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审判》2012,(4):119-120
宽严相济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周礼·秋官·大司寇》中记载:"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这便是著名的"三国三典"理念,亦称刑罚世轻世重制度。在中国古代第一次明确提出诉讼宽严理论的思想家,当为春秋时期的郑国子产。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子产认为:"夫火烈,  相似文献   

2.
《山东审判》2012,(1):119-120
礼法结合,是指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完全融为一体,法律的评判标准与道德的评判标准完全一致。这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最基本的特点。这种法律文化不仅与西方迥异,与东方其他国家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山东审判》2012,(3):119-120
中国古代社会虽然被称作"礼治"社会、"人治"世界,但是习法、尚法、重法的精神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古代文献用"中",也就是"不偏不倚"来比喻司法公正。《尚书.立政》称:"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孔子提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晋朝的刘颂主张"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其正文、名例所不及,皆勿论",这便类似于"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相似文献   

4.
无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所追求的目标是使诉讼的事件根本不发生."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无讼思想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天道和谐的宇宙观、法即刑的法律观、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片面追求秩序与稳定的政治思想、司法腐败的反作用等.无讼主义传统所引发的负面影响及遗留给我们的历史包袱是相当沉重的.  相似文献   

5.
"无讼"法律文化与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产生了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从而导致公众的狭隘工具性法律认同、单一性法律认同和对法律的不认同.但同时,"无讼"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也有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有益的启示.它对社会安定与秩序的追求,是人们产生法律认同的基本前提.我们可以批判地借鉴它对传统道德、民间习惯等社会调节手段的运用,从而建立法律的内在权威,促进公众的自觉认同;它所推行的多规则统治模式,有利于我们避免"法律万能主义"的非理性认同,建立对法律的理性认同.我们在法治化进程中,要坚持"权利本位"的宗旨,提供良好法律产品;执政党和政府要厉行法治,做法律认同的典范;进一步促进国家法律对民间规则、习俗的认可、接纳力度,使法律成为公众内心习惯的一部分,增强法律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版权保护的事例可追溯到宋代。其后经过历代演 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传统。中国古代注重对版本权利的保护,保护方 式上体现出公力救济与自我保护的结合,而封建性则始终贯穿其中。这种对版 本的保护,也正是中国古代著作权法律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道的价值理念认为,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两面,如大与小、强与弱、争与让、得与失等,唯有通过节欲自律的无为,方能消解灵肉之际、人人之际、天人之际的关系冲突,达致阴阳平衡的和谐秩序。受其影响,中华民族养成了谦和不争的民族性格。落实到法律生活中,则体现为人们不愿单纯运用诉讼来解决纠纷,进而逐渐形成无讼的法律实践传统,以维系良好的人际氛围,并展现不争善胜的人生智慧。在法律万能主义受到挑战的今天,无讼的精神价值对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无讼理念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纠纷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下,无讼理念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追求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厦门好厝边i会所就是将古代无讼理念运用于现实,以创新方式形成融合多种方式的综合调解平台,对解决民事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无讼法律文化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申明亭有两大功能:一是公告法令、恶行,预防犯罪;另一个是通过调解达到息讼无讼的目的。而这些正是我国古代无讼思想的内在要求。这一思想有三大核心:一是"明刑弼教"的思想;二是劝民息讼、止讼的审判思想;三是运用调解定纷止争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讼学是中国古代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采摭律学成果,杂以刀笔珥语,假以公案判例,提炼写状技巧,共同合成包装起来的浅易学问。尽管中国古代讼学一直受到官方的排斥和打击,但它仍然以各种隐秘的方式存在,并填充了正统学问所不备的诉讼实学的真空,成为民间社会日用常识的“草根法学”。  相似文献   

12.
无讼文化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传统生命力所在,在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仍有其适用性。本文以恢复性司法与ADR为视角,论述了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现代展开。  相似文献   

13.
14.
"无讼"思想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法律意识中的最高理想状态的诉讼意识,而孔子正是"无讼"思想的倡导者。传统观点一般都认为"无讼"思想出自孔子《论语.颜渊》中的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实质上,"无讼"思想是统治阶级对于他们所追求的社会秩序的一种美好愿望,但这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无讼"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是与民主政治、权利、平等等现代法治理念背道而驰的,但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辩证思维去分析,其还是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法律作为人们制度选择的结果之一,从来都不是社会物质发展状况的简单反映。它具有双重属性,即客观与主观、反映与创造。中国古代法律史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刑法史。因此,法律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也即是中国古代刑法史所具有的属性之一。因此,我们如果要论述中国古代礼法结合这个现象的产生,就不得不谈一谈家与国、兵与刑以及法家与儒家之间的儒法之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夏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广博,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有些至今还沉淀在人们的心中,因而需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开拓和研究。作为华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文化,就是一个亟待耕耘的新领域。中国法律文化同样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世界法律文化史上闪光的一页,其上限可以追溯到舜禹时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虽各有不同的特点和时代的烙印,但总的说来一脉相承,历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这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也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17.
《周易·讼卦》是当代法学界研究中国传统诉讼法理论、中国法律思想史、尤其是研究中国"无讼"法律思想所无法回避的话题之一。然而,当前人们对于"讼卦"的法律文化问题却缺乏专门的研究,本文从法律文化的境界角度,对"讼卦"进行了八大境界的分析探讨,并通过对其上乘境界——自然之境的论述,潜在地驳斥了"讼卦"的终极目标便是"无讼"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18.
高磊  张媛 《中国检察官》2013,(13):78-80
一、传统"无讼"法律文化概述及其产生的根源解析"无讼",是相对于诉讼而言的,"无讼的直接含义是没有或者说不需要争讼(诉讼),引申为一个社会因没有犯罪而无需制定和实施法律或者虽有则搁置不用。"[1]中国传统的"无讼"法律文化观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出于阶级统治的目的,使民不争,维护社会的安定,而培养的一种法律意识。该法律文化产生的历史原因,总得来说在于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和儒家"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而架起它的物质基础则是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无讼文化与中国古代的社会思想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讼"文化产生有其包括经济、政治和法制在内的历史根源。一方面,"无讼"文化造成人们权利意识淡薄、法律地位低下,另一方面,"无讼"文化传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契合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社会,自"匿名信"诞生之日,就在一个"禁"字中演变、延续、发展。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匿名检举"采取了禁投、禁受、禁奏、禁审的立法原则。为排除异己,钳制百姓思想与行为,封建君主大多鼓励告发奸人,这与严禁"投匿名文书告人"互为冲突。两种看似矛盾的法律同时存在的原因何在?统治者在"权与法"之间是怎样权衡的?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