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家兄弟三人,皆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很好奇,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  相似文献   

2.
治病之道     
扁鹊是战国时的名医。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位最好?"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可为什么你最有名?"  相似文献   

3.
<正>昔日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  相似文献   

4.
传统经典《鹖冠子》中有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  相似文献   

5.
《鹖冠子》中讲了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问,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是治病于未发,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是治病于初起,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这个“良医治未病”的故事,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同样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6.
史载,扁鹊三兄弟都精于医术,扁鹊认为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扁鹊言:“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名气只及于乡里;而自己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群众以为自己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誉天下。”  相似文献   

7.
丁华乾 《当代党员》2006,(11):51-51
据《史记》载,魏文侯曾问扁鹊:“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  相似文献   

8.
政绩观作为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与否不仅反映党委"一班人"的价值取向,也关乎部队全面建设,因此领导干部如何树立科学政绩观也成为当前部队建设的一个焦点问题。《鹖冠子》一书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今年8月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的讲话中,引用了中国古代“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希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借鉴其中的经验。据史书记载,扁鹊三兄弟都精于医术,但扁鹊自己却认为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扁鹊言:“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  相似文献   

10.
大医喻政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8,(2):46-46
扁鹊是战国时的名医.遍游名地,临床各科无所不精。史料记载,他是中医脉学的倡导人。一次,他来到秦国,此时秦武王面上生一肉瘤,很是痛苦,听说扁鹊到了秦国,急忙唤人去请。扁鹊见武王后说:“大王的肉瘤应及时割除,如果不割除必将危及性命。”秦武王点头称是,连忙说:“敝国有名医数人,均不如先生医术,先生之论实在高明,请先生择日医治。”  相似文献   

11.
这有什么用?几乎是很多爸妈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我会弹巴哈了。这有什么用?这是我最不习惯回答的问题,因为我没被  相似文献   

12.
现代管理的实质是什么?是竞争,还是协同?作为管理者必须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只要我们看一下周围的环境,我们就会发现:你死我活的竞争只能是两败俱伤,而协同才是企业(组织)生存的法则.那种"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是最原始、最愚蠢的求胜方式.  相似文献   

13.
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长安宫城北门——玄武门,伏兵杀死长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其父李渊拱手让位,不久正式登上帝座,是为唐太宗。史称这次政变为“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的性质是什么?它在唐初政治历史发展中有何意义?这在解放后的隋唐  相似文献   

14.
胥健 《廉政瞭望》2007,(9):62-62
朋友问我,骂谁最有快感?我不假思索地快速回答,当然是骂领导最有快感。国人讳莫如深的事中,骂领导即列其中。对所谓上司、领导,绝大多数人是不敢  相似文献   

15.
贪官见扁鹊     
秋名医扁鹊因发明“望色、听声、写(观)形”,开创中医号脉诊病之先河而千古留名。韩非子在《扁鹊见齐桓公》一文中用如椽大笔盛赞了他,扁鹊的名气因此更大了。  相似文献   

16.
智者的回答     
一、最困难的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二、贵重的财物。毕阿斯出生于古希腊普里埃耶城。一次,当普里埃耶城遭到围攻时,居民们纷纷带上自己最贵重的财物四散奔逃,只有毕阿斯一个人赤手空拳。居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离开,他回答说:“因为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身上。”是的,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吗?  相似文献   

17.
漫画幽默     
不缺检查团 某厂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名目繁多的检查团,不胜其苦。这天,又一个大型检查团来厂。在座谈会上,检查团团长问厂长: “你们厂目前最缺什么?最不缺什么?”厂长马上回答:“一缺电,二缺钱,三缺高级技术员,就是不缺检查团!”  相似文献   

18.
批评是纠正缺点、改正错误,促进成长进步的工作方法.有人说:"高明的批评就像一块香皂,它能除去人们身上的污垢,给人留下的却是清香".然而"高明的批评"从哪里来?它来源于对事业和同志的高度责任感,来源于对工作对象的全面了解和科学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工作对象的思想水平、觉悟程度、心理特征不尽相同,因此"高明的批评"必须把握工作对象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提高批评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高明的管理     
最高明的管理方式,不是让被管理者被动执行规则,而是想办法让他主动遵守。  相似文献   

20.
正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这或许是人生答卷中一个最普通的问题,相信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对于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刘约翰来讲,他的回答异常简单:"是霍乱。"而这个"霍乱"的背后,却又包含着五味杂陈的人生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