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按原样陈设的客厅里,至今仍然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一幅画,这幅画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画家、曾任共和国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在这幅取名为《腊梅》的国画上,何香凝在一株粗硕的老干上画了两朵怒放的梅花,其中一朵正面盛开,特别阳光。而另一朵虽然也盛开着,而且花朵大小也差不多,但这朵花的大部分却被粗粗的老梅干遮挡着。何香凝曾解释说,周恩来、邓颖超这一对伴侣就他们对革命的忠诚和贡献来说,都算得上是杰出的伟人。但是,由于周恩来一贯严于律己,一再让作为自己妻子的邓颖超受委屈。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邓颖超的职务、工资等方面都没有按有关规定办理、执行。所以,由于周恩来的"遮挡",在客观上使邓颖超这朵"红花"少了许多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4,(9):42-42
正1982年初,中央文献研究室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在周恩来诞辰90周年的时候隆重推出《周恩来传》。为编辑出版《周恩来传》,负责撰稿的李琦、金冲及等人决定前往西花厅当面聆听邓颖超的意见。邓颖超在接见他们时,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恩来的事,我不直接提意见。他不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九年冬周恩来去苏联就医这是他在此期间与邓颖超到国际儿童院看望中国学生时的合影周恩来去苏联治病,飞机里多出了几个孩子。孙维世策马找毛泽东拿到“通行证”。连3岁的小老虎也用哭声赢得了出国的机会1939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莫斯科。这次他们不是来开会,也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电视剧《海棠依旧》热映央视一套,周恩来和邓颖超为祖国为人民勤劳工作的奉献精神和音容笑貌,闪映在西花厅满园盛开的海棠花中,使观众感到十分亲切温暖。邓颖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上受到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崇敬,受到各界人士的衷心爱戴,邓颖超在周恩来逝世、粉碎"四人帮"之后,担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等职,曾先后率团出访过亚欧10多个国家。西花厅的海棠花,是她出访必带的伴手礼,  相似文献   

5.
秦九凤 《湘潮》2008,(2):29-35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曾抚养过许许多多革命烈士子女,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真正给予义女名分的只有3人,才貌双全、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孙维世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在北京中南海周恩来、邓颖超生活工作过的西花厅后客厅的中堂上,至今仍悬挂着两幅国画,一幅是国民党元老、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的何香凝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纪念绘赠的《腊梅》(也有人称之为《老梅新枝双牡丹》),另一幅则是曾任全国政协常委的郭秀仪于1982年绘赠给邓颖超的《芍药心丹枫叶红》。由郭秀仪画的这幅国画长103.5厘米,宽37.5厘米,整个画面是由最上部的红叶、中部盛开的海  相似文献   

7.
顾保孜 《湘潮》2004,(2):13-15
周恩来去苏联治病,飞机里多出了几个孩子;孙维世策马找毛泽东拿到“通行证”;连3岁的“小老虎”也用哭声赢得了出国的机会1939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莫斯科。这次他们不是来开会,也不是来学习,而是来治病的,走下飞机的周恩来胳膊上吊着绷带。在延安时,周恩来和江青一次外出,  相似文献   

8.
安振常,山东泰安人,1969年从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调入西花厅工作,担任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厨师.1992年邓颖超去世后,回到人民大会堂,直到1994年退休. 周秉宜,周恩来侄女.为了多角度全面地了解周恩来生前的饮食习惯,并把它作为历史资料保留下来,2012年5月21日,周秉宜专程采访了安振常. 周秉宜:安师傅,1971年5月我从河北部队农场劳动锻炼回北京探亲时,到西花厅看望了伯伯和七妈(指邓颖超——编者注).记得那是第一次见到您.您是哪年去的西花厅呢? 安振常:我是1969年秋天进西花厅为总理和你七妈服务的.在这之前,给两位老人做饭的一直是桂师傅(指桂焕云——编者注),桂师傅是江苏淮阴人,1949年刚一建国他就进西花厅了.我去了以后,给总理做饭的主要也是他,我更多是负责你七妈的伙食.另外,像取菜、打扫卫生什么的,做点杂事.我刚去时,对总理和你七妈的生活习惯、各自喜欢吃的东西都不熟悉.后来,跟着桂师傅学习,自己也慢慢地摸索、了解,逐渐地也就熟悉了他们的口味.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11日,是邓颖超逝世5周年纪念日。回忆5年前的7月中旬我随淮安市委领导赴京参加邓颖超的悼念活动,那感人至深的一幕幕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听说淮安的同志来,我们一直在等”7月15日下午3时许,中南海西花厅哀乐低回,一支从周恩来故乡淮安来的吊唁队伍抬着两只花篮,步履沉重地走进西花厅。往日周恩来、邓颖超会客用的西花厅,如今是邓颖超身边工作人员自发布置的灵堂,正中屏风上悬挂着邓颖超亲切、慈祥的遗像,遗像上方横拉着一条“沉痛悼念邓颖超同志”的黑底白字横幅,周围摆满了花篮、花圈和长青盆景。当中共淮安市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建国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11.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12.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建国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未曾生育,但他们有三个“女儿”——义女,有叶挺将军的嫡女叶扬眉,孙炳文先生的女儿孙维世,还有一位是谌曼里,就是周.恩来在天津时的革命挚友“石僧哥”——贵州人谌志笃的大女儿。  相似文献   

