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邓正来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已经置身于一种世界结构之中且无从摆脱。《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一书中对其世界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揭开了中国法学界的“全球化论辩”的一个新篇章。本文认为,虽然邓正来对世界结构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启发,但是一旦他以一种关系主义视角去建构世界结构,他便超越了沃勒斯坦在方法论建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本文试图揭示邓正来的世界结构理论与布迪厄所倡导的那种关系主义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来理解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2.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书是张全新教授的《现代物理学中的“实在”与“时间”问题》,副标题是“关于相对论、量子力学、超弦理论及当代宇宙学的塑造论哲学审视”。这是—本哲学著作,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难读的书,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内容;不过我认为哲学家读起来也未必轻松,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物理学内容。吸引我读下去的是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新诠释———作者名之为“塑造论哲学”,而我从中看到了走出物理学困境的希望:在几乎所有的门都关闭的时候,这个新思想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物理学有可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无疑地,20世纪与21世纪之…  相似文献   

3.
利益团体政治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特征。利益团体参与政治的模式主要有多元主义和统合主义两种。在我国.很多利益团体已经出现并在政治参与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来说.我国利益团体参与政治的方式还属于国家统合主义阶段。鉴于民主政治是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我国应正确认知国家一社会的关系.大力发展我国的利益团体,积累社会资本.最终推动我国实现政治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4.
(六)一、“自相缠绕”和“自我相关”。塑造论哲学特别重视一种可称之为“自我相关”“自相缠绕”的情况。当物理学指向微观世界和指向宇观世界,由于更加指向终极追问,这就使其哲学的意味越发突出起来。因为这里特别涉及到了自我相关、自相缠绕的情况。观察的手段或方式与观察的中介和对象自我相关、自相缠绕,考察的主体与考察的客体对象自相缠绕、自我相关。在当代物理学中,这常常把人弄得十分难堪。我们知道,人们直观的经验世界,是处于人体自身的感知器官所能直接感知到的宏观世界这一层次上。人们对此层次的探索,可以凭藉直接的…  相似文献   

5.
引言(转喻(metonymy)和隐喻(metaphor)一样,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同时又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方式,和人类思维是紧密联系的,在日常语言中和生活中使用很频繁,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转喻的理解和正确地认识,不仅能使我们的语言丰富多彩,也能在认识客观世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一、转喻的理解及其功用转喻在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认知方式,人们在文学和生活中使用得很频繁,以下给出几个方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1.一般日常用语The kettle is boiling.借“水壶(kettle)”转喻“水壶中的水(water in the kettle)”。They are said to b…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有两种情形:一是经典社会主义,其语境是产品经济;二是实践的社会主义,其语境是市场经济。两种语境的不同意味着,实践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具有差异性。在哲学意义上,改革是一种历史文本,“改革”的背后是“发展主义”对“公有制主义”的替代;当代中国的政治理念的发展图景可概括为:所有制标准论-生产力目的论-发展主义的演进及对它的有限性匡正。未来中国发展.首先要对经典社会主义进行深度的理论反恩;其次是要对实践社会主义进行科学的认知和判断。  相似文献   

7.
自由放任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是政府一市场理论中的两种主义,二者的差异和矛盾推动着政府一市场理论的发展和变迁,这两种主义一直在更替并逐渐形成“放任一干预主义”。工具理性取向和价值理性取向是公共行政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的差异和矛盾推动着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和变迁,这两种取向一直在更替并逐渐形成公共价值管理范式。这两类更替是有关联的。对三种主义和三种取向进行阐释,并分析两类更替的关系、两类更替中的滞后现象、执政党变更与两类更替的关系等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语言研究的人文主义传统中,美洲语言人文主义以其人类学的实践和语言相关性的思辩,给20世纪的文化研究以深刻的启迪。沃尔夫以美洲印地安霍皮民族语言的“事件中心”认知图式和“非虚拟空间性”为镜子,照出了各民族,尤其是欧洲民族的经验和认知的语言限度。沃尔夫的研究启示我们,语言体系和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思想体系之间存在同构关系。唯有将文化和语言整体对待,长期地、历史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同构关系才有可能被发现。  相似文献   

