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同时也必须坚持以德治国,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学习领会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阐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如何进一步做到两者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关于“道德”与“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 ,古今中外 ,一直争论不休。仅强调“道德”或只注重“法律”的作用都是片面。道德与法律是相互区别的 ,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 ;道德与法律又是紧密联系的 ,它们共同作用于国家的治理 ,不可偏废。在国家治理中 ,德治是基础 ,法治是保障 ,且法治也是德治的保障 ;德治和法治又相互作用 ,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 ,法治是德治的理性升华。我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治国中的作用 ,今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将“以德治国”明确地提了出来 ,指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是党的又一项英明决策 ,是对邓小平理论关于治国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法律和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也必须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化必须进行一分为二的科学评析 ,以严格区分其精华和糟粕。依法治国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治国方略 ,而以德治国也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治国方式 ,所以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可以而且必须容纳以德治国的治国方式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刘冰 《行政与法》2005,(2):61-63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江泽民同志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治国方略,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思想内涵,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的完善和创新,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较详尽地分析了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了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将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治国思想,提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江泽民同志对毛泽东、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确立是对我国治国方略的完善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 ,并行不悖的 ;坚持这一治国方略要求在法治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都是动态的过程。怎样寻求两者的有机结合,重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人们应当更加关注的。本文从“机制”的词源意义出发,认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应当包括法治与德治的内在运行机制、二者相结合的作用互补与协调机制以及人力资源协调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是一种新的治国方略 ,本文论述了“以德治国”的概念、特征、意义及其与传统德治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之间相融、相异、相济、相斥的关系 ,同时对如何运用这两种治国方略做了简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11.
2001年开始,我国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路,把"德治"和"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治国方略的两个重要方面。这又重新引起了人们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讨论。本文简要分析了法与道德的关系和区别,并浅析了当前我国在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紧密结合的两大治国方略。但是,理论界对两者关系的理解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还有待澄清。否则,这些模糊的认识将影响到两种治国方略的充分结合和有效贯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本身的内涵看,以德治国应当服从于、服务于依法治国;从治国的功能和效用分析,法治应该是德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政府法制》2010,(22):11-11
法律是调整社会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在强调法治重要性的同时,必须注意其他手段,如道德、习惯、社会团体规范等重要性,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国像许多国家一样也设立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14.
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后,又提出"以德治国,在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的方针,并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必须紧密结合,不能偏废。而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文明古国,先秦以来"法治"和"德治"被看作两种相互对立的治国方式的争论一直延续整个封建时代,本文即试以"唯法而治"和"德主刑辅"两种主要的治国思想为线索,通过对我国秦汉唐三代法治思想及相关历史情况的分析,从而得出我国现阶段坚持结合"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从古代德治的本质看当今以德治国的科学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德治的本质是人治,而非法治。而当代以德治国的理念是在强调依法治国作为主要治国方略的前提下,也应重视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古代德治和当今以德治国理念的对照,鉴史知今,本文阐述了对当今以德治国科学涵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杨天解 《行政与法》2004,(11):35-36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都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问题作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和决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推动了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充分发挥法律和道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相辅相成作用的治国方针.在依法治国进程中,法治是道德教化的保障,道德教化促进着法治的进程.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到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五度相聚后,即将完成本届的历史使命。根据中国现行的选举法,律师还不能通过本行业的选举进入全国人大,但是本届的几位执业律师:张燕、陈紫芸、迟夙生和律师出身的张斌生、戴琦,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伍增荣,他们在最高立法机构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本届人大首创了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的做法,在2900多名代表中,几位从律师中走出的代表均被列入了邀请之列。他们对审议修改的法律所发表的意见,很多被写入修改后的法律。实践最能证明一切,法律专业人士在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举足轻重。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伍增荣和32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名“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增加法律专业人士名额的比例”的议案,他们建议,在下届全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在提名推荐全国人大代表的候选人中,适当增加法律专业人士的比例。去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给伍增荣等代表的答复中说,“您提出的增加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中法律界专业人士的比例的建议,对于加强我国的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将向有关部门反映您们的意见,并且请他们在换届选举时,认真研究您们的建议”。这是一个好的信息。我们希望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能有更多的执业律师为人民代言,为国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充分发挥法律和道德在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相辅相成作用的治国方针。在依法治国进程中,法治是道德教化的保障,道德教化促进着法治的进程。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时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这一论断包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是我们实现新世纪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