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是侗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侗族民歌一样追随着侗族人民思想、生活、斗争的历史轨迹,与侗族人民朝夕相伴,成为侗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侗族民间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有人类起源,祖先迁徙的故事,有人与自然斗争的故事,有人民群众反抗压迫剥削的故事,有机智人物的故事、爱情故事、动物故事和地方风物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中.都洋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却又有很高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2.
侗族大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和鄂西一带的侗族,是一个喜乐善歌的民族。侗族大歌是侗族音乐的瑰宝,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它已走向世界,为国外听众所倾倒。侗族大歌也和其它侗族歌种一样,有自己的流行区域,侗族分南北两大方言,侗族大歌流行于南部方言侗族地区都柳江水系的黎平、榕江、从江三县的“九洞”、“六洞’、“千七”、“千三”、“二千九”以及与之毗邻的地区(包括广西三江侗  相似文献   

3.
古代侗族哲学思想是一份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宝藏,把它挖掘出来,将使中华民族的哲学宝库增添一份珍贵的财富。也将为从事侗族研究的同志提供一份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笔者试图对此作一点尝试。 侗族是我国南部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没有本民族文字。它的古代哲学思想同许多古歌、古俗和传统艺术融合在一起,广泛流传于民间。本文拟依据侗族民间流传的一些古  相似文献   

4.
根据符号学理论,音乐是一种特定社会以及文化的符号,音乐符号形式成为人类认知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意向。侗族大歌作为音乐形式是一种原声态符号,在侗族的社会生活中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它不仅是音乐、语言和生态环境符号的结合体,也是侗族文化、历史、生态、社会规约、道德准则等的载体,是侗族社会不可缺少的具有社会凝聚力的民族符号。  相似文献   

5.
侗族“约法款”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法款”,是侗族古代社会款组织制定的规约和法律总称。它在侗族历史上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就是到了近代和当代,这种影响在侗族社会的政治及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仍然突出地表现出来。研究侗族的“约法款”,对于研究侗族的历史、政治、精神文化、社会结构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1991年2月,我们对侗族南部方言区的广西三江,贵州黎平、从江,湖南靖县、通道5县70多个侗族村寨作了考察,把“约法款”在当前侗族社会生活中的传承与变异列为重要考察内容。本文,即是在此次考察的基础上,对侗族“约法款”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1985年,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组织调查组,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九洞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此项工作。在调查中发现一本珍贵的侗族古籍,书名为《东书少鬼》,按汉文意可译为《卜鬼通书》,它是一本用汉字记录侗语的抄本古书。这本书是在为侗族萨神——女神(又称萨玛、萨岁、萨柄、萨堂)安坛设祭时,巫师必须诵读的“经书””,平时巫师看鬼卜卦是不能念诵的,把它视为“圣经”和“传世之宝”。该书内容尽管有许许多多的求神保佑的词语和祭神的礼仪,如果我们揭去它神秘的面纱,其主体内容,则是叙述侗族萨神——萨玛的生平、活动地域以及她的政绩、武功等等。该书实际上是一本记述侗族历史文化的史籍。为了向民族研究工作者提供侗族历史文化史料,特将它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侗族是一个具有近两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为缔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作出了自己的巨大贡献。 和多样性的物质世界一样,侗族人民在其有史以来的社会实践中,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与聪明才智创造了多样性的五彩缤纷的文化世界。在侗族纷繁的文化百花园中,除了人们将会用之不竭的物质文化之外,还盛开着令人惊叹和陶醉的朵朵精神文化之花。例如,侗族大歌在1986年国际巴黎艺术节演出,振撼国际音坛,被誉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媒体评论“迷人的侗族复调歌曲吸引了西方观众。”艺术节执行主席格尔维特高度评价侗族大歌是“这样纯正和如此闪光的音乐艺术,在世界实为少见。它不仅受到法国观众的喜爱,全世界人民也会喜欢它!”在侗族众多的优秀器乐中,玉屏箫笛可算为皎皎者。它的造型精致,音质优美,表现力强。雌雄箫笛各具特色,合奏时娓娓动听,柔润含蓄,浑厚洪亮,高昂奔放,调律和谐,情韵盎然。民间早有“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诗句来赞誉玉屏箫笛古今中外远传怀情的美德。1913年和1915午先后获得伦敦国际手工艺品展览会和旧金山万国巴拿马赛的银质、金质奖章。近年来远销国内外,深受世人偿识与亲睐。侗族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群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8.
在丰富多彩的侗族民间文学宝库中,有一种特殊的反映乡规侗理的文体——“款词”。它是侗族人民历史经验的总结、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侗族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过去,它对侗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学、道德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现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亦将在各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不过对侗族款词这样一宗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目前研究界从社会、历史、法律方面去探讨者居多,从民间文学角度去研究探讨的尚不  相似文献   

