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反贫困——一个重大的经济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贫困人口增长,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大矛盾。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呈增长的态势,既有普遍性,更具有特殊性。其深层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原因是:社会支持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分层中群体利益的急剧分化;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以及人口与就业的矛盾。加快治理,要从战略的高度推进制度创新,消减城市贫困,促进社会的公正与民主,保证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必须面对、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国家民政部发布的权威统计显示,截止2003年10月,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对象已达2184.5万人,已连续9个月稳定在2100万人左右,比上年同期增加191.5万人,增长9.6%。城市低保对象占全国3.27亿非农业人口的6.68%(占全国3.9亿城镇人口的5.6%)。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城市绝对贫困面已突破5%,每百位城市居民中,就有6人左右属于非予救济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绝对贫困者。这其中还不包括濒临最低生活保障线而又未享受低保救济的“边缘人”等。党…  相似文献   

3.
王倩 《理论与改革》2020,(3):118-130
随着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转换,城市未来将成为贫困问题凸显的集中地,为完成城市减贫目标,必须回到城市反贫困的政策之中。当前中国在城市反贫困政策上存在定位偏差、目标偏差和执行偏差的情况,救助政策侧重于消极保护,救助对象范围较小,政策之间难以衔接。为解决这些问题,须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实践的经验,从定位转型、目标扩展和政策衔接三个方面入手,建设以积极支持为主要内容、以城市居民和新贫困群体为主要对象、"网式"服务的反贫困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城市扶贫政策体系是一种消极的反贫困策略,贫困者自身的资产、优势、主体性及能动性皆被忽略了,优势视角下的反贫困社会工作新构想主张在保留现行低保制度基础之上增加鼓励贫困者积累各种有形、无形资产,充分挖掘其个人优势和环境资源,提升自主改变能力,建设包容、接纳、支持、互助的社区环境,由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反贫困工作,充分发挥贫困者的能力建设功能。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在我国的发展中居首要位置,但同时也是最容易遭受危机破坏的地域类型,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仍然缺乏相匹配的危机治理能力。因此,在当今危机频发的情势下强化城市的危机治理能力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彻底改变部分农民的贫困状态,是促进农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战略任务。切实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制定农村反贫困战略、牢固确立城乡均衡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努力营造农村和谐发展环境、加快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洗钱犯罪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猖獗,并且手段更加多样化。我国商业银行在反洗钱方面存在改善服务的做法与反洗钱规定的冲突、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反洗钱信息搜集和分析手段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应在反洗钱方面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加大反洗钱力度,维护国家金融环境健康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2,(15)
据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查组的调查,虽然现行的城镇反贫困机制已具雏形,对缓解和消除城镇贫困现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项制度措施尚处于探索建立和规范完善阶段,相互配套衔接不够紧密,因而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8)
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目前,中国农村已经进入到反贫困的紧要关头。农村的贫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要使农村贫困居民真正摆脱贫困,就必须在扶贫政策中贯彻发展的理念。笔者发现农村的反贫困主要存在贫困人口脱贫能力不足、贫困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福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发挥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上游干预原则,削弱贫困文化的影响力,增强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阻断贫困"蔓延"。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用事业因其具有自然垄断特性而成为政府规制的传统领域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求扩大以及市场范围的变化,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边界不断地发生变化,使得政府规制的边界也相应地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时调整规制的思路、范围和具体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从城市经济转移传统农业区的剩余劳动力来看,传统农业改造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其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迄今为止,传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村内部消化的就地转移方式;二是通过城市吸纳的异地转移方式。在早期资本主义的传统农业改造过程中,通过城市吸纳来解决传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最有效的方式。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则主要靠农村内部的消化就地转移。虽然如此,城市经济对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根据一项典型调查,目前,劳动力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速度外延"式的城镇化因其引起诸多恶果而屡遭诟病,"质量内涵"式的新型城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希望。城市作为城镇化核心节点,其发展方式是否会随着城镇化方式的转变而转型?以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问题为研究切入点,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发展的内生需求和外生宏观环境变迁迫切要求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并且其将在内外因素的作用机制下产生根本性转型。  相似文献   

13.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问题作出了系统的总结。《决议》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动乱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阶级斗争不仅可能激化,而且激化的结果甚至可能是资本  相似文献   

14.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问题作出了系统的总结。《决议》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动乱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阶级斗争不仅可能激化,而且激化的结果甚至可能是资本主义复辟,导致亡党亡国。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深入  相似文献   

15.
王兴黔 《学理论》2011,(26):22-23
贫困是一直以来伴随人类的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贫困的形成各有差异。但反贫困则是亘古不变的。在公正和责任、利益的引导下,我们应该意识到,贫困是必须消除的,而反贫困也会是今后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社会本质里的公平正义、人的本质中的道德责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相互利益等方面对反贫困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反贫困的五大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初期,中国在消除城乡贫困方面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反贫困应当成为21世纪头1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中国经济目前正同时处于市场过渡与社会转型的推进过程之中,因此,应当采取“一揽子”的反贫困战略,以便于在与整体经济发展政策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中全面推进中国的减贫事业。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依然是增长优先战略,而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没有给予太多关注。长期实行这一增长优先的发展政策导致了以下社会后果:虽然中国经济在进入90年代以后一直增长最快(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08,(1):44-45
借助于经济上行的驱动力与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美国在治理和遏制贫困的道路上如今终于看到了光明。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6年美国人口贫困率从往年的12.6%下降到了12.3%.成为最近10年来美国人口贫困率降幅最大的年份.也是布什总统入住白宫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的年份。不过,由于贫富差距依然保持着扩大的趋势,美国未来治贫的道路肯定不会平坦。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论今后两年扶贫攻坚任务多么艰巨,全党全国都要同心协力啃下这块硬骨头。”这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如期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在近年来不断大幅度增加扶贫投入的基础上,中央再进一步把扶贫资金从去年的184亿元增加至今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反贫困思想探析康芳民在中国打响反贫攻坚战、逐步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中,学习和探讨邓小平关于反贫困问题的有关论述,对当前的反贫困实践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对贫困问题的关注,起始于七十年代。1973年他第二次复出抓经济...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在现代社会中不断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传统的管理模式弊端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其中所蕴含的弊端也逐渐的在实践中突显出来,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此也使得城市管理模式在现代社会新时期中能够将进一步的得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