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朝关系、韩中关系以及东北亚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中关系自建交以来一直在持续发展,从而确保了共同探讨地区问题及国际问题的战略框架,但实际又面临怎样实现其战略手段的课题。为此,应实事求是地看待韩美同盟与多边安全体制的矛盾,韩朝关系的改善,韩美同盟对中国的影响程度等。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是在地区及世界范围内保持合作,但东亚地区内出现类似欧盟或北约的地区多边安全体制的可能性还不大,所以有必要重视次区域合作,构建以多边主义调整双边关系的体制。  相似文献   

2.
土耳其的欧盟之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 1963年以来 ,土耳其开始了漫长的欧共体 /欧盟之路 ,历经坎坷。2 0 0 2年哥本哈根欧盟峰会上 ,土耳其又被排除在十个入选国之外 ,其入盟成为欧盟的一道难题。它反映了欧土美三者之间的关系。伊拉克战争后 ,土耳其在欧美之间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其欧盟之路前景看好。本文试图从地缘政治和文明冲突的角度去探讨欧土美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土耳其入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地缘政治时代下的跨大西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启秀 《德国研究》2005,20(3):9-11
柏林墙的倒塌和"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全球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也改变了德美和欧美关系.本文认为: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仍固守冷战时期形成的行为方式和理念,已不利于德、欧、美跨大西洋关系的发展.德国、欧洲和美国应通过跨大西洋政策和跨大西洋机构的改革,构建一种新的跨大西洋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勇  邹雨君 《德国研究》2022,(6):44-68+121-122
2005年至今,中欧非三方合作经历了从欧盟首倡,到中国和非洲反应冷淡,再到目前中国与部分欧洲国家在双边关系基础上开展合作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发展合作与市场化合作并行的模式。本文从“规范性力量”的视角出发,考察欧盟在推行“转变”政策过程中遭遇的外部挑战和内部制约,分析中欧非之间的发展合作规范差异以及欧洲国家的实用主义外交是如何引导三方合作走向“互惠”模式的。通过分析有关中欧非三方合作协商和推进的相关政策文件,本文以“规范性力量”的实践及其制约为线索,展现了欧盟、欧洲国家、中国及非洲围绕国际发展合作规范展开博弈的复杂图景,也为分析存在规范差异的行为体之间如何建立合作共识、探索合作契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亚欧会议促进了中、欧、东盟在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的多边协调和务实合作,推动了中国—欧盟、中国—东盟、欧盟—东盟双边关系发展。中欧对亚欧合作的重视以及亚欧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增强是亚欧会议对中、欧、东盟关系产生积极作用的主要原因。但由于亚欧会议缺乏合作机制,东盟借助亚欧会议推行大国平衡战略以及欧盟同亚洲国家的价值观有差异,亚欧会议在推动中、欧、东盟关系发展问题上有较大的局限性。中国应加强中、欧、东盟关系,为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印度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关系,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印俄关系发展源于双方没有重大利益冲突并互有重大需求。但印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美关系的影响,并对中俄关系和中印关系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的阶级关系受到民族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的多重切割,这种切割始于殖民地时期.二战后,东南亚各国统治者继承殖民者的政策,压抑阶级意识的发展,传统文化也模糊了民众的阶级意识.现代化进程中的阶级分化使阶级关系有所清晰,但其受切割的局面没有大的改观,全球化刺激下的民族认同也抑制了阶级认同.20世纪末,东南亚劳动者开始认识到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团结之重要性,出现了阶级关系被切割与反切割并存的局面.阶级关系被切割具有正面与负面的双重效应,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基于俄美关系的一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意识形态之争为发端的冷战结束了,然而对于俄罗斯(苏联)对外政策所经历飞变的动因的争论却远未结束。研究外交政策或外交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内政与外交的关系,因为一国的外交是其国内政治的延伸。然而,这一理论逻辑却一再被学人们忽略和忘却。以俄美关系为基点的研究恰恰可以从这一“回归未来”的视角切入。  相似文献   

9.
