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委书记周永康提出的"十用十不用"的用人导向,是党的德才兼备用人原则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和科学运用.用干部要注重政绩,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既是领导干部的个人行为,也是各级党委的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2.
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是换届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在换届中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关键在于树立、落实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3.
用人是一门科学。用人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出现,是我们伟大时代的需要。理论是实践的眼睛。用人工作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人才是政事之本,用人是治国之道。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用人。同时,以用人科学为指导,纠正用入问题方面的不正之风,是端正党风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加强用人科学研究,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实践的呼唤、时代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这是我们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对于选准用好干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是贯彻“任人唯贤”组织路线的必然要求,是选贤任能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党历来强调,党的组织路线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干部的选拔任用必须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  相似文献   

5.
选贤任能也是革命──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用人思想研究李安为政之要,首在用人。选人用人问题,历来是关系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和中国共产党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其科学的用人观、用人原则和用人之道,充分体现在他的用人思想之...  相似文献   

6.
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提出了"十个不准"的要求。就"十个不准"的内容而言,我们不难看  相似文献   

7.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多年来,四川航空集团公司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规范工作流程,认真把好选人用人关,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用人观,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就是要克服用人上的六大误区,把握用人的七大原则,大力营造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创造一个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报告就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提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拔出合格的、人民满意的、放心的干部,能够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也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因此,探讨和研究选人用人的原则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当前干部人事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通过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已成为今后改革的一个重要导向。但现实地看,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仍是当前困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今后要通过科学界定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干部管理具体制度、优化干部管理方法等手段继续深化改革,以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选人用人思想是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党的几十年来选拔任用干部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选人用人思想结构严密完整,思想新颖深刻,内容丰富精深,是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指针。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选人用人思想,对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不断前进,具有重大意义。选人用人事关大局重视选人用人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选人用人是事关大局的根本问题,这是他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他多次阐述和论证了这一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报告就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提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拔出合格的、人民满意的、放心的干部,能够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也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因此,探讨和研究选人用人的原则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员一件事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根本上说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的问题。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当前干部人事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张居正用人的“六毋”原则石斌张居正,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总结张居正改革的历史经验,知人善任,选贤用能当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他在用人上提出的"六毋"原则,至今仍给我们以启迪和借鉴。这"六毋"原则,第一条是"毋徒眩于虚名",即选用人才不...  相似文献   

15.
许明 《党建文汇》2014,(5):21-21
中共中央颁发的《十部任用条例》,把“注重实绩”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充分体现了新时期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导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实现“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建构了“实现科学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关键在党”的命题。解析这一命题,就要研究关注《建议》对此提出的以下十个方面的策略原则:以党的领导保证科学发展、以党委主导引领科学发展、以本领提高促进科学发展、以用人导向延续科学发展、以党员带头推动科学发展、以基层带动落实科学发展、以正确政绩检验科学发展、以政令畅通保障科学发展、以反腐倡廉护卫科学发展、以优良党风助推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四川正式出台《调整不适宜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干部实施细则》,将精准脱贫与精准用人紧密结合起来,立下十条铁规明确"下"的标准,按四个步骤严格"下"的程序,定四条原则鲜明"上"的导向,把"精准"的尺子放在选人用人工作之中,推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4):49-49
确保用人权不会在实践中走样和变质,除了始终坚持党管干部这一基本原则以外,还必须坚持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来指导用人权的科学行使,即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通过公开选拔、公开竞选的方式,改变干部选人用人中长期存在的“长官意志”“暗箱操作”“小圈子选人”等罔顾民意的做法。公开选拔、  相似文献   

19.
省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省委七届八次会上提出,选拔任用干部要做到“十用十不用”,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的干部用起来。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化干部考核的量化工作,才能把“十用十不用”的要求落到实处,端正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史学界和人才学研究领域,很少有人对中国用人史作系统、深入的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佳作更是凤毛麟角。中华书局新近出版的《中国用人史》一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这是苗枫林同志独立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用人史研究”的最终科学成果。苗枫林同志曾任教于中央一干部学院,后长期从事组织人事政策研究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曾任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用人问题上,他兼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基础。作者耗费十余年心血完成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