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涉及法医学鉴定的刑事案例,导出司法鉴定对案结事了的积极作用,重点论述了目前司法鉴定制度影响案结事了存在的问题.司法鉴定制度与案结事了密切相关,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决定案结事了这一司法目的.特别强调案结事了背后,可能因对司法鉴定所谓权威性的迷信或盲目遵从而丧失最基本的公平正义.指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涉及法医学鉴定的刑事案例,导出司法鉴定对案结事了的积极作用,重点论述了目前司法鉴定制度影响案结事了存在的问题。司法鉴定制度与案结事了密切相关,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决定案结事了这一司法目的。特别强调案结事了背后,可能因对司法鉴定所谓权威性的迷信或盲目遵从而丧失最基本的公平正义。指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相似文献   

3.
常林 《证据科学》2010,18(5):618-632
本文从司法鉴定机构设置、司法鉴定活动启动以及司法鉴定意见审查三个方面论述了司法鉴定“守门人”问题。通过对两大法系国家各自司法鉴定制度的分析,梳理司法鉴定“守门人”的三道防线。同时有针对性地比较和讨论了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缺陷,明确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不能以牺牲鉴定意见“守门人”功能为代价。指出建立国家所属的具有公益性、中立性的司法鉴定机构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第四章司法鉴定制度 第一节司法鉴定制度的概念与分析 司法鉴定制度从狭义上讲,仅指进行鉴定的程序制度;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作为诉讼证明制度一部分,对司法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和运用的制度.前者是对鉴定活动而言的规则,后者是对证明而言的规则.这些规则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真实性. 司法鉴定的专门性、司法鉴定结论失真的隐蔽性不仅使鉴定本身只能由专门的鉴定人员来完成,而且在运用司法鉴定结论的诉讼证明活动中对鉴定结论的审查也只能由具有相关学科专门知识的人员来完成.因此,司法鉴定制度不仅要对鉴定活动进行规范,而且要以运用鉴定结论的证明活动进行规范.本文所称司法鉴定制度为广义的概念. 目前对司法鉴定制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司法鉴定体制、鉴定人、鉴定的程序制度和鉴定标准化方面.应当说这已经奠定了司法鉴定的基本理论框架,但从总体上讲,还不够深入,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二节外国司法鉴定制度分析 与法系的划分相似,由于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各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德国、日本、前苏联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鉴定制度,即大陆法系的司法鉴定制度;二是英国、美国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司法鉴定制度,即英美法系的司法鉴定制度.两大法系之间的司法鉴定制度差别甚大,而法系内部各国的司法鉴定制度也有许多不同.限于篇幅,这里不再细分而一并讨论.  相似文献   

5.
吴剑锋  孙东东 《证据科学》2001,8(4):232-238
第四章司法鉴定制度 第一节司法鉴定制度的概念与分析 司法鉴定制度从狭义上讲,仅指进行鉴定的程序制度;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作为诉讼证明制度一部分,对司法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和运用的制度.前者是对鉴定活动而言的规则,后者是对证明而言的规则.这些规则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真实性. 司法鉴定的专门性、司法鉴定结论失真的隐蔽性不仅使鉴定本身只能由专门的鉴定人员来完成,而且在运用司法鉴定结论的诉讼证明活动中对鉴定结论的审查也只能由具有相关学科专门知识的人员来完成.因此,司法鉴定制度不仅要对鉴定活动进行规范,而且要以运用鉴定结论的证明活动进行规范.本文所称司法鉴定制度为广义的概念. 目前对司法鉴定制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司法鉴定体制、鉴定人、鉴定的程序制度和鉴定标准化方面.应当说这已经奠定了司法鉴定的基本理论框架,但从总体上讲,还不够深入,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二节外国司法鉴定制度分析 与法系的划分相似,由于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各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德国、日本、前苏联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鉴定制度,即大陆法系的司法鉴定制度;二是英国、美国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司法鉴定制度,即英美法系的司法鉴定制度.两大法系之间的司法鉴定制度差别甚大,而法系内部各国的司法鉴定制度也有许多不同.限于篇幅,这里不再细分而一并讨论.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以来,司法鉴定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司法鉴定助理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司法鉴定助理制度的确立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应该在明确司法鉴定助理的概念与性质的基础上,完善其构建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真正实现司法鉴定助理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7.
