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窦娥冤》是关汉卿剧作中位居魁首的剧作。剧以现实生活为本,又借鉴前代有关"东海孝妇"等民间故事创作而成。本剧的关目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概括与提炼。其深刻的社会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精致的艺术性,是以往诸类屈冤故事所不能比拟的。本剧影响很大,以其深刻的社会性和精湛的艺术性为人们所称道。其批判封建黑暗现实的强力度和塑造窦娥形象的典型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窦娥在黑暗势力迫害下,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与她善良美好的人性,闪耀着千古不息的光辉。在艺术创作上,写实写意,兼而用之。关目情节,安排精当严谨,每个人物都刻画得真实深刻。语言文词,畅晓本色,"神情悲吊"。全剧风格,既朴实细腻又悲壮感人。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往往都是孤独的,如萨特《苍蝇》中的俄瑞斯忒斯,鲁迅《药》中的夏瑜,他们先知先觉,企图唤醒麻木且愚昧的群众,救民于水火,结果却总不被理解,换来嘲笑或误解甚至怨恨,但他们都无怨无悔地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相应后果,继续为大众的幸福而前赴后继。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的研究是当代意象美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周易》是意象范畴的思想源头,其意象观从词源和思想层面奠基了意象范畴。《周易》的哲学思想在其实质上会通于西方的存在论现象学,借鉴海德格尔思想对其意象观进行阐释既是最切合《周易》思想的探究,也是对意象范畴的正本清源。在存在论现象学的视域下,《周易》中的“意象”并非含“意”的易象(卦爻象),而是圣人以易象所像、所立之象,亦即作为“意”的道之现象,美是向感性觉知开放的意象。这一意象观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对美的本质的领会和解释。文章从存在论现象学视域对《周易》意象观的美学内涵的揭示,提供了一个从源头处洞察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和源始地解决意象美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视界。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是诗化的。其艺术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成功地描写了一出极具震撼力的浪漫爱情悲剧,更在于它运用了独特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反复出现,成为该剧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意象的抒情功能、视觉功能和象征功能, 使读者感悟剧中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5.
由胜利油田管理局党办张玉玺同志创作、胜利油田与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的《红柳情》(以下简称《红》),是胜利油田会战几十年来;油田作者描写油田生活的第一部广播剧。《红》剧作为献给八九年  相似文献   

6.
意象、意境与境界,为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由李锦云教授主编的《表演心理教程》将其运用到舞蹈艺术审美活动中,提出富有创见的审美三层次说,并以禅宗美学思想为依据,从而增强了文章的信美度与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应尽可能地体现原作的文化意象,传递其文化内涵。文中探讨了《红楼梦》的英译本的一些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意蕴,揭示了翻译中文化意象因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文化意象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1Q84》是村上春树蛰伏7年的震撼新作,作品既延续了村上春树一贯的写作风格,同时也给读者一些意外的惊喜。村上以往作品有浓厚的小资情调,主人公很少与现实社会正面冲突,大部分描写都是围绕个人的情感与无常而展开。而《1Q84》的主题比较宏大,作品里既有对个体思想和情感的描写,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人性的探讨。《1Q84》是村上写作功底益发成熟的体现,是村上作品的集大成者,本文将运用符号学、结合文化探寻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背后作者试图揭露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哈代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他利用原形批评这种文学手段,在其作品中渗透了多种原型意象,如颜色、太阳、以及圣经原型。《圣经》对哈代的思想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他借助圣经中的神化原形意象,渲染了苔丝悲剧性的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陋罪行。《德伯家的苔丝》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关于自然,关于宗教的小说,这也是这部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是以战争为背景的一部成长小说。并不宜简单地将其定位为某种主义的文学流派的产物,而是主人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起初他只是自然主义的附庸,在一次次的迷茫与抉择中,他渐渐在外力和自我的斗争中呈曲线地成长为一个存在主义的英雄,即意识到最大的恐惧来自于对自身怯懦和懦弱的恐惧而非死亡;忧郁和延宕于是否要打破当前本我的存在去塑造自我甚至是超我的存在的抉择中;最终在可为的范围内去塑造自我甚至是超我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夜莺与玫瑰》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不仅有唯美的意境和诗化的语言,还有其深刻的文化渊源。故事中的许多意象都与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基督教的教义《圣经》有着紧密的联系。《夜莺与玫瑰》中的三个重要意象充分体现了这篇童话故事的圣经溯源。  相似文献   

12.