9.
《珠郎娘美》在侗族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它的流传不仅影响了侗族的民间文学也影响了侗族的民间音乐,形成了许多民间音乐形式。本文着重论述了《珠郎娘美》这一传说对侗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及其音乐形式如何传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洞款组织,是侗族社会历史上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对侗族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问题的了解,现今社会问题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与历史不是无关的。过去了的历史现象与问题。可供人们借鉴和参考,对它进行研究与探讨,相信会有积极的意义。 我国侗族人口有140多万(1982),主要分布在湘、黔、桂、鄂四省(区)边界20多个县境内,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她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研究她,了解她,不仅是民族学研究者的任务,同时也是侗族广大干部、群众的责任。要透澈全面了解一  相似文献   

11.
侗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款,从狭义来说,它就是侗族的法律、法规。但侗款还包括立法、司法等一套侗族的法律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侗款也具有侗族法制的含意。“款”字是个古代汉语借词(不象是同源词),其侗语读音叫,Kuant”。它在侗语里是“法律条款”之意。不少的侗款资料表明,在“款”这个词出现之前,侗语里用以表达“法律”或“法规”概念的是”jinl”和  相似文献   

12.
陈结媚 《传承》2010,(30):160-161
中国民间吉祥图案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祈福求安、追求美好生活这种文化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这种文化思想世代相传的一种有效记载方式。同乐侗族刺绣的剪纸花样是吉祥图案中的一种,它是侗族刺绣的基础,是侗族女性才艺的重要体现,表达了人们祈吉求祥的美好意愿,也为剪纸艺人带来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民间口头创作是劳动人民历史的艺术写照,它不仅有不朽的艺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尤其是它弥补了历史文献的缺陷,使原来没有文字的民族的历史亦有经可传。例如,侗族民间广泛流传的琵琶歌《十二月歌》、《七十二艺》和《生意歌》便艺术地再现了近代侗族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款词,有人说它是侗族的一种口头法律,也有人说它是侗族文学的一种形式。这两种说法都对,但都有片面性。款词,由于至今还没有人把它完整地、科学地挖掘整理,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往往是见枝说枝,见叶说叶。近年来,笔者对款词作了一些搜集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讨性的研究,借此文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她的祖先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越人。侗族又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民族。绚丽多姿的侗族民歌,独具一格的侗族歌舞——“多耶”、“踩堂舞”,扣人心弦的侗族曲艺——琵琶歌,琅琅上口的侗族款词和“白话”组成了五彩缤纷的侗族艺苑。在信仰方面,  相似文献   

16.
侗族服饰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服饰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侗族社会经济文化的“活化石”资料与“文字史书”。本文从侗族服饰的分类、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侗族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侗族服饰文化,旨在弘扬侗族传统文化,促进侗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侗族大歌的内容与形式不仅与侗族的社会发展、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审美意识有关,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承载体。无论从功能方面还是作用方面侗族大歌都是流行音乐代替不了的。所以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对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侗族“嘎登”(古歌)是侗族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历史内容为题材,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侗族先民的自然观。如古歌《人类的起源》中,叙述了上古时代天地的形成;在叙事古歌《侗族的祖先哪里来》和念词《人类起源歌》中叙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关于自然观 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天地(宇宙)的起源和构造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侗族先民认为天地起源于“混沌朦陇的大雾”。“远古时代混混沌沌,直到朦胧初开才分天地。“起初天地混沌,世间还没有人”。“万年以前,天地不分。大雾笼罩,世上无人。这就是说,天地之初是混沌朦胧的一片大雾,这片混沌朦胧的大雾不仅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而且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种混沌朦胧的大雾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相似文献   

19.
美丽的侗寨响起了朗朗读书声,被迫阁置了二十多年的侗文又获得了新生。侗族人民兴高采烈,积极要求学习。一个学习本民族文字的浪潮正在侗族地区掀起,方兴未艾。 侗文是在党的关怀下创制和新生的,从创制到新生,其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本身就说明一个真理:党的民族语文政策是正确的;创制侗文是符合侗族人民利益的;推行侗文是深受侗族人民欢迎的。一年多来的侗文推行工作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真理。从推行侗文的实践经验来看,当前阶段,侗文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分布在湘、黔、桂三省(区)毗连地带。这里山峦重迭,溪河纵横,林木葱笼,既是山青水秀之地,亦是文明礼貌之乡。侗族历来注重礼节、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男女平等、崇尚信义,受到了各族人民的高度赞扬。这些风尚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长期生活、工作在侗族地区,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到侗族的优良风尚,是由于侗族成员从小到大生活在团结、友爱、互助的环境里,长期受传统的习惯法教育日熏月染,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所以,很有必要对侗族习惯法进行一番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