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在群众心里是"相当够格"的村党支部书记,更是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在她的带领和不懈努力下,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09,(12):34-34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却成功地把自家种植的芦笋卖到了奥运会;她文化程度不高,却思路开阔、志向远大,成了当地的“芦笋状元”。她是党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赢得了党员群众的由衷赞誉。她就是44岁的静海县独流镇王庄了村的贾凤英。  相似文献   

3.
他敢碰硬,为了村集体利益锱铢必较;他敢创业,带领乡亲们3年便摘掉了“贫困帽子”;他敢担当,始终把群众的事、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他身兼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不断创造“后进变先进、贫困变富裕”的传奇,令两个村的百姓津津乐道的是——  相似文献   

4.
携手     
2007年10月的一天,北辰区双口镇郝堡村来了几个陌生人。他们是什么人,到村里来干什么?乡亲们充满了好奇。经过村干部介绍,大家才知道他们是北辰区国土资源分局的干部,来帮助村里发展经济,让父老乡亲尽快过上好日子。随后的日子里,郝堡村的乡亲们便经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调研、谈心、慰问,乡亲们也慢慢知道了一个词:双联。随着感情的加深,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们为“双联”干部。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9日,胡锦涛同志来到陕西省勉县周家山镇留旗营村。“你是这个村子的吗?”胡锦涛同志问一位中年妇女。她说:“我是来走亲戚的,看看女儿。”胡锦涛同志笑着说:“我也一样,也是来走亲戚的,我是来看望乡亲们的。”听着这充满亲情的话语,村民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6.
人物简介江海,男,1967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04年2月,被选派到贵池区高脊岭乡东埂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2005年,被高脊岭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2月,被贵池区委、区政府授予“创业之星”称号。创业格言要让乡亲们从咱身上看到未来和希望!2004年2月,池州市贵池区教体局青年干部江海被选派到贵池区东埂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东埂村是个贫困村,2300多人,2800亩耕地,交通不便。村集体无田地、无水面、无资产、无收入、无办公场所,村干部工资欠发,集体负债20万元。然而在江海任职的短短两年里,东埂村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  相似文献   

7.
她是一个农家女,也是飞出山冲寸的“金凤凰”。从三间草房一盘磨、几个帮手一台车起家,她不仅走出了一条事业蒸蒸日上之路,更肩负起反哺家乡的重任。她就是辽宁红旭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庄小米”的庄丽红。她特喜欢“庄小米”这个名号,因为她的梦想就是从一粒粒小米启航的。  相似文献   

8.
正从僻壤村落的赤脚医生到带动村民们兴产业、奔小康的村党支部书记,获得2017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许道翠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为村民想办法、谋发展。许道翠所在的镇宁自治县江龙镇新苑村以传统农业为主,是附近有名的贫困村之一。1995年,许道翠在村里开设了第一个村卫生室,为乡亲们看病。渐渐地,方圆5公里以内村寨的村民们都会来找她就诊。"我开设卫生室以来,就早出晚归地给乡亲们看病,感受到他们对我  相似文献   

9.
一群蓝眼睛外国人,打破了潼南县龙形镇铁匠铺村的宁静。2008年3月12目,铁匠铺村男女老少倾巢而出,簇拥在村口,在寒风中引颈而望。“乡亲们好……”一群“蓝眼睛”跳入视野,整个村子沸腾起来。领头的“蓝眼睛”叫JON,是英国阳光科技集团董事。他此行很有趣,就是和铁匠铺村村民协商“栽树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06,(18)
今年60岁的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她的高尚品格和爱心,感动和温暖看周围的人,乡亲们敬佩地称赞她“可是一个大好人哪!”30年来,林秀贞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资助了14名贫困学生上学,捐献4万元资助村中的公益事业。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老人,林秀女夫妇办起了一家玻璃钢企业,还在工厂中安排了8名残疾人。经济拮据的时候,她曾经每天摘棉花到集上去卖,靠自家3亩地的棉花钱治好了一位老人的骨伤,林秀贞要让老人吃饱穿暖,还要让老人心里高兴,为此她付出了说不尽的艰辛。林秀贞总说:“政府需要办的事还很,作为…  相似文献   

