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产权房"的拆迁补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也日趋频繁,其中拆迁补偿问题最受关注。"小产权房"作为一种饱受争议的房屋,对于其拆迁补偿,我们认为,应该在承认"小产权房"的合法性前提下,在征地拆迁中的补偿范围和标准、安置补偿争议的解决方式上,给与其利害相关人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今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中,房屋拆迁中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成为我国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本文从城市房屋拆迁中"钉子户"切入,围绕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属性,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标准及程序问题,以及个人权利行使与公共利益的矛盾解决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相信这些关于"钉子户"表象之后的深入思考将对推动拆迁问题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房屋拆迁法律问题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房屋拆迁法律的概况前几个月.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案例震动了全国,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房屋拆迁法律问题的重视和思考,这也暴露出房屋拆迁现行相关法律在实务中存在着很多缺陷。现行房屋拆迁法律规范主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1年)和一些相关的行  相似文献   

4.
"国家有明文规定,房屋拆迁前,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一定要先签协议后拆迁;得 到补偿和安置是被拆迁人的基本权利。" 杨一超,49岁,住大连旅顺口区水师营镇,右腿有残疾,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 裁缝,还开了一家商店。1998年7月,他家房子被镇政府强行拆迁。坐在家里的大床 上,杨一超满脸哭相地说:"我拖着一条残腿,找了他们无数次,哀求他们绘我个手 续,就差没给他们跪下了。拆我的房,什么手续也不给,我能干吗?" 没过多久,杨一超把镇政府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5.
今后,强制拆迁拟全部由法院作出裁决,行政部门不再决定是否强拆.日前,记者获悉,新拆迁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新版中"行政强拆被取消".  相似文献   

6.
在南京,活跃着一支“拆托”队伍。他们以拆迁户“代表”的名义介入拆迁,代表拆迁户“谈判”多要补偿款并从中获利。“拆托”的出现,加剧了拆迁矛盾,妨碍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了社会稳定,这需要警觉。不过,正是拆迁法律不健全、补偿的不合理等现实,才让“拆托”有了生存的空间,这同样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7.
合肥市庐阳区原藕塘村党支部书记刘怀寅,因土地征用拆迁受贿960多万元,近日被判处无期徒刑。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书显示,刘怀寅所收受的贿赂中,95%以上与土地征用、拆迁有关。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的实施提醒我们,"公共利益"界定的问题迫在眉睫,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法律对私人财产的保护才不会落空。本文以重庆"最牛钉子户"拆迁案为出发点,引出《物权法》第42条中"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提出了"公共利益"范围界定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你有一天将遭遇的灾祸,是你在时间这座神奇的大厦里荒淫的报应."--年过五十的曾庆寅,是上海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聘请负责拆迁工作的项目经理,因为想抓住"青春的尾巴",找个情人潇洒一把,竟然以"出售拆迁房"为幌子,诈骗200多万元任意挥霍.  相似文献   

10.
私权滥用现象日益增多,公权与私权的对立也愈演愈烈,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私权滥用的实例,比如孙伟铭案、杨佳案、"我爸是李刚案"、拆迁中的"钉子户"案等.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从中引发人们对私权滥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8月24日,被誉为中国行政立法"三部曲"之一的行政强制法草案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 行政强制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城管执法、工商执法、税务执法、征地、拆迁、公安盘问、海关检查、传染病防治检查等等,都让普通人对"行政强制"有着或深或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概念和种类入手,在厘清公益拆迁和非公益拆迁的界限的基础上,将城市房屋拆迁分为拆迁许可、补偿安置和强制执行三个环节分别论述,进而阐明了城市房屋拆迁在诸环节中现存的问题,并试图通过立法制度的完善、政府转变角色和司法审查范围的扩大等方面,探索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问题解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城市房屋拆迁按照被拆迁土地用途不同,分为"公共利益"拆迁和"商业利益"拆迁,两者法律关系存在本质区别。政府作为土地所有权代表人,在该两种拆迁中的职权也因此不同。相关拆迁条例对政府职权只作了统一的概括性规定、而未加以区别对待。为确切界定政府定位和职权,有必要明确区分不同拆迁性质、对其各自法律关系进行梳理,解决立法在此问题上的缺陷。这将有助于政府更好履行职责、有效解决城市房屋拆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法学》2007,(8):35-41
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是国家收回被拆迁人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本质上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强制取得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将其定位为一种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民事关系,是存在合宪性争议的。同时,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并非处于"配角"的地位,政府应当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承担不作为义务和保护义务。北京酒仙桥拆迁案中所搞的"公民投票决定拆迁"和"同步拆迁杜绝钉子户"是不合理、不适当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问题并非一两个创新措施就能解决,需要从根本上突破制度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荣冀川 《法制与社会》2011,(22):192-192,207
城市拆迁中频繁出现被拆迁者以自焚的方式对抗,采用这样惨烈的方式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及政府应如何对待处理应是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物权法》的实施,缓和城市征地拆迁问题中公权与私权间的矛盾,更好的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2011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本文通过对新旧两个条例的比较阐述,在思考新条例进步的同时发现不足,从界定"公共利益"解决可否拆的问题和做好相应补偿解决如何拆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实现征地拆迁中各主体利益的平衡,进一步促进"法治中国"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收条例》)的出台,拆迁从字面上为征收所取代,但"协议拆迁"①等顽疾却并未因新法的出台而不治自愈。名为拆迁而不是拆迁,游离于制度之外的"协议拆迁"问题如不能得到解决,其负面效应将在《征收条例》出台后继续发酵。如何对"协议拆迁"加以规制和改良,使之在商业用地中合法运转,实值研究。  相似文献   

18.
检讨"妨害公务罪"的司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县委书记、县长等人的下台,公众瞩目的湖南嘉禾县强制拆迁事件几近尘埃落定。回顾个中细节,很多事情值得玩味。 拆迁户李会明夫妇等三人曾因阻止政府的违法拆迁而被扣上“妨害公务罪”逮捕,现在,他们虽然已被释放并获得了国家赔偿,但是,检讨司法实践中常常发生的“妨害公务罪”,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法律,防止类似嘉禾那种侵犯人权事件的再次发生。 新华社的报道说,在谈及释放李会明夫妇等三人一事时,嘉禾县公安局政委王永平曾称,放人是因为“商贸城拆迁的大前提错了”。在我看来,这句话点出了“妨害公务罪”被谬用的根本原因。 在逮捕之前,一方面,商贸城拆迁机构的错误拆迁行为被定性为公务行为,并且这种行为直接侵犯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利,李会明等人用适当的强力阻止侵权者的错误行为。但最终,维护合法权益的行为因为“妨害公务”而被定性为非法。  相似文献   

19.
钝性暴力致肠破裂的案例,在法医检案中并不鲜见,文献上,对钝性暴力致肠破裂的综合性分析文章较少报道。本文从 10年来, 2 800份法医鉴定书中,选择 25例钝性暴力致肠破裂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整理,归纳并分析。对钝性暴力致肠破裂的基本情况,部位,形成机制和原因,致伤物、方式,以及肠破裂与自身疾病的关系,法医鉴定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孙建 《法庭内外》2009,(8):31-32
在我国加速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房屋拆迁也大量发生。但因多数群众对拆迁政策法规缺乏了解,法律法规运用能力欠缺,一旦拆迁补偿方案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被拆迁人往往采取简单的"硬抗"、"死拖"乃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