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现在最迫切的是解决群众七难问题,让生活在杭州的人有幸福感、归属感。”中共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近日向媒体表示,“住房难”和“行车难”一直是他最大的两块“心病”。2002年,杭州市通过调研,梳理出群众关注度最高、意见最集中的困难,主要有群众生产生活就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停车难、住房难、清洁杭州、办事难等“七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给自己鼓掌.是自信的体现,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是一种自我激励,是对自己生命潜能的激发。当然,为自己喝彩,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人以为对自我鼓掌是“出风头”.是不稳重、不成熟的表现.因而不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使自己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遇;有的人自我估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觉得自己不行.甚至拿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长期这样.就会形成“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敢”的潜意识。这样一来.不但失掉了很多机会,而且给人留下了平庸无能、无所作为的印象.自然得不到好评和重用.、到头来,不免发出怀才不遏、壮志难酬的叹息.陷入苦闷之中,由此看来,必须学会给自己鼓掌。  相似文献   

3.
在南京市机关作风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面对人民群众提出的1518条意见和建议,在剖析机关作风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一百个您好,不如把一件事情办好;一千个微笑,不如办成一件实事有效。”几年前,一些党政机关有“四难”,叫做“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后来情况有了变化,门不难进了、脸不难看了、话不难听了,但是事仍是难办。“四难”去掉了“三难”,自然是进步。然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三难”虽然没有了,可事难办这“一难”还在,并且又是关键的“一难”,群众当然还是不会满意的。上述1518条批评和…  相似文献   

4.
母雪龙 《半月谈》2020,(8):55-55
现在一些地方,路修宽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讯便捷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不愿“沉”、不敢“沉”。一些干部觉得基层苦、嫌麻烦习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用电话、短信、微信群“遥控”指挥,不与群众见面。一些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不上话、与青年学生说不进话、与困难群众说不下话、被老同志顶回了话,不知如何做群众工作,总感觉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下乡检查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工作中,发现一些村将“依法治村”的形式概括成‘”村民自治’”的内容,他们拿出不少依法治村的章程条款和有关资料,来汇报不规范的村民咱治工作。笔者认为,这是包括某些民政干部在内的乡、村干部对“村民自治”与“依法治村”政策不清、概念模糊的表现。村民自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村民群众依法自己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即:自己的干部自己选,依法选举村民委员会干部;自己的事情自己定,实行民主决策;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进行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开展民主监督。通过开展村民自治的一系…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 ,作为杭州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的郑智纯 ,因为反映举报了当地一条道路的质量问题 ,触犯了该镇个别领导的利益 ,2 0 0 1年 12月 2 9日晚 ,一帮村民到郑家打砸闹事 ,将郑智纯外甥的鼻梁骨打断 ,致使那晚恰好不在家的郑智纯 2 0 0 2年元旦期间十来天流落在外不敢回家。与郑智纯有家难回相比 ,更惨的是曾建余被判入狱。泸州市、纳溪区两级人大代表曾建余当了 9年人大代表 ,为当地百姓做了 10 0 0余件好事实事 ,并且先后救助过 18名失学贫困儿童 ,被群众称为“曾青天”。然而 ,因为他在为民奔波的过程中 ,得罪了当地的某些官们 ,当他…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破解农民群众“办事难、找人难”的难题.黔西县建立了《群众办事代办员制度》。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句容县有各类优抚对象2.4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2%,其中有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2475人。他们年老体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致富难、住房难、治病难等问题,是信访部门的“常客”。1989年以来,该县改革优抚办法,标本同治,解决“三老”的“三难”问题。一是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解决住房难。即县财政补助一点,乡镇政府解决一点,村组两组帮助一点,群众自己筹集一点,分期分批地为“三老”住房困难户建造了273间房屋。5年来,平均年用于“三老”建房补助2万多元,群众捐款物6.2万元,义务劳动工日5000多个。1991…  相似文献   

