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上帝让我活着,我就不能怯懦地去死;上帝让我死去,我也不能怯懦地活着,生生死死,都要有勇气。——宋美龄 1993年深秋的一日,不知是白天还是晚上,老太太几乎一夜没睡,或者说一夜没醒。人到这么大的年纪了,醒了也是睡着,睡着也是醒了,生与死的界线都模糊了。美国东部的秋天,和台湾的秋天一样迷人。昨天,她在梦中画了一夜美国的秋。老太太的画是很被人称道的,蒋公在世时,也常常忘情地看她作画。她画画实际上是从50岁开始,由临摹、写生到写意,似乎得了某种仙风道骨,进步神速。她曾醉心干政治,却从未醉心过绘画。画对她来说只是一种消遣,和打麻将一样的情调。她的一套山水系列画,后来被民国邮政总局印上邮票,她当时看了很不高兴。  相似文献   

2.
杨亦姝 《侨园》2013,(12):72-73
<正>房前的郁金香和迎春花又开了,姹紫嫣红,春意盎然。那株玫瑰也是绿满枝头,含苞待放。林羽裳移居加拿大已经多年,她渐渐喜欢上了这田园般的生活。她在院里亲手种下的花花草草装扮着如画的家园,点缀着如诗的春天。每个人的童年都不相同。英国女作家笔下的"简爱",有着悲惨的童年。相比之下,林羽裳的童年还是幸运的。林羽裳的妈妈是开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女性。当年投身革命前,她是上海一所著名医院高级护校的学生。由于受进步同学的影响,毕业前夕她瞒着家里,毅然参加了新  相似文献   

3.
杨维 《学理论》2013,(15):172-173
庐隐,由于她的英年早逝再加上其作品与后来的主流文学话语场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所以,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直是被边缘化的。从文本出发,通过对庐隐三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做深刻的剖析,来探索知识女性解放自我后的精神困境,并通过其笔下诸多女主人公不幸的命运来追寻女性知识分子人生悲剧的原因及最终命运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伏琛 《瞭望》1991,(16)
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技巧方面重夸张,不过,这夸张的基础是真实。一切漫无边际,离真实很远的谴画化的东西,是不能称为漫画的。正由于描摹真实,而又有所夸张,因此更能表现事件或人物的精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29)
赛珍珠常常以中西方双重文化视角审视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尤其是中西方文化交汇中的女性命运。然而从身体空间政治学角度看,她笔下的中国女性是困在"形式上"的中国女性。为了尊重所要表达的作品主题,她无意识地将西方女性或是西方女性主义者的平等自由的一些观念赋予中国女性。所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不是中国所特有的,是理想中的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最近听说学校要“选美”,而且还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我心里一惊,就有些惴惴不安。 惴惴不安并非就是神经衰弱,而是因为我有个女儿正在大学就读。我倒不担心她不美不靓不能力拔“选美”的头筹,而是不安她受这“选美”的影响而从此擦胭脂抹粉、描眉画唇地竞美追美起来。说心里话,  相似文献   

7.
一、“三权分立”制度有着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 “三权分立”的严重弊病在于,它使相当一部分权力在相互牵制中抵消,常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以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就连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也不得不承认:“联邦政府从目前组成情况来看,由于权力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威太多,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繁多,所以运转不灵;由于职责不清,领导不力,所以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8.
炕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千百年来深深地扎根于民众的民俗文化生活中,将炕围画置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个特殊的大背景之下,从炕围画与民俗文化的角度入手探讨呼和浩特地区炕围画的文化艺术特色以及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呼和浩特地区制作坑围画有严格的工艺步骤包括:墙面修整与打底;起稿,画边道;绘制画空内容;上油固色。  相似文献   

9.
画魂     
一张 《瞭望》1994,(43)
根据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传奇性身世编写的影片《画魂》,去年以来被传媒“炒”过了头,及至上映,听说却也平常。我则不曾看到。 潘玉良的传记片虽然失之交臂,她的作品、特别是她的自画像,是见过好几幅的。要说“画魂”,我觉得从肖像画中也可以得其一二。  相似文献   