11.
地处革命老区的桦甸市桦南乡九星村,森林茂密,山川秀美。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耕地面积较少,这里农民的生活水平多年来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6年前,这个村的女党员徐国兰立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带头走上了依托资源、科技养蛙的致富之路,并带出了一个养蛙专业村,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为“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1995年春,徐国兰承包了双胜屯近85公顷的沟川,开始了养殖林蛙的艰苦创业。思想有些保守的家人和四邻都为她担心,劝她别搞得太大,免得把家底赔光。徐国 兰却憋足了一股劲,要给乡亲们做出个样子 来。她先是参加了市、…  相似文献   

12.
“了不起啊.惠文举获了国家农业部的大奖了.还获得3万元的发展奖励基金哩!”平坦村的乡亲们兴奋地奔走相告。惠文举,乐都县中岭乡平坦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近年来,随着乐都县确立马铃薯大县目标.实施“扩薯、抓菜”的战略,作为山区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户的惠文举逐渐成长起来。乡亲们跟着他种洋芋。走出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如今的惠文举成了名扬全县的种植马铃薯“明星”。  相似文献   

13.
76岁的张德瑛是 1947年入党的老党员。 1984年张德瑛离休后回到家乡霍州市李曹镇杜苏沟村,当起了村里的义务宣传员。 16年来,他无怨无侮地为乡亲们奉献出了自己所有的身力、心力和财力。村里有的人称他为“傻子”,然而更多的人说他是一位泽被乡里的好党员。 “一口水精神”和一井水   在杜苏沟村,人们都传诵着张德瑛“一口水”的故事。   1984年 6月, 60岁的张德瑛办完离休手续,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正是龙口夺食的夏收时节,乡亲们冒着酷暑挥镰抢割。张德瑛见此情景,为乡亲们的辛劳而心痛了。第二天,张德瑛悄悄地翻出了撂下 …  相似文献   

14.
1966年,李月娥师范毕业后来到宁武县余庄乡硫磺沟村任教。当时乡亲们疑虑重重,怀疑李月娥在这穷山沟里扎不下根。为了打消乡亲们的疑虑,李月娥与在乡知青秦二仁结为夫妻。她先后谢绝县里对她的提拔,一心扑在山区教育事业上。她忠于事业,勤于耕耘,勇于探索,创造了“复式教育法”,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光荣称号,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提名。扎在山乡四十春废寝忘食勤耕耘不为名来不为利只为穷乡展新容呕心沥血育桃李痴心教育乐无穷三尺讲台见精神写下激情园丁颂李月娥扎根山区受表彰@肖璋 @宁虎…  相似文献   

15.
“刘三姐来了,中午没休息啊!”不论是走在田间地头,还是来到企业、农家,所到之处,乡亲们都热情地跟内江市威远县两河镇相合村党支部书记刘阳英打若招呼。当记者问及为什么喊刘三姐时,乡亲们笑着说:“刘三姐在家排行老三,我们从来不喊她书记,都喊她三姐,因为这样叫着亲切。”一声“刘三姐”,道小了百姓由衷的拥戴。  相似文献   

16.
说起赤峰市元宝山区古山镇水源村的于在礼,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称之为“于老板”,可他本人却说:“说我是‘老板’,那倒没错,因为我是赤峰双兴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可我最看重的是共产党员的称号,最应当担负起的是党员的责任。” “自已富了不算富,乡亲们都富才叫富” 于在礼是1991年入党的,当时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08,(3)
40多年前,梳着两条大辫子的17岁汉族姑娘刘玉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二堡村当上了"赤脚医生",乡亲们亲切地叫她"丫头"。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内乡县69岁老太柴小女为救落水孩子不幸遇难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颂,网友赞其为“最美奶奶”,乡亲们说“她是热心人、好人,太好太好了”。柴小女救人的义举发生于8月12日下午。当时,她在村子附近的湍河边洗衣服,看到本村4个孩子不慎落水,就跳入水中救人,连救3个孩子,当她再次跳入水中抢救第四个孩子时,终因体力不支而被河水吞没。  相似文献   

19.
张娟 《当代党员》2012,(4):57-58
晚上7点,长寿区葛兰镇塘坝村天边,红霞漫天飞。一块空坝里,乡亲们早早地占了“座”。老头带着老太太,小伙牵着小媳妇,眼睛齐刷刷望向村口。不多时,一辆摩托车由远及近。车停稳,走下一个梳着“大背头”的老者。“王电影,今天放啥子电影?”乡亲们吆喝着问。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改革开放以来,他在村里第一个搞起了日光温室;他既发展无公害蔬菜又搞装饰公司;他带富了乡亲们。他,就是42岁的“河南省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郑州市老鸦陈村党总支委员陈保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