潘巍松 《证据科学》2005,12(4):289-293
该文通过对清末“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这一中国法历史上经典案例的个案分析,阐释了司法鉴定独立性原则的基础理论,并对我国现今司法鉴定制度的体系构建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司法鉴定的法律定位及制度建设是司法鉴定进一步法制化的关键 ,本文就司法鉴定属于中介性法律服务、司法鉴定领域的拓展、司法鉴定制度的健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司法鉴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第四章 司法鉴定制度第一节 司法鉴定制度的概念与分析司法鉴定制度从狭义上讲 ,仅指进行鉴定的程序制度 ;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 ,作为诉讼证明制度一部分 ,对司法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和运用的制度。前者是对鉴定活动而言的规则 ,后者是对证明而言的规则。这些规则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真实性。司法鉴定的专门性、司法鉴定结论失真的隐蔽性不仅使鉴定本身只能由专门的鉴定人员来完成 ,而且在运用司法鉴定结论的诉讼证明活动中对鉴定结论的审查也只能由具有相关学科专门知识的人员来完成。因此 …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刑事司法科学技术的完善,司法鉴定在刑事审判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本文以刑事审判实践为视角对司法鉴定的质量监控及制度设想进行探讨。首先明确司法鉴定的法律性质,应理性看待司法鉴定意见,其不具有当然的证明力。其次借鉴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将司法鉴定质量监控划分为事前监控、事中监控、事后监控三个阶段。就刑事审判实践中的司法鉴定监控分三个角度展开说明:鉴定程序启动权、鉴定意见的质证程序、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并结合刑事案例予以分析。最后提出完善司法鉴定质量监控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司法鉴定制度是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当前司法鉴定立法现状和管理体制面临制度不够完善、政策不够配套、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不利于司法鉴定作用的充分发挥,给司法公信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司法鉴定法》。《司法鉴定法》是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制度保障。因此,司法鉴定统一立法势在必行。为提升司法鉴定制度公信力,应加快推动司法鉴定法治化进程,促进《司法鉴定法》尽早出台,健全规范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完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制度,加强其他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霍宪丹  郭华 《法律科学》2010,28(1):143-149
司法制度改革是以消解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因素作为逻辑进路的。然而,这些消极性的体制性因素在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过程中并未因改革而消退,法律所型构的目标不仅没有达到,而改革的成果又被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所遮蔽,致使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陷入了治丝益棼的窘境。因此,有必要对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原有逻辑进路进行反思,从中寻找出能够保障司法鉴定可靠性和可信性的路径,保障接续而来制度本身的改革以及其他制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司法鉴定对于诉讼中涉及到的专门性问题的认定至为重要。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司法鉴定权的归属、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和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等三个方面对司法鉴定制度进行了论述,明确提出在我国进行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时应将司法鉴定权授予人民法院行使,对司法鉴定人适用交叉询问规则以及完善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李禹 《中国司法》2008,(3):85-87
司法鉴定名册和公告制度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有关司法鉴定管理的一项重要规定,也是司法鉴定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施行政管理行为时,是指主管司法鉴定工作的司法行政机关对经获准登记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汇总、编制名册,并利用公共媒体向社会公告的制度。根据《决定》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名册和公告制度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于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先后公布了《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为规范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提供了法定依据。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全国法院司法鉴定工作会议”,对在全国法院认真学习和正确适用两个《规定》、进一步推进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作出了部署。与此同时,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司法鉴定主体、司法鉴定程序和司法鉴定责任作了明确规定。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最高法院的两个《规定》以及省人大的《条例》,努力完善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制度,不断推进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清末"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这一中国法历史上经典案例的个案分析,阐释了司法鉴定独立性原则的基础理论,并对我国现今司法鉴定制度的体系构建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鉴定人的资格、诉讼地位和作用、鉴定的启动程序和选任鉴定人、鉴定结论的审查程序等多个层面,分析了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异同,进而指出,随着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趋于融合,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应主要以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制度为参照,并适当吸收英美司法鉴定制度中的一些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赵珊珊 《证据科学》2013,21(1):61-69
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制度作出修改.司法鉴定制度改革选择了一种新路径,即初步确立了司法鉴定主体格局的中国模式:选择了一种以鉴定人为主、专家辅助人为辅的司法鉴定主体格局,由二者共同为案件中涉及的专门知识问题服务.然而,配套制度的缺憾可能造成这种模式选择希冀凸显的立法理念不能完全表达,期盼达到的目标不能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立法完善之构想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司法鉴定制度是我国诉讼领域法制化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司法鉴定的无序状态严重影响着我国诉讼立法价值追求的实现。通过立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司法鉴定制度,是我国诉讼领域法制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现代诉讼立法的价值追求出发,对我国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鉴定级别制度、鉴定主体的资格确认、鉴定决定权和委托权的行使以及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庭质证等司法鉴定制度提出了系统化的立法构想;也对我国司法鉴定的立法方式和立法规格提出了基本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论鉴定人助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列举催生鉴定人助理制度的客观形势。分析该制度产生的主客观因素。阐述鉴定人助理制度和鉴定人助理的概念及制度构架,说明建立鉴定人助理制度有利于稳定司法鉴定人队伍。规范提高司法鉴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推动司法鉴定职业化,是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