9.
张金如 《今日浙江》2008,(12):52-53
近年来,绍兴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经一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深入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以抓“七助”、解“七难”为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兴办了一大批民生实事,使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绍兴全面改善民生任务仍然繁重而紧迫。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与近代其他政治力量相比,中国共产党将自己融入群众之中,以群众为变革社会的根本力量,推进社会革命与变革。在毛泽东看来,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俯下身子,放下身段,走入群众,全党要“眼睛向下”,“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如果只是昂首望天,“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国家机关第二批“三讲”教育单位负责人和巡视组组长会议上,中央“三讲”教育联系会议负责人张全景指出:领导干部在“三讲”中要搞好自我剖析,必须解决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的问题。 他指出,要正确对待自己。知人难,知己更难,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难上加难。“人贵有自知之明”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从试点和第一批“三讲”  相似文献   

12.
知易行难     
孙中山有感于当时一些革命党人中的畏难退缩 ,不肯或不敢行动起来的弊病 ,提出了“知难行易”说 ,认为“行先知后 ,不知亦能行”。孙中山这一学说 ,有人赞成 ,有人利用 ,也有人反对。胡适撰文《知难 ,行亦不易》 ,批评“知难行易”说 ,鲁迅将之慨括为“知难行难”。此外 ,会不会还有人提倡“知易行难”呢?不得而知 ;但是 ,从程维高案处理的前前后后 ,我觉得事情往往是“知易行难”。“知难行易”说站不住脚。报纸提示 ,在河北 ,“南京二建”特别吃得开和为什么特别吃得开 ,是公开的秘密———他们同曾当过南京市委书记的程维高有不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13.
破解“七难”问题是杭州市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总载体、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实现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市委十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改善民生、破解“七难”、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决定》,从思想认识、总体要求、主要举措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全市新一阶段“破七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4.
“八步工作法”是在求新时期农村工作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的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八步工作法”的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全民公决、阳光作业这“四个基本程序”,群众代表参加、群众管钱管物这“两个基本要件”,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实施“八步工作法”,必须正确处理签字难、监督难、扫尾难等等具体问题,就必须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树立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在运用“八步工作法”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过程中始终坚持求真务  相似文献   

15.
近闻,某乡镇人大主席团在对“七所八站“进行检查评议时,对人大代表反映的问题,开始讲“责成有关部门严肃查处,跟踪监督“,可真正到了跟踪监督处理时,却缩手缩脚,不敢动真。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三:一则担心说轻了,被评议部门不听,处理不成,反而落个“瞎折腾“的骂名。二则担心说重了、处理了,得罪人且不说,乃至遭到报复。三则担心关系搞僵了,以后事情不好办。试想,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这样想,对问题都这样不去为、不敢为,什么事情还能办成?再者,对同级“一府两院“进行监督,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是代表人民的意愿。民主评议是监督的  相似文献   

16.
6月29日早上9点,石柱县大歇乡双坝村近1000名村民聚集在村中学礼堂,他们要自己作主,对县委,县政府解决该村“七难”(用水难,用电难,行路难,就医难,就业难,通讯难,读书难)的实施方案进行表决,据悉,这是石柱县委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总结了党的80年三条基本经验,第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第二条依靠人民群众,办好自己的事情;第三条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时俱进。把这三条历史基本经验,应用到国有企业的改制发展中来,我的理解就是要与“市”俱进,制度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企业自己个性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万征 《时事报告》2010,(12):1-1
到浙江遂昌采访,县委书记葛学斌兴致勃勃地谈起他的“洁净乡村”行动。开始时,部分干部不理解——“洁净乡村”一点时尚气息、技术含量都没有,成不了品牌、产不出GDP、出不了政绩;有些群众不积极——平常懒散惯了,要我天天打扫院子、一尘不染?难!但县委领导班子不信邪,认准的事情就要干。  相似文献   

19.
●1990年行政诉讼法开始实施,中国的“民告官”从此有法可依。然而当时,公民不愿告、不敢告、不会告的现象普遍存在;行政机关也怕当被告、怕出庭应诉、怕败诉:法院则面临着社会的种种压力,出现受理难、审理难、执行难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王国强 《现代领导》2009,(12):10-10
“官话”、“套话”是一些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一堵无形的墙。自成一体的官方话语体系很难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更难让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