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彭富春尝试构建当代中国美学的新形态.彭富春美学理论实现了四重创新——美学理论开端的创新即“生活世界”,美学理论结构的创新即“生活世界欲、技、道的游戏”,美学言说方式的创新即“思想语言之道的思想”和美学时代价值的创新即作为“无家可归时代的深思”.这些创新使得彭富春美学理论切中当代中国社会的虚无主义、欲望主义、技术主义困境的要害,从而成为“新的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2.
潘知常 《思想战线》2002,28(3):85-90
美学是对于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活生生的东西的阐释 ,是“说‘不可说’” ,因此 ,传统的美学提问方式必须加以转换 :从追“根”问“底”以及透过个别追问普遍、透过具体追问抽象、透过变化追问永恒、透过现象追问本质 ,转向对于“怎么样”的追问 ,即对于对象世界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审美活动自身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的追问。而这就要走出知识论的框架 ,置身生存活动为什么为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 ,就成为美学尤其是生命美学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杜伏海纳在美学中的工作,是要为现象学的意向还原而寻根溯源。“美学在考察原始经验时,把思想——也许还有意识——带回到它们的起源上去。这一点,正是美学对哲学的主要贡献。”(杜伏海纳《美学与哲学》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P1。下引此书只注页码。)在传统美学中,柏拉图式的超验意识,超越主体性去追求一种客观的普遍性,这就带来了一条与人的原始经验相背离的路线——因为人与世界的原始统一性被割裂了。美因此被规定为永恒整一的美的理念。康德式的先验意识把主观的普遍性观念引用于美学中,并通过“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萌发了人与自然(世界)和解的思想,而黑格尔的历史概念揭示了人  相似文献   

4.
由网络文化事件引发的"寂寞"话语实质上是当前社会私人化所造成的"大众孤独"现象.当下"大众孤独"现象的出现,正是当代中国美学忽略自身根基意识而停滞于市民美学倡导的必然结果.当代中国美学历程,呈现出从人民美学到市民美学的历史主体意识变迁.重审这一根基衍变,反思当前文化症候.走向公民美学应是中国美学研究进路的新方向.公民美学是对人民美学与市民美学的否定之否定.它要学习在张力中保持个体意义和共同体意义的和谐共生.美国学者阿克曼和罗蒂的宪政与哲学思想为构建公民美学提供了一种新人形象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章辉机械地把实践论与存在论对立起来,贬低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维度,虚化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美学研究的价值,错误地抛出“告别实践美学”的口号。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依托于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维度的重新发现和发掘这一重要理论契机,尝试把实践论与存在论结合起来,既坚持实践论,继承了传统实践美学的合理成分,又引入存在论,走出了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分理论框架,为实践美学,也为当代中国美学的突破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的生命哲学思想,其中“道”蕴涵了生命美学精神。本文从道是“一”,道生万物和美及其法则“无为而无不为”几方面来阐述它的生命美学思想。这些思想认识是来源于其对古代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相似文献   

7.
辩证唯物主义问题霍夫曼反驳实践派对列宁的反映论的攻击。他认为:“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哲学核心”,“外部世界的客观独立性是任何人类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人有效地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他必须在外部世界中改变的对象。如果人不能相当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人的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反映,就不可能区别、认识,从而改变事物。”而实践派理论“由于否认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它使理智从属于任性和主观主义,使人的实践成为一种神秘的‘神物’,使科学变得完全不可能。”(《马克思主义和实践派理论》,参阅《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2年第6  相似文献   

8.
马林刚 《求索》2014,(2):119-124
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扎根于传统儒家思想和人文精神,得益于他对庄子哲学的承继和超越。所谓承继主要表现在他发现了庄子的“心”,创造了有虚静而沉潜的“游心物外”的心性美学追求;所谓超越主要体现在徐复观通过对庄子精神的把握,找到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和内涵,并通过“心”的体验,借助心斋、坐忘、虚静达到主观心性和客观世界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不断传达出道德和艺术的审美契合,从而实现自己关于“心性美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田正铁  ;范小燕 《求索》2008,(6):124-126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方法论的抽象表达,不管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对“自然”的把握始终是其研究的基本点。艺术以人们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它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所以,“反映现实世界”这一“自然”属性乃是艺术的现实支撑,它具有浓厚的哲学渊源,艺术不仅反映“自在自然”,更具批判现实之功能,这正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简要说明黑板画在政治课课堂上实现模象直观方面的作用。我在讲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关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观点时,学生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从意识的内容来讲,它是物质的反映,即我们可以在外部物质世界中找到我们头脑中产生的一切意识的被反映者;那么,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关于“鬼”和“神”的观念,也是一种意识,唯心主义的哲学,  相似文献   

