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监狱不设防     
萧寒 《检察纵横》2003,(3):60-61
提起监狱,人们常常会直接联想到铁窗高墙、电网重防,作为一个监禁罪犯的地方,监狱似乎也确实应该如此。但是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随着刑罚人道主义和行刑社会化理论逐渐被奉为圭臬,作为这些观念的具体实践——开放式监狱也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相似文献   

2.
高寒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3):110-115
在监企分开之后,监企之间仍然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因为刑罚的属性决定了监狱行刑必然要借助企业组织形式下的生产劳动这一手段,监狱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使用由监狱提供的罪犯劳动力。罪犯身份及罪犯劳动的双重属性,决定了监企关系的内容具有多样性,性质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监狱     
阿碧 《检察风云》2011,(20):64-66
越狱在电视剧里很过瘾,在现实中很吓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充分和用科技新成果,让电视版的越狱更精彩,让真实版的越狱尽可能少发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太原第一监狱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监、科学改造”三大理念,不断提升学习研究能力、维护稳定能力、执法施教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和文化凝聚能力等“六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正常发展和运转的必不可少的设施。在现代社会,监狱对社会改革、进步,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而我国加入WTO后,监狱作为社会的“窗口”,更需要以巩固国家政权建设为己任。为加强监狱工作与建设,笔者从健全国家政权和法制建设的角度,浅析现行监狱体制改革与监狱布局调整。一、改革当前监狱行刑制度是健全国家政权和法制建设的需要当今中国社会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处在改革的浪潮之中,在监狱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立足本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监…  相似文献   

6.
监狱组织的罪犯生产劳动具有一定的惩罚性,但在更大程度上是对罪犯人的本质的认可,也是对罪犯最基本的社会属性的承认与恢复。监狱生产具有经济与政治两种效益,经济效益是政治效益的保证和前提,政治效益是监狱生产的终极目的,两者密不可分。为保证双重效益的实现必须切实提高监狱生产的经济效益,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政务公开的春潮席卷中华大地的时候,广东省高明监狱党委按照省司法厅、监狱局的要求,审时度势,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政务公开活动,以政务公开推动监狱政务的透明化。1年来,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认识、理解、参与,知情权、参与权不断扩大,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据不久前搞的问卷调查表明,民警职工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满意度达90%。群众的气顺了;一些误解也消除了;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密切。一、软件要强,硬件要硬,让群众的心亮起来长期以来,监狱的行政权力运作多数处于不透明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澳门的监狱     
澳门的监狱,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最初是设在“议事亭”(即市政厅现址)内。“议事亭”本是中国官员与居澳葡萄牙人议事的地方,旁边设有监牢,用以囚禁犯罪并被判刑的葡萄牙人,乃至邻近的街巷也被称为监牢斜巷(后易名为东方斜巷)。到了1912年,澳葡当局在贾伯乐提督街与镜湖马路交界处兴建了城堡式监狱,名为“中心监狱”,俗称“市牢”。后因囚犯增加,监狱人满为患,当局不得不另在路环竹湾马路青年监狱背后兴建了一座新监狱。该监狱依据国际标准设计,于1988年3月动工兴建.1990年5月18日建成启用,耗资6300万澳门元。启用后将“市牢”及路环青年监狱的囚犯迁入,而“市牢”拆建为居民楼,路环青年监狱则改为少年辅育院。该监狱是现在澳门惟一的一所监狱,因其建在澳门两座小岛之一的路环岛上,故称为路环监狱。  相似文献   

