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博  刘启珍  兰婷  冯铁蕾 《探索》2011,(3):143-1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信仰对象,集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于一体的信仰统一体,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和海宁市的部分民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总结出当前我国民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显著特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确立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直面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它超越了议论、解释的范围,它是做或行动。只有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互作用和统一的唯一方式,任何离开实践去奢谈理论或光说不做、纸上谈兵的行为.都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何冲龙 《学习导报》2014,(12):26-26
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习总书记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学之思之,思之悟之,我有九悟。一悟:信仰信念信心——人生的"指挥棒"。人无信仰没有支柱,人无信念没有力量,人无信心不成事业。一个发展的国家,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支柱、精神和意志,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自觉行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的品格,是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战无不胜的精神武器。始终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信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目的和评价标准。坚定信仰极端重要,当前尤为迫切。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值得信仰,是因为它具有科学性、无产阶级性和人民性、创造性。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和群众存在信仰不坚定的倾向,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研究宣传工作者,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坚定自己的信仰,研究创造新的理论。同时,要启发和引导共产党员和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信仰具有强大的协调力、凝聚力和激励力,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信仰,具有其他任何信仰都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确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实现及其成果的巩固,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作为一项根本任务。理论途径、政治途径和实践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和稳固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精神依托,也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精神支柱,就必然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就会使党、国家、民族陷于灾难。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历史使命的完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景。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1]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主阵地,文化建设的小高地,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调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掌握状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状发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大学生存在信仰矛盾、不坚定和信仰多元化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呈弱化之势。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同时又是一种科学的信仰,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和奋斗  相似文献   

9.
钱秋月 《求实》2016,(2):15-20
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现方式和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当今世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就是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一方面,它给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带来种种矛盾和挑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在文化全球化中实现着新的推进。我们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寻找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对待文化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正确回应态度,最终形成全球化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3,(4)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世界观信仰,是实践、理论和主体的统一,是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统一,是人生关照与社会关照的统一,是自愿与自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心秩序,是引领当代多样信仰文化的主心骨,是当代人摆脱精神懈怠的指南。信仰教育是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期待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超越信仰传播而且契合信仰自由,但存在意识形态信仰化和信仰意识形态化的两维对立。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琦  虞新胜 《求实》2006,3(12):46-50
作为一种信仰,马克思主义与历来的宗教信仰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是信仰活动和现实生活的统一,是个人和社会的统一。正确认识信仰的本质和内在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从理论认识、信仰教育和行为追求等方面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力和价值在于它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社会现实的桥梁,板具现实性品格。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容易引起人们政治信仰和理想的嬗变。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有利于回应全球化语境下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张先梅 《学习月刊》2010,(6):105-106
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目前社会和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是其灵魂和根本所在。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它既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4.
各级党委是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十八大精神能否在部队贯彻落实,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是否坚强有力。必须牢牢把握加强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大力加强党委班子建设,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主席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必须把强化理想信念作为根本政治要求来落实、作为党员干部终身课题来践行,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要更加自觉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  相似文献   

15.
左亚文 《学习月刊》2013,(21):22-24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科学.其次是一种信仰.它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但这种信仰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信仰。因而.在性质上.马克思主义属于一种人文信仰.而不是宗教信仰。与其他形式的信仰一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内涵也主要表现在宇宙的终极解答、社会的终极理想和个人的终极价值三个方面,并且呈现出实践性、批判性和开放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力和价值主要在于它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社会现实的桥梁,极具现实性品格。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进程加快,引发了人们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嬗变。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有利于回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进程加快对人们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信仰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这样就离违法乱纪不远了。事实表明.党员干部违法犯罪,从思想上分析原因.要么是信仰缺失.要么是信仰不坚定.我们归结为信仰危机。如何坚定党员干部的信仰.本人试从三个方面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不能没有信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有了坚定正确的信仰,才能有高尚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有了坚定正确的信仰,才能做到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遇挫不馁,面对乌云飘来而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而闲看花开花落。共产党人讲的信仰,—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科学理论的信仰,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 笔者曾对某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当问及“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有25.4%的人表示“不信仰”:在问及“你认为共产主义能实现吗?”27.1%的人认为“不可能”:“你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吗?”30.9%的人“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