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换种过法     
明天是我的生日,今天清早一起床就接到一个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内容出奇的一致,“生日打算怎么过?”“在哪儿安排哥儿几个?”还不等我答话,对方已经抢先提议,“‘永保顺’吧!有吃有玩儿,还便宜!”既然大家都能惦记着我.想让我吃好玩儿好,而且连省钱都替我想到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行!明晚六点,‘永保顺’不见不散!”电话一个接一个,一上午下来,已经  相似文献   

2.
爱情保险     
我有睡午觉的习惯,几乎雷打不动。午休时我最恨谁来敲门或打电话,如果有一把手枪,谁敲门我就想给谁一枪或蹬他个跟头。这天睡午觉,小梦做得正香时,电话骤然响起,仿佛一只上足了劲的玩具青蛙一样,在床头柜上蹦个不停。我发誓不接。停了一会儿又蹦起来,我还发誓不接。可一会儿又响起来……对方的耐心把我激怒了,我抓起电话,大声喝问:“谁!”“你是赵文辉吗?”一个甜甜的女声,仿佛加了糖。“我是赵文辉,请问你是……”我刚才的怒火顿时烟消云散。“我在打印部见到你的名片,知道你是作家,我想和你认识一下,你能记下我的电话吗?”是个文学爱好者,…  相似文献   

3.
为约定采访时间,我与李宏泰先生通过两次电话,电话那端的李先生边说话边发出粗重的喘息声,这叫我十分不安,冒昧地问:“李先生,您这样喘,能接受采访吗?”“没问题,没问题。”李宏泰先生回答得十分痛快。在我采访他时,也许是说起心爱的事业,他确实不那么喘了。踏进“聋门”李宏泰先生这一辈子都在做这样的一个梦:让中国80万个聋哑孩子都能开口说话;都能成为自尊、自强、自食其力的人。从1956年起,李宏泰便为圆这个梦而努力,迄今已44年。44年——人生的三分之二,李宏泰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我们庸常生活中谍谍不休的导师。我还是“愤青”的时候,广告并没有要教导我们如何生活。于是我把电视广告当成了节目,在为数不多的频道里,几个不断重复的广告让我津津乐道。现在不同了,电视广告成了我那正处于更年期的妈妈,一天打三四个电话告诉你天气变化情况,让你添衣。当然这是母爱,我并不讨厌这样的琐碎。但广告也这样时时提醒你应该如何生活,我就要怀疑他们到底想充当咱们的什么身  相似文献   

5.
可爱的皱纹     
奶奶带着脸上长满雀斑的小孙子吉斯去动物园玩,他们看到公园门口有好多孩子在排队。走近才知道,原来是动物园请来了当地的一位艺术家免费为小朋友们画脸谱。于是,奶奶也陪吉斯排起了长队。“你脸上的雀斑太多了,根本没有地儿画画了。”吉斯前面的小女孩对吉斯说。吉斯听完很羞愧地低下了头。奶奶看到这一幕后,蹲下来抚摸着吉斯的头对他说:“我喜欢你的雀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总梦想自己能长出雀斑。雀斑让人看起来很可爱!”“真的吗?”吉斯抬起头问。“当然!”奶奶微笑着说,“那你说还有什么东西比雀斑更可爱呢?”吉斯想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6.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有位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一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俯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儿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7.
<正> 广告是我们庸常生活中谍谍不休的导师。我还是“愤青”的时候,广告并没有要教导我们如何生活。于是我把电视广告当成了节目,在为数不多的频道里,几个不断重复的广告让我津津乐道。现在不同了,电视广告成了我那正处于更年期的妈妈,一天打三四个电话告诉你天气变化情况,让你添衣。当然这是母爱,我并不讨厌这样的琐碎。但广告也这样时时提醒你应该如何生活,我就要怀疑他们到底想充当咱们的什么身  相似文献   