李乐曾 《德国研究》2003,18(3):7-12
德美关系因伊拉克战争而陷入深刻危机。文章试图在跨大西洋关系的框架内探讨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分析德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尼日利亚是非洲的重要国家,传媒业较为发达,与世界各国媒体交流广泛。尼日利亚媒体涉华报道主流正面、积极、有利,为申尼、中非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尼媒体也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国和申非关系消极、负面甚至不实的报道。对此,我应与尼媒体携手,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推动中尼媒体交流朝着高水平、深层次、多形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作者在阐述二战后德国同其邻国法国、波兰和解的案例中,重点分析了德波和解进程,并指出了这两个案例的不同性,并从历史经验与和解过程中归纳、总结了和解所需的前提及和解过程必备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台湾"外交"顿挫,促使台湾检讨长期依赖美国的"外交"方针,加强对欧"外交",改变台湾对外关系"重美轻欧"的格局。8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变化为台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相当进展。台湾发展与欧盟关系的基本方略,是将在经贸领域的合作绩效转化为"外交"资源,以争取欧洲国家承认台湾的"政治实体"地位,从而与欧盟建立有别于正式外交关系的"功能外交关系"。台欧关系的发展,为两岸关系增添了一个新的变项--欧盟。台欧中三角关系的博弈和欧盟自身发展的态势将决定欧盟在两岸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王雪莹 《德国研究》2023,(2):4-31+144
为探讨在区域及全球价值链网络中,德国制衡哪些国家,又受到哪些国家的制约,以及主要上游国家和重要市场的身份赋予德国怎样的政治影响力,本文将价值链权力分为上游权力、下游权力和市场权力三类,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相互依赖程度和国家可替代性的价值链权力测算方式。测算结果表明,欧盟尤其是中东欧国家是德国价值链权力的主要势力范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盟单一市场对德国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德国内需市场对欧盟的重要性却有增强趋势。美国和中国是目前唯二对德价值链权力持续大于德国对其价值链权力的国家。其中,美国稳居对德价值链权力首位,从上游“卡脖子”和广阔的内需市场是美对德两大潜在“杀手锏”;中国对德价值链权力不断强化,但德国对华价值链权力却日渐衰颓,包括一些德国传统优势制造业行业;德国是俄罗斯重要的上游、下游国家和大市场,但近年来中国对俄罗斯的价值链权力显著攀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矩估计模型的实证检验表明,德国的上游和市场权力越强,他国与德国双边政治关系越密切,这一效应主要存在于德国与非欧盟国家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5.
赵怀普 《美国研究》2004,18(4):73-85
美英两国之间的密切联系与长期合作表明 ,美英特殊关系是一个历史和现实存在。英国的亲美政策及两国在国际秩序问题上的战略一致 ,构成了“特殊关系”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作为现存国际秩序的主要受益者和维护者 ,战后以来至今 ,美英两国始终把控制世界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秩序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础 ,并采取了大致相同的政策。然而 ,美英控制国际秩序的目标在冷战后面临新的挑战。除了第三世界的反对外 ,美国的一些重要盟国也拒绝接受其“单极独霸”的国际秩序构想 ,不过英国仍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血缘联系、共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是美英特殊关系重要原因 ,而共同利益则是其赖以持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吉磊 《德国研究》2010,25(1):26-34
中外学界普遍认为中欧广泛的战略共识是双方关系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对于致力于应对全球安全威胁,牵制美国单边主义倾向,推动国际多边合作,提升自身国际形象与影响力的中国与欧盟而言,联合国安理会无疑是促进双方战略合作、实现共同战略利益的重要舞台。但是在极具重要性的安理会改革问题上,中欧非但很少进行互动与合作,还表现出明显的分歧。本文通过分析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进程以及欧盟和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探寻欧盟本身的分歧、美国的负面影响、中欧双方在战略实践层面上的具体分歧等三方面因素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阻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7.
1607年朝鲜朝和德川幕府经过交涉恢复国交之后,曾因两次倭乱遭到严重破坏的两国关系逐渐得以制度化并稳定发展。朝鲜朝应邀在历代德川将军袭职时派遣被称为“朝鲜通信使”的使节团以示祝贺,而德川幕府则每次都答书赠物以示感谢。朝鲜通信使不仅对近代韩日两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对两国长期维持睦邻友好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近代韩曰关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的关系主义范式主张以关系为核心,强调超越传统的以行为体属性为核心变量的分析范式,以及以观念数据为核心的理想类型分析;它在行动者-结构问题上主张用嵌入性视角对两者进行调和。这种新的思维和方法对重新思考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权力分散、流动及多变趋势具有重要启发。本文在梳理和评析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抽取关系、网络、结构三大要素,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此建构关系网络理论框架。该框架坚持折中的结构观,以关系为基本分析单元,对国际政治权力、关系、网络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关系网络理论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日益网格化的世界,也突显了国际关系演进的重要趋势———世界政治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韩印两国构筑"特别战略伙伴关系"的进程,与美国"印太战略"的实施同步推进.韩印两国分别是美国的盟友与伙伴国,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双边关系发展是符合美国"印太战略"需求的.美韩印三国的地区政策内涵既具有较强的共通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性,故彼此之间非常注重政策对接.同时,"印太"视域下美国与韩国、印度的关系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对韩印双边关系发展起着"范式引领"的作用,助推韩印两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诸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此种韩印关系的发展,又在相当程度上有助于美国维持地区主导地位、平衡地区势力结构变动以及塑造多边安全网络.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降到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但是,具有战略忍耐力的俄罗斯调整对外政策,先是在叙利亚战场打开局面,接着在2019年与美欧的关系也出现缓和。俄美领导人举行会晤,两国外长互访,两国开始就是否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同时,俄美在军备竞赛、地区冲突、人文限制等领域的争斗依旧激烈。随着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临近,"通俄门"阴影是否可能再度影响俄美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俄与欧盟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双方都有改善关系、加强合作的愿望。乌克兰问题是影响俄欧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乌克兰总统选举后乌俄关系出现某些松动与对话端倪,这将使俄欧关系在2020年继续朝着缓和与合作的方向发展。美国对俄政策调整对俄中关系也许会产生某种影响,但是对整个俄中关系不会发生大的作用。俄乌关系打破僵局、俄欧加强合作则符合中国的立场和利益,中国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