9.
晓明 《政府法制》2008,(8):52-53
在监狱里,已婚犯人最怕的是妻子提出离婚。 这些日子,我监区犯人周志杰的脸总是阴沉沉的,肚子里像是装满铅一样沉重的心事。每天干完活,他就一个人找个墙旮旯蹲下愣神,夜里躺在床上总是翻“煎饼”。为此,我找他谈过两次话,但效果并不明显,显然是没找到开锁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监狱惩罚的本质是监狱利用自身的特殊条件,针对犯罪个体团犯罪和在狱内违纪的过错行为所实施的剥夺或限制生理或精神需求的行为的总和。我国监狱惩罚的目的是“以改造人为宗旨”。我国监狱的惩罚途径,包括生理性、精神性两种途径,贯彻人道主义,反对体罚虐待。在监狱惩罚限度的把握上,我国监狱能够围绕改造罪犯的目的,注意轻、重的适度选择追求罪犯“认罪悔过,重新做人”的目的。在监狱惩罚的形式上,我国监狱比较文明、科学。我国监狱惩罚具有惩罚本质的痛苦性,惩罚目的改造性,惩罚途径的精神性,惩罚限度的兼顾性,惩罚方式的多样性,惩罚过程的全程性,惩罚职能的双重性,惩罚功效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11.
论监狱形态     
监狱作为一个特定的国家机器,其存在、演变的历史轨迹表明它是以特定的形态为依托。形态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组成关系,既有客观存在的一面,也有主观认识的一面。因此从广义上说,监狱形态包括制度形态、意识形态和器物形态,但本课题主要从狭义的范畴,也就是器物层面来研究监狱形态。全文从监狱形态的基本要义分析入手,通过对监狱形态发展与变化的分析,揭示现代监狱形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对监狱形态构成的具体研究,全面揭示监狱形态在内在构成上的特定内涵以及对监狱发展的影响。而通过对形态与监狱职能行使的维度分析,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到在发展的态势下变革监狱形态的重要性,以及认识到监狱形态对监狱安全和矫正罪犯的作用,从而对我国监狱形态的创新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管理理念对管理活动有重大影响,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方向、管理举措和管理效能。确立监狱管理理念,提高行政效能,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监狱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沈白路 《中国司法》2008,(12):118-119
今年5月,中国监狱学会代表团在瑞士访问期间先后参观了四所不同类型的监狱,这些监狱有全开放式的、半开放式的、全封闭式的和一个少年犯管教所,基本涵盖了瑞士各种类型的监狱。瑞士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人口726万,下辖26个州,各州的权利都很大,监狱也是由各州自己管理。瑞士最大的监狱能够关押的犯人数量为400人,最小的监狱仅能关押几十名犯人,因此瑞士监狱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无法与我国监狱相比。但是瑞士监狱在管理方式和治监理念上,还是有许多对我们可以引以为鉴和可供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14.
李雁  武海军 《政府法制》2010,(23):I0003-I0006
山西省阳泉第一监狱创建于1952年,58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阳泉第一监狱不断推进监狱执法规范化建设,经过几代监狱民警的不懈努力,跨入了全国监狱的先进行列。该监狱还是全国首批“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司法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十所)信息化建设示范监狱之一”,是全省监狱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监狱侦查体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需要进行调整。其主要原因是,监狱的刑事案件发案较少,类型单一;狱内侦查人员侦查素质低,装备差;在侦查实践中,往往需要地方公安部门的协作。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取消监狱侦查权为好。将来监狱内的刑事案件由地方公安机关进行侦查,监狱只负责监狱内的违规违纪案件,维护监狱这一特殊社区的治安。  相似文献   

16.
监狱体制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监狱体制的改革也经历了从20世纪60年代“改造第一,生产第二”到90年代的“双轨运行,适废分开”阶段。在新时期,党和政府又根据监狱实际,提出“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改革目标。其中“全额保障”为监狱功能的纯化提供了先决条件;“监企分开、收支分开”成为这次改革的中心内容;“规范运行”为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张清凤 《中国司法》2011,(5):F0003-F0003
福建省厦门监狱于1998年1月经司法部和省政府批准设立,2000年末按中型监狱规模完成基本建设,监狱占地157亩,拥有固定资产1.14亿元。  相似文献   

18.
于家宁 《中国司法》2009,(8):106-108
今年3月,我们前往新加坡对其监狱进行考察,此行给我们留下几组较为深刻的印象。 一、尊重国情的高密集监狱规划 新加坡座落在马来半岛南端,由一座主岛和周围的63座小岛组成。在这个繁华而面积不大的国家,土地资源极其珍贵。基于此,在上个世纪末,新加坡监狱总署就建立起高密集、具成本效应的监狱规划和建设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监狱的性质     
“刑罚执行机关”不能准确反映监狱的性质。在我国,从未出现过一个单一的刑罚执行机关,刑罚执行一直是由不同的机关分别执行的.“刑罚执行机关”本身没有质的规定性。国家权力分解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由此框定三种机关,监狱机关在性质上,当属于行政机关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殷来 《政府法制》2009,(8):48-50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多地从媒体中看到的是美国司法公正、文明的一面,而本文作者——一个曾经相信美国民主自由的中国人,却在美国被FBI(美国联邦调查局)、联邦监狱以“贩卖人体器官”的罪名错误侦讯、关押长达两年之久。在与强势的美国FBI及狱警、律师抗争的同时,作者把这两年的遭遇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如实记录下来,写进《我在美国坐牢——揭露美国联邦监狱》一书。本文选自该书,它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司法黑暗、丑陋的一面,读后让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