10.
照片上这位提笔作画的娃娃,名叫刘芳。别看她只有十一岁,却已有了九年“画龄”。她六岁时画的《猫鱼图》,在美国洛杉矶儿童画展中得过三等奖,另一幅《猫咪图》获北京市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一等奖。看小芳芳作画,也是颇有趣味的。在几十人围观的场合,她竟毫无惧色,从从容容站在一张大画案前,然后敏捷地铺好宣纸,从一大堆笔中拣出一枝大号毛笔。只见她歪着头凝思片刻,眨了眨乌亮的眼睛,便刷刷地画了起来。虽说不上“笔落惊风雨”,但笔底云烟,却也跃然纸上。面完之后,一副无拘无束的惬意神情,显露出天真的稚气。难怪  相似文献   

11.
《廉政文化研究》2010,(2):95-95
在晚清的制度变迁中,大量的是旧制度自身的嬗变。由于旧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内在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而各项整顿措施,都是力图用新的制度来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2.
最有代表性的西班牙肖像画家当推委拉斯开兹,可以说他的人物画代表了西班牙绘画黄金时代的巅峰——将威尼斯和佛兰德斯画派的技巧、艺术观念和生活态度与西班牙人的审美眼光和艺术传统汇集一起,经过天才艺术家富有个人特色的诠释,使17世纪的西班牙艺术像饱满的鲜花一般全面绽放。委拉斯开兹无论在历史画或者充满神话色彩的绘画领域,还是在皇室、贵族和普通人物的肖像中,都显示出他对人物心灵的透彻观察和淋漓尽致的阐发。  相似文献   

13.
醉游乌镇     
正三月的乌镇,颇像一位精于画技的名伶,柔软的风韵、抑郁的眸子、湿润润的模样,透着清冷与高贵的令人琢磨不透的情愫。她轻蘸一弦流水,画春楣、画农俗、画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红尘纷繁。她内心里涌起的现代情怀,激活了春天的妩媚与妖娆,她骨子里潜在的古朴因素,又雕琢了某种古典、沉静、深沉、沧桑的味道。那些或窄、或宽、或长、或短的青石巷,还有那些凹凸不平的角落,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6)
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爱玛由于自幼受到修道院的教育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对爱情、婚姻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定式。于是她按照这种思维定式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理想的爱情,但到生命最后一刻都不曾找到。通过爱玛所经历的三段不同的感情经历,来探索爱玛最终不能获得理想幸福和爱情的根源。同时,通过爱玛的悲剧对那些不切实际的女性以及追逐名利的世人起到了深刻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琼 《学理论》2010,(14):155-156
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对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思想、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她的出现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在经典作品中与现实社会中发现了人们过去未曾察觉到的许多成分,从而使人们有了与过去大不相同的看法,更主要的是,她改变了自封建社会以来人们对待人类文化、看待万事万物(包括看待女性本身)所持有的男性视角,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自此以后,人们不可能再回到女性的声音遭到忽视的时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便是在此基础上迅猛发展起来的。本文正是选取了女性主义视角对主母反告这一母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由此产生大量因拆迁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社会矛盾,给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以往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适应城镇化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使其失去应有的效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失地农民这一群体在拆迁前后的思想态势的阶段性分析,探寻一条加强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近几年来一批反映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相继上映,通过银幕使人民群众受到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但对少年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对影片中反映的事件不了解,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很难达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郝一鹏 《慈善》2019,(1):28-28
作为一名慈善宣传工作者,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网页搜索有关慈善方面的新闻,了解最新的慈善动态。最近的慈善新闻无疑被各大明星的慈善行为占领了大部分的搜索网页。首先是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时尚芭莎》杂志社等单位举办的2018芭莎明星慈善夜,当晚筹得爱心善款共计人民币30896096.72元,并将全部...  相似文献   

19.
方方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主要叙述了一个汉剧女艺人如戏如梦的人生悲剧故事.女主人公的悲剧,一方面由于她的女性身份、女性命运,因而显得特别惨烈、尖锐;另一方面,因为她的悲剧与汉剧艺术的兴衰演变纠合在一起,因此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女主人公的悲剧既源于自身的性格和选择,也因为她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一接触胡萍,我就为她的言谈举止深深吸引,那其中有她对生活独到的理解,有智慧的火花,有“刚”与“柔”的完善结合。 说“刚”,是她当过兵,干脆利落,毫无城府;说“柔”,是她“多情”,身为女性,又是一位作家,使她对“兵”,对祖国山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