11.
传统美育与当代美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济喜 《思想战线》2001,27(5):67-71
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审美教育传统,它从礼乐文化派生而来,体现出深厚的人文精神传统.中西方美育传统之一致在于对人的综合素质之培养.如果没有人文关怀,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之间的精神纽带就会断裂.当今中国美学出现的低迷状况,主要由人文精神迷失所致,美学未能从工具论的价值观中走出来,当代美学建设应积极借鉴我国传统美育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罗筠筠 《思想战线》2007,33(2):13-18
作为“知识”的中国传统美学,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但是,在当今时代,从传统遭遇现代、中国(东方)遭遇西方(全球化)、精神(人文)遭遇物质(科技)3个方面来看,其现实处境不容乐观。而作为“学问”的中国传统美学,因为审美观念转变和治学方法改变,给研究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而要求学者增强自身文学艺术修养并潜心于学术积累。  相似文献   

13.
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郝时远 《思想战线》2002,28(5):60-70
英文ethnicgroup这一术语引进中国后 ,普遍共识的翻译为“族群”。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在理解这一术语的含义和应用这一术语的实践中 ,存在对“族群”概念理解片面和应用泛化的现象。辨识ethnicgroup翻译为中文“族群”的准确性 ,同时针对台湾和大陆学界有关理解和应用“族群”概念中存在的问题 ,对“族群”应用的漫散无边和替代中文话语的“民族”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质疑 ,可以为全面理解和准确应用这一源自西方发达国家以“认同”为核心的术语 (eth nicgroup)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马林韬 《思想战线》2001,27(5):21-24
中国儒学的传统文化体系,在理论上应当区分为"文化价值的理念"和"历史表现形式"."仁学"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民本主义的思想、谐和执中的文化哲学和道德伦理的普遍性原则以及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表现,应是儒学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理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属于人类共有的文化思想遗产的最璀璨部分.但"新儒学"的思想家们对儒学文化的价值理念同它历史表现形式的不同内容往往完全混淆.所以,对所谓"新儒学"必须持一定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15.
当代作家王跃文以官场题材的小说受到国人的瞩目.他的长篇小说<国画>以圆熟的艺术技巧,勾画了权力中心的世相百态,勾勒了边缘人物的精神漫画,表现了作家深深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6.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4,30(3):107-110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这一话题的全部困难与希望,直接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活动的中国语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需要确立一种基本信念: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首先是理论自身的任务,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美学自我内在理论价值的存在方式。而提倡"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的原创性",既意味着对于单一意识形态延伸理论形态的突破和对于简单意识形态话语的超越,同时也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学者提出了一种与时代相符合的创造性理论活动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大学语文>课应发挥其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塑造方面的积极功能,使其成为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此,第一,必须改变教育观念.长期形成的"重知识、重技能、轻文化"的倾向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彻底改变,摆正"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之间的关系,把"传道"放在首位.第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扬课堂民主,尊重学生个性;加强启发式教学,尝试讨论课和辩论课;搞好课堂设计,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第三,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及侧重点.利用本学科自身的优势,从文化中弘扬人格魅力;从文化中发掘人性光辉;从文化中感悟人生真谛;并积极加强国际文化融合,适应入世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相似文献   

19.
桑农 《思想战线》2007,33(2):19-23
当代学术界有关中国美学的研究既有一定的成绩,又存在一定的误区。中国美学资源的发掘、中国美学话语的重建、中国美学经验的阐释,三种思路各有得失。只有以当代中国的艺术与审美经验为理据,解决当代中国的美学问题,中国美学才能完成其现代建构,真正做到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20.
中西治学方式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星亮 《思想战线》2003,29(1):90-97
中西治学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在处理“学” (基础理论研究 )与“术” (应用研究 )关系时有所不同。西方的“学”与“术”是两种不同的层次 ,两者分工明确 ,而且紧密结合。而中国则“学”、“术”不分或有“术”无“学”。二是在对待“博”与“专”的关系时有差异。西方学者大多“先专后博” ,即先进入某一个领域 ,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做出成果后再扩大知识面。中国传统的学者多为“先博后专” ,即先打好扎实的基础 ,掌握广博的知识 ,然后再进入某一个专业领域进行研究。三是研究的注重点不同 ,即“点”与“面”的差异。所谓“点” ,即研究的视角集中在社会或文化的某一要素或某一主题 ;所谓“面” ,即研究的视角大多是一个专题或一个领域。西方学术注重“点” ,而中国学术强调“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