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解当代青年的工作满意度形成机制对于实现高质量就业、增强获得感具有深刻的意义。工资收入和加班行为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结合体制分割带来的绩效主义和权益保护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二者对当代青年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工资收入和加班行为对于当代青年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提高工资更有利于增加体制外青年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加班更有利于增加体制内青年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并且无论是自愿加班还是非自愿加班都会影响体制内青年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上述研究发现也有助于理解当前劳动就业领域中较为重要的员工激励、加班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月加班时间190个小时,33岁的冲模设计工程师刘先军猝死在东莞市长安镇的出租屋内。记者追踪采访发现,超时加班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普遍存在,一些企业甚至以"加班文化"为企业文化。然而,这一职场灰文化在多次"过劳死"事件中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加班成为"企业文化",固然有国人以此衡量爱岗敬业的传统思维影响,但主要还是源于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为了降低用工成本,缓解订单压力,企业管理者一方面将加班标榜为企业理念,向员工大肆灌输,同时通过内部严格的考核制度,变相强迫员工加班。在资强劳弱的不对等博弈中,大多  相似文献   

3.
很多想劳务出国的人都很关心自己出去每月究竟能挣多少钱,据了解,根据前往国的贫富状况和所从事的行业,出国劳务人员的月薪是不一样的。此外,有无免费食宿,有无平时加班、超时加班、节假日加班等对收入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深入理解青年志愿精神的内涵既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工作,也是社会现实的紧迫需要。自愿、无偿是青年志愿精神最基本的内在品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根本宗旨;发展、进步是青年志愿事业的生存主题,是青年志愿精神的理想意愿;奉献、共赢是青年志愿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高尚、崇高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恒久风貌。  相似文献   

5.
王晓焘  胡丰 《青年探索》2008,(2):18-21,26
以追踪调查的数据定量分析城市在职青年的职业收入变化状况,比较了性别差异以及独生子女青年与非独生子女青年的差异,并通过多元回归讨论影响城市在职青年职业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在职青年的职业收入在两年内普遍有了增长,但增长差异较大。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对职业收入增长都没有显著影响。真正与职业收入增长有密切联系的是地区(是否处于东部地区)、职业(是否企业公司职员或是否从事邮电金融媒体行业)、教育水平以及参加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对IT行业8名白领青年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7,对工作领域内影响IT行业白领青年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做了类属分析.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太大、工作环境不佳、工作前景不明、工作心态不好等,是消解IT行业白领青年主观幸福感的四大最主要的工作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胜 《青年探索》2005,(4):31-33,49
为了研究主、客观社会分层对青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式和强度,本文以广东青年的生活质量调查资料建构三者之间的结构模型,发现客观社会分层对主观社会分层和青年生活质量有着显著影响,主观社会分层对青年生活质量也有显著影响,但主观社会分层的影响强度要高于客观社会分层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江苏南京、河北保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五大类行业1028名城市在职青年的调查资料,探讨了青年择偶模式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青年在择偶时间、择偶途径选择、择偶条件自评、择偶标准、择偶参谋以及择偶地域范围上具有较为显著的行业差异。此外,不同行业间的青年拥挤感差异显著,择偶拥挤感与择偶结果存在一定关联,但从事教育业的青年在强烈的择偶拥挤感之下呈现出"假象"。青年是否存在择偶烦恼与青年所属行业关系不大。新型择偶方式能否取代自主择偶成为主流择偶途径、择偶标准差异与择偶结果的矛盾关系、行业对青年择偶地域范围的影响是否会持续下去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职工一周要工作6天时间、每天工作时间更是达到了10个小时以上”。一日晚间,由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工会、维稳、公安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特别检查组深入白云、海珠等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展开突袭检查。通过检查发现,这些企业的超时加班现象仍很明显,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似乎成了制衣企业的行规。  相似文献   

10.
从"主动"、"被动"区分的角度来说,"被"应该是违背主观愿望的。但有意思的是,有些时候,这种违背成了和主观意愿相关联的东西,比如,国庆长假某些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被自愿"地放弃长假休息,回校"自习"。初闻此类消息,颇为不解。学生负担重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社会各界反应强烈,学生家长叫苦不迭,为什么就有人敢顶风作案、冒天下之大不韪?真的是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深入了解了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剖析,揭示出<环评法>虽然在公众参与的主体、条件、对象、程序与方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对"公众"一词的界定、公众参与制度体系化、公众参与程序以及法律责任部分还存在许多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视角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现代化三大主题即政治建国、经济转型和社会整合的满足来获得其执政的合法性。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提升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强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因此,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获得提供了最新依据。  相似文献   

13.
网上控赃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上购物的普及使犯罪分子利用网络销赃成为趋势。网上销赃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快捷性、智能性等特点。侦查部门可以利用网上购物商店、各种聊天工具、电子邮件和网络游戏等网络虚拟空间布控 ,采取利用计算机信息追踪和通过网上比对、诱敌出现等方法控赃  相似文献   

14.
<思维论>是田运长期以来研究思维理论的结晶,也是我国当代思维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分析了<思维论>体系结构上的特点,对书中提出的思维三规律、思维信息论、智慧开发论等方面的观点进行了评述,肯定了<思维论>对发展思维科学的理论意义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近100年中都是在批判孔子儒学。其中多有误解与曲解,需要澄清。有些是缺乏历史事实的根据,有些缺乏充分理由,这些说法,也需要辩驳。通过介绍历史基本事实,从儒学是否妨碍经济的发展,是否妨碍科技的发展,是否阻碍社会文明进步三方面来讨论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罪过还是贡献。有人以为社会进步了,儒学就过时了,没有用了。但是儒学在世界各国包括先进国家受到提倡和尊崇,又该如何解释?如果从理论上探讨,任何传统思想都不能全盘接受,都是需要批判继承的。因为任何思想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中,都需要有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是批判继承的,有选择的,不可能全盘否定、彻底抛弃的。  相似文献   

16.
权力监督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分析了执政党权力监督的重要意义、主要途径和基本原则 ,为加强新时期的执政党权力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MRTDs易受到的数据探测、能量分析和时间攻击等物理攻击和逻辑层数据窃听、证件伪造等逻辑攻击,并根据这些攻击特性,给出了相应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人是具有文化规定性的动物,人类社会愈发展,人就愈成为其所创造的文化的存在物.文化潜移默化地形塑着人,包括善人和恶人,犯罪则是犯罪人的结构因素和不良文化结合的产物.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并未减少犯罪,这正彰显了不良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犯罪的诱因.刑事政策的制定就必须考量文化因素.加强对文化的规制,我国亟需对不良文化的立法和审查,防止不良文化对社会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9.
20.
评台湾的“公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当局近来推动在明年大选之前完成“公投”,此举虽有选举的战略考虑,但是深层意义在于推动“渐进式台独”。本文从“公投”的概念、缺陷出发,并结合台湾岛内的现实,从政治和法理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