9.
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三大原则之一,对于我国刑事法治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时至近日,习惯性的从“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之意理解罪刑法定注意不免有所缺漏,难以领略该思想的实质内涵,也难以深刻体会刑法先哲们提出这一思想“保障人权”初衷。只有从罪刑法定主义的产生、发展及价值内涵,从刑法先哲的思想深处去体会品味罪刑法定主义的应有之意,才能探析罪刑法定主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迅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及时适应地缘政治发展的时代背景,打破了意识形态和两极思维的禁锢,以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地缘战略为核心,积极参与和推动多极化世界地缘政治结构的构建,增进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开拓了本国发展的地缘政治空间,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普遍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物理教学中加强渗透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学和科学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素养是建立在人的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的修养。理解科学素养和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这两方面的教育和研究,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和道德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系统的思维方式理论是在西方思想史上逐渐形成的。从柏拉图的“理念论”一直到皮亚杰的“认知图式”可以看作是思维方式理论发展的几个主要形态。虽然他们讲的理论同我们现在所讲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但无疑他们的思想是思维方式的理论源流,对于我们深入探讨思维方式理论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伦理的生态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文明体系中,科技与伦理,是表征"物理"与"人理"的两种智慧形态。在智慧的层面,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借用宋明理学的学术语言表述,就是:理一分殊。二者"理一"于人类的最高目的与终极价值,"分殊"于人类价值体系中的不同取向和对于世界的不同态度。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以及不同文明体系中,曾历时或共时地存在两种价值霸权,即伦理至上主义与唯科学主义。现代文明的危机,相当程度上是人类智慧的危机。超越危机的重要路径,是建立科技与伦理的生态智慧与价值生态。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注意从方法论高度研读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学习纲要》,领会其中蕴含的正确认识和思想方法,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律认识活动中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了解法律的属性 ,就必须了解认识活动中主体所从事的法律认识活动的本质。法律的同一性并不仅仅是法律的一种特征 ,它还是法律认识活动中主体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的结果。同一性的经验是认识活动的过程 ,认识活动中主体通过这些活动来改进法律 ,同时改变自身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的人类共同体为了满足该共同体整体与共同体成员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在该共同体范围内得到认可、践行、传承的活动方式的总和。中华文化的基本认知方式是拟人思维,即将万事万物都理解为具有人的属性的对象,用对人的理解类比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认知的基本信念是万物类象。凝练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需要集中民智民意的文化大事。本文提出一个核心价值观表达体系:“平和、平衡、平等;民富、民智、民主;自强、自由、自律;求真、求善、求美。”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思维方式必须成为领导干部思考问题的主导方式 ,这是由世纪之初的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实践需要所决定的。因为 ,现代思维方式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是新世纪实践方式的必然选择。各级领导干部要满足新时代提出的各种新要求 ,必须克服那些旧的思维方式。现代思维方式是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 ,主要包括整体性多维性思维方式、开放性动态性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科学人文并重的思维方式。现代思维方式是学习和实践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学习 ,钻研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的思维方式 ,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批判地继承中西传统思维方式中的优秀因素 ;积极投身实践 ,努力丰富知识  相似文献   

19.
道德哲学应关注两个根本的伦理经验。这种关注表明,伦理思维是道德哲学的一种可能的思维进路。黑格尔对道德与伦理之关系的论述隐含着伦理经验被遮蔽的秘密。对本源或根据的需要,使道德哲学遵循“本体思维”。本体思维使道德哲学哲学地呈现,它将具体历史感性的“伦理经验”过滤掉了。伦理思维打破了“存在的自鸣得意”,它在“人与存在的相与向度”运思,将展开人之“是其所应是”的生活向度。有一种思想可能属于伦理思维的道德哲学,那就是更本源的、更真切的“守望”生活。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思维是指全局性思维 ,是领导者在思考、规划全局性问题时的思维活动过程 ,它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创造性等特点。战略思维是科学决策诸要素中的关键要素 ,它为领导者提供新的思维视角、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新的决策思路。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重任的领导者 ,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 ,领导思维方式必须进行革命性变革 ,努力使思维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