8.
这两年有一本书很流行,尤其深得各级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喜好。他们甚至一次买上几十本、几百本送给自己的下属,送给自己的员工。这本书的名字叫《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是美国的斯宾塞·约翰逊。我想这些领导者所以愿意买书送给自己的下属,无非是想让被领导者读罢此书之后能有一种感悟,能有一种“奶酪”将被人拿走的危机感,能有一种赶快制造出新“奶酪”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9.
寺人 《中国保安》2004,(18):34-36
“你好!我叫魂之天涯”“你好!”“你有什么爱好?”“音乐、看书、游泳……”……“我最近心情不是很好。”“怎么了,可以说出来听听吗?”“考试没考好,好烦呀!”“嗨,没事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家里又说你了?”……“明天能出来吗?”“干什么?”“我朋友给了我两张电影票,很好的,还有就是想见见你!”“这……我想想!”以上的几段对话是网名叫潇潇雨(女)和魂之天涯(男)三次在网上的聊天,相信凡是有过网聊经历的人对于这样的对话语气都不会感到太陌生。两个从未见过的人,在网络这个似实似虚的世界里,寻找着彼此感情上的寄托…  相似文献   

10.
2020年,经历了太多的一年.3月27日,国际戏剧日,一位媒体朋友邀约我写一段寄语,当时的我心乱如麻,只凑出两句:"我曾问自己,面对绝望时,戏剧究竟能做什么?我尝试回答,也许等绝望过后,戏剧能让我们记住,我们曾经历过绝望吧."这样两句充斥着黯淡情绪的话,记录了当时我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感受母爱     
一天深夜,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抓起电话,线那边传来远在安徽老家的妈妈急促的声音:“你身体好点了吗?没发生什么事吧?” “妈妈,怎么啦?” 原来,妈妈刚刚做了个关于我的不好的梦,于是,她便再也无法安睡。电话那头的妈妈有些歉意:“你快睡吧!我是想等到天亮再打电话,可我……”  相似文献   

12.
绝配     
在我年轻那会儿,也就是八年前,流行一句话:“警察娶老师——绝配”。赶时髦,我也娶了个老师。我的老婆是京郊农村小学教师。我挺羡慕她的,每天面对30多个十来岁的孩子,自己的心态总是那样年轻。而不会像我们警察,过早地成熟。在我的同学和她的同学的极力撮合下,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在木偶剧院门前见面了。介绍人没去,按照接头暗号,我拿两罐健力宝,她拿一本杂志。俩人一递眼神,便会心地笑了。约会两三次后,她表态,不成。我又赖了两次,未果。半年后,她突然来电:“我家想安电话。能把你们警察的电话初装费优惠名额给我吗?”(那时候,电话局为…  相似文献   

13.
“早饭吃了什么?好不好吃?”“吃的面条,我想吃包子!”在东川区人民医院外科病房,12岁的小女孩祝顺秀躺在病床上,可以与我们对话、也能写字。  相似文献   

14.
我说,有没有给一两岁的孩子玩的玩具?“是给你自己买还是送人?”售货员说。我笑:“也送人,也给我自己。”我是想玩,是我想玩。我买拨浪鼓,买一摇婴儿就会笑的铃铛,买各种能吹能响能逗婴儿的小玩具。梦溪也去买玩具。售货员问:“给多大的婴儿买?”梦溪说:“就是我这样大的婴儿。”终于我家开起了玩具店:绒毛熊、卡通狗、大娃娃、小娃娃、会响的汽球榔头、能走的绒毛小鸡……我们先排出16件能摇响的玩具,再把其他玩具分成16份,然后装进16个口袋。因为:在2001年元月6日星期六的晚6点,有16位朋友要聚会。这16人的平均年  相似文献   