14.
1986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把《周恩来传1898—1949》初稿拿到西花厅,征求当时健在的邓颖超同志的意见。当工作人员读到《长征》那部分周恩来患阿米巴肝脓肿一节时,邓颖超同志抬手示意停下,说:“当时给恩来治病的大夫是两个,除了王斌,还有一位姓李的大夫,名字记不清了,你们去打听一下。”邓颖超同志还说,李大夫是  相似文献   

15.
正1959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下午,一辆小车驶进中南海,停在周恩来总理办公、居住的西花厅前。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从车里走下来。周恩来和邓颖超站在西花厅的大门前迎候客人。周恩来握着严凤英的手说:"去年在合肥见面时,我就说要请你们来家里坐客,我没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周恩来伯伯、邓颖超妈妈身边,无忧无虑。当我们长大退休以后,回想起在西花厅的岁月,才感到多么的幸福和珍贵。2007年2月10日,西花厅的孩子们,第一次和健在的叔叔阿姨、周秉德兄弟姐妹们相聚在一起,缅怀周伯伯、邓妈妈。一首《你是这样的人》使我们热泪盈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一生温文尔雅,素有“儒相”之称,他爱憎分明,从不轻易对自己的同志发脾气,但1959年夏,周恩来却因为工作人员为他稍微装修了西花厅而大动肝火。 “我不能带这样的头” 周恩来入城之后,一直和邓颖超住在中南海西北部的西花厅。西花厅是一幢平房式的古建筑,外观极为陈旧,壁漆斑驳陆离,砖制地面,墙皮脱落,各种设施都很差。建国之初,国家百废待兴,自然无法修缮。国家经济状况逐步好转之后,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简修一下西花厅,都被周恩来拒绝了,他说:“怎么能为我花这个钱?你们想都不  相似文献   

18.
正1959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下午,一辆小车驶进中南海,停在周恩来办公、住宿的西花厅前。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走下车来,这时,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已站在大门前迎候。周恩来上前握着严凤英的手,说:"去年在合肥见面时,我就说要请你们来家里做客,我没有食言吧!"邓颖超拉着严凤英的手,笑着说:"人见人爱的‘七仙女’来了,嗯,比电影上的人儿还要年轻漂亮!今天  相似文献   

19.
余玮  施枫 《湘潮》2004,(3):11-15
周秉德是周恩来胞弟周恩寿的长女,她在少年和青年时期曾与伯父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共同生活了15年之久。《周秉德回忆在伯父周恩来身边的日子》,谈起中南海的美好时光,回忆伯父伯母对自己的关怀与教诲,时而激昂,时而沉思,恍如回到了西花厅的岁月……  相似文献   

20.
西花厅岁月     
56年前.沈阳市第七女子中学的一位名叫赵炜的普通女学生从未想到.自己会在求学、从军之后走入中南海.走进西花厅。在这座古朴秀丽的大院里。她一待就是37年。和周恩来、邓颖超这对伟大的夫妇结下了一世情缘。在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西花厅岁月》一书中.赵炜满怀深情地叙述了她在周恩来、邓领超身边工作的难忘经历。读之,伟人的音容笑貌、风采风范犹在眼前。让人动心动容。征得赵炜同意,本刊自本期起选载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