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埃德加·斯诺研讨会 2 0 0 4年 1 0月 8日在北京举行。为了延伸以发扬斯诺精神为主旨的中美民间交流活动 ,将友谊扩展到共同关心的事业中去 ,中美双方商定 ,这届研讨会的主题是 :探讨和交流中美两国共同关心的生命科学诸方面的进展和成就。中美双方对这次研讨会都很重视。美国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会长约翰·迪德威勒尔、堪萨斯城密苏里州大学校长玛莎·吉利兰德、副校长弗伦奇等 3 0多位美国朋友来北京参加了研讨会。进入 2 1世纪 ,人们对生命科学的探讨越来越专注…  相似文献   

2.
舒暲 《友声》2007,(2):12-13
第12届埃德加·斯诺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8日至19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举行。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派出以副会长梅平为团长的代表团前  相似文献   

3.
罗莹 《友声》2005,(6):36-36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于2005年7月19日在上海广电大厦联合举行纪念中国人民真挚的朋友,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会由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梁于藩主持,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对外友协会长周慕尧出席并发表了主旨讲话,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石俊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黄瑚和解放日报优秀新闻工作者青年代表刘颖分别在会上发言。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邵慧翔,上海市对外友协常务副会长姚全福,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林德明、孙妹、陈一心以及来自上海外事系统、新闻界的老同志和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共200多人与会。  相似文献   

4.
在中美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上的欢迎辞国务委员宋健(1997年11月19日)尊敬的吉本斯先生,两位主席,女士们,先生们:中美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作为今年3月份在北京举行的中美环境与发展研讨会的重要后续行动,在中美双方的共同组织下顺利召开了。在此,请允许我代...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埃德加.斯诺在向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国际关系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斯诺以他的《西行漫记》等作品在对外宣传中国共产党,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等诸多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秋风送爽,盛装的北京迎来了来自中美两国的各界姐妹。10月11日—10月14日,为增进中美两国妇女之间的交流,继1990年之后,美国环球交流公司和全国妇联第二次联袂举办“中美妇女问题研讨会”。美国和中国各地的280多名各界代表就共同关心的妇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妇女参政:打破玻璃屋顶妇女参与领导和决策是衡量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也是妇女的一项基本权利。有代表认为,由于中美两国政治体制方面的不同,中国妇女参政主要是自上而下推动的,而美国则是自下而上进行。不过大家一致认…  相似文献   

7.
中美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共同组织召开的中美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于1997年11月19~22日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和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吉本斯博士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国家科委副主任邓...  相似文献   

8.
武际良 《友声》2006,(3):33-35
1971年,斯诺在瑞士日内瓦湖畔家中自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尽管中美两国关系跌宕起伏,矛盾不断,但是,由斯诺和其他美国友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创的中美人民友好事业蓬勃发展。中美两国的普通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广泛、频繁、深入。美国人民建立的全国性的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在许多州、市都发展了分支机构。该会创始人之一韩丁担任了美中友协第一任主席。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读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受到影响,于1945年来到中国,担任美国战情新闻处分析员在重庆工作。国共重庆谈判期间,韩丁结识了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女童的成长──女童专题研讨会综述全国妇联儿童部,NGO女童专题论坛筹备组前不久,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女童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以女童为专题进行研讨还是首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研讨会采取培训、研讨和实...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前,艾黎及埃德加和佩格(海伦)斯诺夫妇创议“工合”时,三位一体,各自发挥了作用。佩格提出了办中国工业合作社的想法。埃德加称这项计划的原动力是艾黎。“工合”,意思是“一起工作”,这个用来代表整个工业合作社运动的简称及其标志就是艾黎制定的。他根据对上海工业状况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工合”的第一个文件,一本黄颜色的小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从1928年到1941年间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国。他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深深了解中国人民的苦难遭遇,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深切的同情。斯诺是第一个去陕北苏区进行系统深入采访和第一个向世界全面报道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的外国记者。1936年,他不顾个人安危和艰苦,克服重重困难,辗转陕甘宁采访后,写出了《西行漫记》一书,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革  相似文献   

12.
张国庆 《半月谈》2004,(1):86-88
对中美经贸关系而言,2003年5月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尽管存在一些贸易纠纷,然而还是小范围的、得到控制的。在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公开表示希望看到人民币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后,一场围绕人民币汇率的争论逐渐升级。此后,“贸易差额”和“入世承诺”等因素也相继卷入,中美经贸摩擦全面升级。在温家宝总理访美后,中美经贸关系的负面因素得以部分地遏制,但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化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中美两国必须逐渐适应在经贸摩擦中共同前进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中美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中美会议主席联合报告(1997年11月21日,北京)认识到中美两国开展防灾减灾双边合作的重要性,在1997年3月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和美国副总统阿尔伯特·戈尔主持的中美环境与发展论坛上,双方商定召开中美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中华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1998年10月2日和3日在斯诺的故乡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举行第八届斯诺研讨会。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派出凌青为首的代表团出席。 美国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是玛丽·克拉克·戴蒙德1974年为继承斯诺的事业,促进美中两国人民友好的愿望而创立的。1983年玛丽逝世  相似文献   

15.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完成了到延安的访问,在北京写出了被国民党封锁多年的详细介绍红军长征和陕甘宁边区的书,交由英国戈兰茨公司于1937年10月出版,书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由于这本具有文献意义的历史著作,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从事的革命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相,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出版后几周内就销出了十几万册。到1937年12月,3个月之内在美国就印了5版,以后几年仍盛销不衰。1937年11月,斯诺到了上海,认识了在救国会主持对外宣传工作的浙江人胡愈之。斯诺在麦德赫斯特公寓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送给胡愈之。…  相似文献   

16.
吴志菲 《春秋》2011,(4):29-34
他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他曾作为向导和随行翻译协助埃德加.斯诺完成了名噪全球的《西行漫记》的采访工作。他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半官方外交领导者之一.他曾被指定为同秘密来访的基辛格谈判的三人小组成员.新中国外交史上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与他有关.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10,(1):40-41
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15日~18日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美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会谈。  相似文献   

18.
城建短波     
城建短波《震后恢复重建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召开为执行中美地震研究科技合作议定书附件三"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研究"协调工作会谈纪要1994年─-1995年计划,由中国建设部抗震办公室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共同组织的《震后恢复重建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1915年出生在波兰华沙,1917年跟随父母移居中国。1931年后在英文《京津泰晤士报》和《北平时事日报》工作。1933年与斯诺相识,1937年在斯诺创办于北平的英文杂志《民主》从事编辑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美国台众社记者奔赴南京、广州、武汉及山东台儿庄前线采访。1938年应宋庆龄邀请赴香港参加“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主持英文半月刊《新闻通讯》,积极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并争取国际援助,  相似文献   

20.
辛旗 《台声》1997,(12)
今年10月底到11月初,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中美两国自1989年以来重新恢复正常的大国关系的历史性标志。访问中,中美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坦率而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建立了中美元首定期会晤和热线联系、两国外长和其他官员的会晤磋商机制;签定了涉及经济贸易、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平利用核能、法律、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两国军队往来等方面的一系列协议;确定了努力建立面对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将维护世界及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等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