15.
市长的电话     
牛总在酒店里喝得正兴奋,桌面上的手机就响了。醉醺醺的牛总扫兴地张大嘴巴正想表示不满,一眼扫着了号码的后段是456789,大脑就清醒了一半,这样结尾的手机号码,全市只有赵市长独有。避开闹哄哄的饭桌,牛总一头钻进了卫生间,赵市长亲自打电话来,可是第一次啊。“赵市长,你好!”牛总面对市长的初次来电,心里七上八下,不觉有些紧张。“你好,是牛经理吗?我是赵市长的司机呀……是这样……”电话那边的声音越来越低,“赵市长正在和战友们打牌,手气不太好……他叫我给你打个电话,叫你现在……”牛总简直是心花怒放,太好了。以前多次拜访赵市长,带…  相似文献   

16.
现身说法     
“五一”节前几天,我被老家接二连三的电话打得晕头转向。先是老母亲打到家里来的。“放假回来吗?”我说不一定。“忙啥呢?”得值两天班,然后打算静下来写书,或者出去旅游。“你没事吧?”没事,这不挺好的吗?“哦……”母亲似乎很犹疑地挂了电话。第二天,弟弟又发来短信。“过节争取回来一趟吧,妈想你了。”不会吧?昨天才通电话的,再说妈刚从我这回去不久……我满腹狐疑。“‘五一’放假一定得回来看看!”大姐的电话直接拨到了我办公室,口气硬朗,不容置疑。表哥在电话里说得很委婉,称舅父身体欠佳,想见我一面……“老同学,你没事吧?哎呀,能听…  相似文献   

17.
快乐的秘诀从前,有个小女孩上山割草,看见一只受伤的小鹿,她就为小鹿包扎好伤口,喂青草给小鹿吃,忽然,小鹿变成了一位仙女。仙女问小女孩: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可以满足你任何愿望。小女孩想了想,说:我需要快乐。”仙女就在小女孩耳边悄声说了一句话。此后几十年,她一直生活得非常愉快。临终时,人们问她,那天仙女跟你说了一句什么?她告诉了别人: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学会以开朗豁达的心境、热情友好的态度,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人不但是一种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存在。人有永恒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只有善待他…  相似文献   

18.
找我的老人     
终于有了个不用备勤的周末,逃也似的回到离单位40多公里外的家里,赖在妈妈身边,卸下坚强的外壳,还回原本的自我。只有妈妈和家,能让疲倦的心灵和身体,得以片刻的休憩。可是同事的电话跟踪而至:“值班室这来了一个老人,说要找你。”“找我?什么事?”“不大清楚,说是要还你钱。”在脑海里拼命搜索,我没借钱给过一个老人呀。“说是湖南的,去年9月份你给他60元钱。”哦!有印象了。“哦!是他。麻烦你告诉他不用还了,他的情况看起来还好吗?”“看上去很精神,那我就转告他不用还了啊?”“好的,谢谢。”挂断电话,却想起了同事电话里说的那个老人,那…  相似文献   

19.
1993年春天,在一次朋友们的聚会上,一位来自西北的作家张锐半开玩笑地问我:“如果你的生命一共还只有三个月,你打算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干点什么?”我没太认真。我简单地想了想,跟他说:“我想在我酝酿时间比较长的几个剧本中挑两个最重要的,写出来。”他又问:“如果只有一个月了呢?”“那就挑一个。”“如果只有三天呢?”“那,那就对着录音机,把那一个最重要的剧本,叙述出来。”大伙谁也没再说话。  相似文献   

20.
远村 《八桂侨刊》2005,(2):50-50
在小城,很少见到有人主动给妇孺老人让座的。我曾见过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给一位老大爷让座。小女孩拉着老大爷的手甜甜地让老大爷坐下。老大爷心安理得面不改色地正襟危坐,而小女孩则吃力地扶着座椅。车上不时有人上下,所以没多久,小女孩就满脸涨得通红。我有点愤愤不平,把小女孩拉到我的座位上坐下,然后满脸微笑地走到老大爷面前,故意说:“您刚才说什么来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