以《戏说乾隆》、《康熙微服私访》为代表的戏说帝王剧越来越成为当前中国荧屏艺术的新宠.以叙事美学的视角去审视这些戏说帝王剧,我们会发现它们与西方的骑士传奇在人物刻画、情节铸造、主题蕴含和表现手法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些相似源于凝聚在人们灵魂深处永不逝去的英雄情结,源干人类审美价值观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源于一个共同的审美期待和相似的审美取向.西方的骑士与东方的帝王具有同质的一面,实际上二者具有同位异形体的特点,从这个视角来看,帝王剧走红也恰如骑士文学的流行都是多种因素的制约使然.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以文学方式塑造了拥有强大个人力量的英雄形象,这些形象由抽象世界逐步转向世俗世界,由觉醒者变为行动者,这一过程是个体面对历史环境时的博弈结果,包含了力图改造社会的知识分子的逐步认同,但它的难以操作性却使得这种热望不可避免地停留在了文学想象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4.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其文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在修辞方面,《狂人日记》更有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狂人日记》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含蕴层面对其隐喻表达艺术进行解读,试探讨其中的人物意象及主题意蕴的隐喻特征。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诗歌的主旨和灵魂,而修辞则是被运用来传达和表现意象,从而使得诗歌变得完美的主要手法。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诗人艾米莉.狄更森的诗歌就是以其意象美而著称。在狄更森的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特别是大量比喻的运用,不仅美化诗歌的意象,更提升了诗歌的意境。《我喜欢看它拍击许多英里》就是其中运用比喻性意象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赵媛媛 《工会论坛》2014,(1):124-127
随着电影题材与体裁的扩展,动画逐渐成为构成影片形式与结构的重要元素,在实拍电影中各种形式的动画元素层出不穷。但如何在电影情节中引入动画元素,如何用动画的情节表达电影的核心思想,完成多元形式同一主题的表达是研究此类电影的关键。从心理意象角度构建视听联觉、图形同构、创意变形三维本体模型,以电影《迷墙》为例探讨动画影像造型、色彩的表达方式,分析动画变形下的隐喻效应,可以为探索现代电影与动画的有效整合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小说《孽子》是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代袁了台湾同性恋小说的最高成就。目前的研究对白先勇小说中月亮和冬日等意象群落有所研究,但是作为“家”的意象提到不多,而且“家”与“父亲”形象的异形同源未曾有人提到。在《孽子》中,“家”和“父亲”的形象合二为一,且“父亲”形象在超越道德感后带来了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18.
鉴于山水田园诗独特的篇章结构,单纯从传统的修辞和语义的角度来解读是远远不够的,可尝试从意象图式理论角度对晋代诗人陶渊明所作《饮酒(其五)》诗进行解读。意象图式理论是认知语义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将其运用到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赏析中,则更能加深读者对诗词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具有较强的解释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浅析《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大海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巴多斯裔美国女作家波·马歇尔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的先驱之一.大海的意象在波·马歇尔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尤其是在她的第一部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作家赋予大海这个意象既多样化又内含矛盾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这部小说中大海的意象所蕴含的意义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出马歇尔作为一名优秀的黑人小说家在表达黑人意识时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应尽可能地体现原作的文化意象,传递其文化内涵。文中探讨了《红楼梦》的英译本的一些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意蕴,揭示了翻译中文化意象因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文化意象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