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发动百色起义,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权。1930年2月1日,邓小平等领导国民党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和左江工农赤卫队在左江地区龙州举行起义,成立了中共左江特别委员会和左江革命委员会。至此,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国西南边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独立领导的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各  相似文献   

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在左右江地区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革命根据地的丧失及广西党组织被破坏又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受到严重影响。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传播的途径主要包括张贴标语布告、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出版发行进步书刊、广西师专、山歌传唱、共产党领导人的演讲等。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共产党的性质与共产主义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党的民族理论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广西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还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平等和团结。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廉政建设思想诞生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他在组建和整顿红七军与红八军、领导左右江苏维埃政权建设、开展工农运动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廉政建设思想:一是保持先进,努力建设一个具有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党组织;二是联系实际,结合左右江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开展廉政宣传;三是建章立制,加强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规范建设;四是除旧布新,以军队为重点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五是激浊扬清,发挥工农群众反腐倡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在邓小平廉政建设思想发展史中有极伟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左右江地区位于广西西南边陲,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和革命传统。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左右江地区开始传播,特别是在东兰农民运动实践中,早期左右江地区的中国共产党人利用各种传播方式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在左右江地区的早期建立和发展,为后来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右江流域是一片红土地。韦拔群曾在这里领导农民运动,邓小平、张云逸也曾在此领导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百色起义。我市党史部门一行5人(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陆汉勋、调研员邓冠濂、秘书科副科长曾玉兰、柳江县委党史办主任赵世书、柳城县史志办副主任吴喜龙),于2001年2月访问右江革命根据地。现将邓冠濂同志撰写的《右江革命根据地访问日记》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南疆播火──邓小平创建左右江根据地的革命活动片断江虹1929年夏,蒋介石任命在蒋桂战争中倒戈反桂的国民党左派将须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为广西编遣特派员、绥靖司令。俞、李决心励精图治,积蓄力量,伺机反蒋。应俞、李的要求,中共中央派邓小平、张云逸...  相似文献   

7.
吴丽娜 《世纪桥》2014,(6):21-22
邓小平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高度重视军队问题。积极开展兵运工作,成功改造广西旧军队,解决了把一支以旧军队和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开创了我军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新形式,为我党和我军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爬了黄山,天下的名山都不在话下嘛!” 邓小平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从自然物象中吸取智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在左、右江创建革命根据地,在赣南、闽西成为“毛派”的重要人物,在长征路上跟随毛泽东经受了万水千山的洗礼。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和刘伯承率一二九师深入日本侵略军占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史上,有一次与二万五千里长征有着某些相似的远征,其路程之长亦仅次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是1930 年至1931年间,由邓小平率领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红七军,由广西到江西的转战.关于这次转战的路程,党史学界有两种说法,一说七千里,一说一万二千里.前者为传统说法,后者则出现较晚.本文仍取七千里之说.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随着斗争发展,党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根据地。”在广大革命根据地和苏区,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苏区精神。  相似文献   

11.
1929年,邓小平等发动百色起义,创建左右江根据地和红七军。红七军由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军长,下辖3个纵队(师)。为了扩大革命根据地,发展红军,邓小平、张云逸率红七军第十九、二十两个师约7000人从河池北上,韦拔群率二十一师坚持根据地斗争。红七军一路攻占怀远、四把、三防、长安等地,进攻桂林受阻,转进湖南。1930年12月21日,红七军占领湖南绥宁县。24日攻打武冈县城。数日不克,敌援兵至,红七军被迫撤出战斗,进入新宁。  相似文献   

12.
红七军主力奉命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北上以后,桂系军阀三次“进剿”右江苏区。留下坚持斗争的右江独立师(原红七军二十一师)和右江特委为配合根据地人民的反“围剿”斗争,先后派干部到滇桂边、黔桂边和右江下游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以便与右江根据地互相策应。1932年底,韦拔群、陈洪涛牺牲后,根据地丧失。惟一幸存的独立师党委常委、副师长黄松坚根据常委会议决定,承担了领导整个右江地区革命斗争的责任。他离开右江下游到滇桂边的富州(今富宁县,下同)后,公开打出了“滇黔桂边区”这个旗号,重新建立了根据地——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笔者经过多年调查和参加编纂《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接触了正反两方面的材料,认为这是一块独立的根据地。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中共领导人,主要在本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通过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①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在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开展土地革命和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以及后来在中央苏区的重大革命实践中,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14.
地处桂西北的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山县(三县简称东巴凤)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百色起义时期,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反腐倡廉革命斗争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开展的反腐倡廉建设之一。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该大力弘扬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反腐倡廉优良革命传统,在创先争优实践中,努力创建清正廉洁的基层党组织,争当廉洁优秀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从他率领红七军转战湘桂粤边境到驻足常德,指挥50万大军挺进大西南;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到第二代领导核心,三湘四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个个名垂青史的足迹,就如一幅幅惊天动地的壮丽画卷,在潇湘儿女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不可磨灭的丰碑。转战湘桂粤:邓小平在湖南江华果断作出决策———沿着湘粤边界走,到江西与朱毛红军会师去!大革命失败后,邓小平奉命到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根据地发展到13个县、100…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四川广安县人。长征路上,任党中央秘书长等职,在协助中央核心领导工作期间,参加了党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长征,使邓小平亲自经历和见证了中国革命是如何在惊涛骇浪中转危为安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长征路上编《红星》邓小平曾领导创建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任红七军、红八军政委,到中央苏区后任瑞金中心县委书记等职,由于他坚决抵制左倾错误路线和拒不承认“错误”,被撤销了一切职务,后在王稼祥等人的极力帮助下,到红军总政治部代理秘书长兼《红星》报主编。长征开始时,邓小平仍然背着“右”倾错误和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的包袱。长…  相似文献   

1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艰难历程。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赣西南、闽西、湘赣、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湘鄂西、广西左右江等大大小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它各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各种有利的条件下,1931年11月7 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的叶坪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久经考验,众望所归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这种历史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历史形成的,是由他政治生活沉浮的坎坷境遇铸就的,是由他对革命矢志不渝的坚定忠诚和勋劳卓著的突出贡献决定的.1920年10月,刚满16岁的邓小平远离家乡和祖国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在武汉参加了著名的“八·七”会议.1929年底到次年初,他与张云逸等在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1年秋到1932年,他到中央苏区先后担任瑞金、会昌  相似文献   

20.
韦拔群同志,广西东兰县人,是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在右江革命史上,韦拔群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事,不仅仅是他个人革命经历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早期右江农民运动及其武装斗争的历史面貌,涉及到一大批早年经韦拔群同志培养教育并介绍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同志的政治生命的重大历史事件。近年来,对于韦拔群同志一九二六年加入共产党这一史实,一些同志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