物保护志愿者,成为野生猎豹的"美女保姆";2017年,她到太平洋孤岛拍摄令人望而却步的活火山,吃住在原始部落……作为中国第一个拍摄活火山视频的女性,刘潇潇的作品,还夺得了视觉中国年度摄影大赛"上帝视角"一等奖。刘潇潇说,她所做的一切,只为让人类对大自然多一份敬畏。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17,(6)
<正>很多年前的一天,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个长胳膊长腿的瘦高女孩蜷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她穿着毛蓝长裤、花洋布小褂,额前的刘海整齐而又浓密。她拱起的膝盖上摊着一本厚厚的书,是那个年代风靡全国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因为夕阳斜照的关系,她的眼睛微微地眯缝着,皮肤也是微黄的,隐隐地现着一种菜色。那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毫无疑问,女孩也是营养不良的人群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党育新今年20岁了。 20岁,多么清新,青春随处都是,流行歌曲在嘴里任意溜达,再拿出化妆盒描描抹抹,穿身时髦衣裳,弄个双背带儿小“马桶”,春风里登上彩车结伴而行,看电影,逛商场,买零食,户外远足,姐们聚在一块儿撮一顿,不时甩出几句洋文字码,做个鬼脸儿,引得大伙儿哄堂大笑,好不惬意……城市里的女孩儿时下大都有这么一段值得回味的花季,无忧无虑,心里不装事儿……党育新不属于这一拨儿。 20岁,对她来说是人生的刚刚冒头儿,是自食其  相似文献   

16.
正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唐凤雁的人生格言是:我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因而我一直不停地走在上坡路上……在抚顺市的书画界,提起唐凤雁的名字可谓大名鼎鼎。她的书画作品究竟参加过多少次比赛和展览无人能说清楚,她所获得的各种奖项连她本人也数不清。的确,这是一位多才多艺、充满阳光的老人。随着记者的采访,一个强烈的感受呼之欲出:她是一个一般人无法与之相比的"神奇"老人,她的退休生活简直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相似文献   

17.
兰梦也许要算中国女孩中最普通的那一种了,6岁启蒙读书,从小学、初中一直到18岁中专毕业,都是那么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坎坷。但是,她跟大多数的中国女孩相比,却又有那么多的不普通之处,比如她长得美丽俊秀,小小的年纪就凭本事出过国,亲身体验和学习过国外的先进技术,而且在国外还有那么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当笔者坐在她对面铺开采访本的时候,她就娓娓地讲起了那段在国外的渐渐远去却又刻骨  相似文献   

18.
娄岩 《侨园》2012,(1):22-23
在睿即将中学毕业时,发生了一件在我看来很有趣的事情.他所在的私立高中为毕业生们准备了一场舞会,别人几乎都处过男女朋友,而儿子却是少数几个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方面的剩男之一.但他也要面子,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于是就在低年级中选了个最漂亮的女孩做他的舞伴.这是我了解的睿第一次为自己的面子去争取什么,而且也向别人证明了他的能力.这一点比我强,当年在大学时,我都不敢和女孩子讲话,即便喜欢也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一想.但睿毕竟还是个孩子,他自己租了一辆加长悍马豪华车,并组织12对同学同车.他给女孩送了一束鲜花,也知道和女孩的家长说些客气话,但却不懂得如何照顾女孩.睿蚂有幸目睹了这一切,睿让所有的同学上车后,竟然自顾自的也上了车,却把他请来的女孩丢在了车外,当时人家女孩的父母就站在车外看着呢.是难为情,还是没有经验,我们不得而知.为此他回来后让我家领导好一顿奚落,当然主要是说他不够绅士,睿听后也只是笑笑.  相似文献   

19.
王新同 《侨园》2014,(7):18-19
赵娜是个连穿衣服和大小便都难以自理的脑瘫姑娘,今年26岁的她,体重只有33公斤,身高不足1.5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重残女孩,却承担起照顾病重母亲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聋哑妹妹的全部责任。用仅能控制的双脚,每天做饭、炒菜、洗衣、喂妈妈吃药……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战胜了苦难!千万网友为之飙泪,中新社和央视记者赶来采访时,称她是中国最美孝心女孩。  相似文献   

20.
漫话孝道     
时光 《学理论》2008,(21):96-96
◆我最痛恨两类人,一类是对自己的祖国说三道四甚至漫骂,瞧不起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人;另一类是不孝养自己父母的人!这两类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不论自己的国家多么穷,都应该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