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性是国际私法的基本特征之一,国际性国际私法即国际私法条约和国际私法惯例是国际私法的重要法律渊源,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有效性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笔者拟从国际私法条约和国际私法惯例的效力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国际性是国际私法的基本特征之一,国际性国际私法即国际私法条约和国际私法惯例是国际私法的重要法律渊源,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有效性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笔者拟从国际私法条约和国际私法惯例的效力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法和传统的国际私法,成为保证国际经济交往和解决涉外民事纠纷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法律规范。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国际经济法是否与国际私法是平行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在国际法学论坛已经争论几十年了,仍然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定论。笔者认为,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是一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性质和任务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和学科,现代的形势为划分达两门学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成文化法典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国际私法发展的普遍趋势。素来坚持判例法传统的英国 ,在近 30年来 ,其国际私法成文法也正日益取代判例法的主要地位。英国国际私法的变化主要是各种国际私法研究机构推动的结果。英国的实践对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必须加强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的工作 ,发挥其在国际私法改革中的骨干作用 ;积极参加统一国际私法的各种国际组织的立法活动及其制定的公约 ,采纳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 ;以“普遍主义”作为我国国际私法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加大国际私法改革中的对外开放度。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以及港澳台地区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我国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进一步增强。因此,加强我国国际私法的研究,是我国对外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法学界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一传统的国际私法又名冲突法,亦有人称其为“法律适用法”。人们对国际私法的认识历有广狭之分。狭义的国际私法即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同时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本质区别 :不同国家当事人之间的国际商品流转关系 ,只能是国际私法、而不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国际私法属于典型的私法规范 ,而国际经济法则属于公法的范畴 ;二者的调整对象不存在交叉 ,完全可以区分清楚 ;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应该是与国内法平行的国际法体系内两个彼此完全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7.
(一) 国际私法统一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早在一八四五年,美国国际私法学者斯托里第一次在其著述中表达了统一各国国际私法的愿望,而真正开始将这一愿望付诸实践的则是意大利政治家暨法学家曼奇尼。在曼奇尼的倡导和影响下,意大利政府曾先后两次企图发起制订多边条约的国际会议;美洲大陆的秘鲁政府也曾召集拉丁美洲数国代表,签订了关于国际私法诸问题的利马条约。但是直到一八八九年,根据阿根廷和乌拉圭两国政府的提议,美洲国家再次集会,才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第一次通过了关于国际民法、国际商法和国际诉讼等九个条约。蒙得维的亚条约的诞生,标志着国际私法统一化运动的开端。纵观近百年来的国际私法的统一化运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国际私法调整的是不同国家间的民商事法律关系,即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从一国角度讲,是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英国及我国国际私法法学界多数学者认为国际私法起源于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但本文认为,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是促进国际私法成型的一次重要转折,古罗马时期的万民法才是国际私法的起源.本文拟通过国际私法与古罗马万民法的比较,探索两者之间的学理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际私法典体系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功 《法商研究》2005,22(2):45-52
体系结构的设计是国际私法典制定的基础。现有国际私法典主要采取总则、分则和附则的结构。由于对国际私法范围、性质等问题认识不一,各国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又各有特色。我国国际私法典体系结构的设计必须遵循系统化和实用化原则,采用两编制,即设法律适用和国际民事诉讼两编,并另设序言和附则。  相似文献   

