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27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指出:“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我们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重要思想.“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发展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扬,是夯实民族团结和谐发展进步的基石,有利于我国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们国家里,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一个伟大的整体——中华民族。贵州,是祖国的一个民族杂居的省份,包括汉族在内共有民族十个。在两千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十个民族的族属关系,通过古今学者的长期研究,已基本弄清。只是仡佬族的族源问题尚有争论。另外,在贵州境内称为“南京”、“东家”、“七姓民”、“木老”等的族别问题,尚待深入  相似文献   

3.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有七百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点一。他们有自己的语言,除个别民族外,大都没有自己的文字。解放后,党和国家急少数民族人民之所需,五十年代,为我省的苗、布依、侗各民族创造了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并在一些民族聚居地区进行了试验推行。五八年以后,民族语文工作受到“左”的干扰而被砍掉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党的民族政策,纠正了过去在民族语文工作上“左”的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4个。1988年全省少数民族人口938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1.4%。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55.%。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形势怎样,直接左右着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为了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逐步推行民主改革,并在各方面给予关怀和大力扶助。良族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之一,经济和文化教育比较落后,文盲半文盲比例较多,加上交通不便,汉语文不通,接受科学技术较慢。传统的教育方法是不分汉族和少数民族,课程一律,教学语言一律,囫囵吞枣,只管教学,不管“消化”。少数民族学生既学语,又学文,难度大,速度慢,效果差。本文想就双语文教学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或许对我省民族教育有所裨益。 一、基本情况 贵州,除汉族之外,土著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满族、白族、土家族等遍及全省各个县(市、区、特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416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93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1.4%。占地面积55.77%。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80%的有7个县,占50%到79%的有19个县,占20到49%的有22个县,占20%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边疆省份,25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中,15个为云南所独有。解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尽最大努力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使各民族在越来越多地分享建设成果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1月29日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努力发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贾庆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等陪同下,来到宣武…  相似文献   

8.
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贵州是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士家、彝、讫佬、水、回、白、黎、壮、毛难、瑶、蒙古、满、土、东乡、仫佬、羌、京、藏、景颇、傣等23个,其中苗、布依、侗、土家、彝、瑶、回、白、水、仡佬等民族,是贵州的世居少数民族.全省少数民族的分布存在着多层次的聚居区和杂散区.迄今为止,有3个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口为1331910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1.3%;其中汉族5797853人,占全省汉族总人口的27.41%,少数民族人口7521247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6.9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第一层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对而言,非自治地方是少数民族的杂散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6%。近三年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各项民族工作的进展,少数民族人口在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目前,我省已建有三个自治州、七个自治县,加上少数民族较多的其他一些地方,合计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根据上述情况,广泛地开展民族研究是贵州民族研究工作者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 民族研究涉及的项目很多,诸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历史、民族关系、民族经济问题、少数民族人口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都是我们应当着重研究的课题。民族研究工作者可以根据主客观条件有所侧重地从事某一项或某几项课题的研究,但各  相似文献   

10.
汉族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球之中,汉族最大,在世界众多的民族里,唯有汉族人口超过10亿。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为10.424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0%以上。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这就是说,“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离不开汉族和少数民族,二者缺一不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人口众多”和“地大物博”结合起来,紧密团结汉族和少数民族,因此,在研究少数民族的同时,还应当认真研究汉族。本文以汉族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为题,讨论以下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民族教育占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全省除汉族外,有25个少数民族,人口一千一百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人口在四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二十四个,民族种类居全国之首,而且分布极广,其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有十五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全省127个县(区)都有多种少数民族居住。云南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状况及其在国防上和资源上所处的战略地位,决定了云南民族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其发展的速度、规模、水平,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聪明智慧的发挥,而且关系到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和祖国大西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的民族成份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民族有17个,除汉族外,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贵州省的民族自治州、县全省有3个自治州,分别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1个自治县,分别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  相似文献   

13.
辨析题“在我国,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璃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各民族之间已实现了完全平等。”答:(1)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并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巩固。(2)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认为我国“各民族之间已实现了完全平等”的提法是不准确的。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杜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在经济、及化等方面,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上享有旱等权利,但是,在发展程度等方面却有很大差别。为了使各…  相似文献   

14.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有苗、布依、侗、彝、回、仡佬、壮、水、瑶九个少数民族及一些待识别的民族共同体。全省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百分之二十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居全国第六位,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还多,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四位。全省现有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个自治州和六个自治县,其中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水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点八;实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点五。全省九个地、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是多民族的边疆省份,除汉族以外,4000人以上世居的少数民族就有25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强。因此,云南的工作离不开民族工作,云南的经济发展应包括民族经济的发展,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了,才谈得上云南全省经济的振兴。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实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要求,成为坚持民族平等,搞好民族团结,稳定边疆的关键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平等…  相似文献   

17.
“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自 1 983年以来 ,今年已完成第二十期调查 ,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组织实施及编辑的《贵州民族调查》之二十“贵州民族文化调查”专集已付印出版 (内部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 ,每个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创造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都有各自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文化精华。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 ,贵州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都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其受汉族文化、外域文化的冲击影响程度也…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强,遍布全省城乡,省内矿藏资源和土特商品基地多集中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为此,要搞活贵州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在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而,要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就必须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这样,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又是民族经济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鉴于目前论述不多,故笔者不揣浅陋,拟在此谈几点看法,以就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19.
五、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汉文化对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有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明代以前,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关系松弛,经济关系闭塞,汉文化的影响浅微;明王朝在贵州建省之后,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特别是施行屯田,相当多的汉族军民相继迁入,使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有了明显的增进;明末至清前期,封建王朝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次第推行“改土归流”之后,清水江下游的地主经济和以木材为主产品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大量汉族商人远涉千里涌入屏锦地区,使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呈现突进态势。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配备,而人才的来源要通过教育。本文拟就贵州民族教育的前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贵州民族自治地方学龄人口及在校生数的预测 据统计,1983年底,我省人口总计2901.45万,其中少数民族742.55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6%,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1055.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6.4%。根据党的民族政策,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增长,将比汉族地方要快。预期2000年时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将上升到3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