10.
谢石松 《法学评论》2007,25(4):28-36
我国国际法学界在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范围、性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上所持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缺陷。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应该是"国际""民商事关系";国际私法的范围应该包括间接规范和直接规范;国际私法应该具有"国际法"、"实体法"、"私法"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在我国国际私法著作中,关于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少数学者持传统的国际私法观点,即冲突法观点,又称狭义的国际私法观点;多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00年年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 2 0 0 0年年会于 2 0 0 0年 9月 1 8日~ 2 2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南湖校区 )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承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高等学校从事国际私法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 ,还有来自司法实践部门的专家以及来自德国、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 ,共计 1 0 0余人 ,收到学术论文 6 0余篇。本次年会讨论的问题颇多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国际私法的回顾与展望 ;二是INTERNET与国际私法 ;三是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问题。下面就本次年会作一简要综述。一、中国国际私法的回顾与展望值此世纪之…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与华东政法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私法学会 2 0 0 2年年会于 9月 2 7日至 2 9日在上海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及各地方人民法院、司法部、外交部、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全国各大高校法律院系及研究机构等部门 1 8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年会。考虑到国际私法理论在新世纪特别是中国入世后司法和仲裁实践运用的现状及困境 ,国际私法教学方法和理念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学会决定本次年会的议题有三个 :一是国际条约在涉外民商事审判中的适用 ;二是国际私法在涉外审判与仲裁实践中的运用 ;三是国际私法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梅傲 《现代法学》2015,(2):153-166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革命的影响,整个国际社会的交往已经摆脱了地域的限制,涉外民商事关系出现主体多元化、法律行为空间偶然化的特征,为了将国际民商事交往中崇尚人本关怀的社会价值加以确认与弘扬,要求国际私法的原则、规则适时进行调整。"人本说"认为:解决涉外私权争议是国际私法的存在基础;明确保护私权是国际私法的中心任务;弱化国家主权在国际私法中的影响;提高"人"在国际私法中的主体地位,确立意思自治原则为选法之首要规则;保护弱者权益的人文关怀应渗透到国际私法的更多层面;应在总则中引入例外条款,限定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范围;给予法官和当事人更具确定性和可预见性的冲突规则。  相似文献   

15.
国际私法是专门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规范的总称。所谓国际私法的性质,就是指国际私法属于哪个法的部门,亦即国际私法应该属于国内法还是国际法,或者是其他法的部门。关于国际私法的性质,在国际法学界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主要是以英美法系的学者为代表,如英国学者戴西(Dicey)、①美国学者司托雷(story)②,他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对国际私法性质与功能的再考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际私法适应国际社会关系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国际社会关系的变迁而发展。国际私法适应现代国际社会关系新走向而在基本精神上呈现了转换态势。国际私法基本精神之转换将引起国际私法制度系统的重大变革。把握这一规律有助于增强国际私法立法的科学性,提高国际私法作为解决国际民商法律冲突工具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准据法概念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据法(applicable law,lex causae)是国际私法中特有的基本概念.现代国际私法作为调整国际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已将间接调整方法和直接调整方法融为一体、综合运用冲突法规范和实体法规范,对国际民事关系加以调整,以达到国际私法的目的.但冲突法仍然是国际私法的核心部分,因为国际私法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和避免法律冲突,只要国家存在,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使统一实体法的发展有一定限度,它只能局限于某些国家的某些类别的法律关系,不可能对整个国际民事关系概括无遗,因此,冲突法不能不扮演主要角色.而冲突法在调整国际民事关系时离不开  相似文献   

18.
一纵观两个多世纪以来,对国际私法性质的争论,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类:主张国际私法的国际法性质。这一观点的主张者被称为国际法学派或世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萨维尼、孟西尼、克雷洛夫等人。其主要理论根据是:1.国际私法产生于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密切相关。萨维尼认为,国际私法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存在国际社会,适用外国法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是在国际社会中产生的。2.国际私法所调整的关系在本质上与国际公法所调整的关系没有什么不同。魏思在《国际私法手册》一书中指出:“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的最终目的都在于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陈卫佐 《时代法学》2009,7(2):81-89
本文以比较法的视角探讨了国际私法的国内渊源和国际渊源。国内渊源包括国内制定法、国内判例法和国内习惯法,国际渊源主要是双边和多边的国际条约。关于国际习惯是否是国际私法的渊源,本文在对国际习惯和国际惯例加以辨析后指出:只有国际习惯法规则才具有法律约束力,才有可能成为法的渊源;一般国际惯例因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而绝不可能成为法的渊源,遑论国际私法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统一私法法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概论 在对国际统一私法的法源进行研究之先,有必要对国际统一私法做出界定。由于“国际私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droit international prive,Internationales Privatre-cht)这一名称所表明的实质含义在不同的国家,甚至由于不同的学者,而有不同的理解,因而,所谓“国际统一私法”或“国际私法的统一”(Unification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