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税费时代:基层权力“悬浮”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寻找并构筑县级政权的支撑点,我认为,现行体制、制度等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主要在两方面,即在地方自治原则上打造责任政府,以及给予农民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随着信息化浪潮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日臻加深,信息网络的国际政治效能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日益凸显,争夺网络空间优势成为国际政治权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国际政治权力博弈已经涉足"第五空间",网络空间"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权力格局初见端倪。各国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以网络安全为目标,围绕网络空间国际政治权力展开了激烈的博弈,主要表现为控制、威慑、干涉和合作四种模式。研究网络空间国际政治权力博弈问题,探讨中国在网络空间权力博弈中的地位与处境,对提升我国网络空间国际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发展及其政治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方兴未艾的地方治理变革运动。这一运动以其创新的思维、制度设计和实践行动,旨在建立一套与传统公共行政截然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各国在地方治理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独具特色的改革内容和历程表明,地方治理没有统一不变的范式,其制度设计和实践行动与政治文化的源流和变迁相关。  相似文献   

4.
赵丽江 《理论月刊》2003,19(3):136-138
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确立了农村政治经济运行新的制度和规则,其政治价值高于经济价值,它将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促进新的政治观念的形成与传播,有助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动农村社会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5.
韩国志 《人民论坛》2014,(4):214-216
对传统意义上的全能型国家的病诟已日益凸显,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加快构建公民社会,推动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从政治公正的发展视角出发,我国未来政治发展的取向应立足于“强国家—强社会”的结构模式.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要造成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对抗,而是要构建起双方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谢明成 《云南人大》2009,(12):33-35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担负着保证宪法、法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区域的遵守和执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职能。切实加强乡镇人大工作指导,推进乡镇人大建设,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基层政权组织,密切党和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邵大祥 《现代领导》2001,(12):34-34
权力的本质是一种政治上的支配力量和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即职位上的权限。这里的“权力”主要是指国家的权力、政府的权力,以组织形式出现的机构和制度的权力,或以国家、政府、组织的代表身份出现的个人政治权力等。就国家行政机关来讲,权力是国家为工作人员或各级领导者顺利完成所在职位上的工作任务,而依法给予其做出行为的必要条件和保障。领导者的权力包括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职务权力,就是职务规定的权力。个人权力,  相似文献   

8.
数据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性权力的一部分,数据即权力。借用控制权理论,将“数据即权力”操作化为三个要素:数字指挥权、数字督导权、数字考核权。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浙江省“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整合过程为案例,围绕三个核心要素,对数字平台建设中的部门博弈与整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平台代表着部门权力,是权力的聚合点,很多部门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展开权力博弈。然而,博弈产生的权力分散化、治理高成本与低效率问题,使得数字平台建设从博弈走向整合。数字平台的整合遵循着从分权到集权的逻辑,整合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具有阶段性。每次数字平台的整合,部门之间围绕数字权力都重新进行激烈的博弈,最后权力会重新分配调整,数字平台也会随之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系统条件-过程机制”的二维分析框架,解释为什么在同样的系统环境下,有的地方在基层治理方面没有创新,有的地方则持续创新。研究发现,社会问题与政治环境等系统因素是地方政府持续创新的充分条件,过程机制才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对地方政府内部运行的深度分析展示了地方政府持续创新的“内驱机制”:一是地方政府内部存在党委领导与中坚干部的交互强化机制,党委领导主动改革、中坚干部发挥创新倡议与政策链接的作用,使得地方政府持续创新充满能动性;二是政治保障机制,创新机构化与制度化保证了地方政府持续创新的方向;三是正向反馈机制,创新获得的效益形成持续创新的激励;四是渐进累加机制,各类主体形成行动惯性,使得创新中断或退出面临沉没成本。其中,前两者反映了“政治赋能行政”的逻辑,后两者体现了“社会双向激励”的逻辑。  相似文献   

10.
<正>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中拟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城乡同票同权,这将有利于增强农民群体在人大代表选举上的话语权,为农民更好地行使政治权力创造了条件。但同票同权仅仅是国民平权之路的一个良好开端而已。而在同票同权实现了选票分量形式上的平等之后,为了促使农民话语权的实现乃至增强,对相关制度进行补充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秦艳峰 《前沿》2011,(18):37-39
权力论一直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核心理论,冷战前后国际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权力论注入了新的内容。约瑟夫.奈(Josephs.Nye,Jr.)提出并阐述了软权力的概念。在当代国际政治中,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硬权力和软权力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软权力的绩效正在逐渐提升。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要做到游刃有余,必须"软硬兼施",在稳步增强硬权力的同时,重视和增强软权力的绩效。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土地制度着手 ,从人地关系、农民与集体的关系、乡村社会的权力权威格局、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等方面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与乡村社会政治发展之间关系 ,认为土地制度对乡村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时有起伏 ,但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 ,它对乡村社会政治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富于“中国特色”的一个特殊群体。然而,长期以来,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在权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方面也缺乏足够的空间。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农民工进入国家权力机关的步伐都在加速。3月16日,全国人大通过有关决定,规定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此前,在上海、浙江、重庆等地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农民工已经步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可以预见,农民工的“政治崛起”,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社会转型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取消农业税后,基层政府征、收、罚、惩的任务几乎没有了,按理说基层治理应该更加优化,但近几年暴  相似文献   

16.
17.
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具有历史性和当代性,二者存在博弈关系,农村治理过程中的非正式性和社会的矛盾性是诱发二者博弈的原因所在。当代乡村社会由于仍然存在阶层分化,且集体文化缺失,致使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在相互博弈的同时,又都面临着组织治理能力降低的现实问题。要实现乡村组织振兴,解决乡村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大力弘扬和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集体主义模式,坚持弘扬集体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坚持农民主体共同富裕、同步发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性和组织力,在新的历史阶段,通过政党下乡实现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搞好基层重建不仅需要优良的政策设计,而且也需要创新治理理念。这一新的治理理念,就是要从意识上改变传统的国家与社会对立、排斥的思维,树立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新观点。以这一新的治理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基层重建,  相似文献   

19.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了全景式的探讨,但对突破县域改革困境的实然分析着笔较少。本研究认为,县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权力整合”。权力整合不是部门间的零和博弈,而是改革主体通过优化审批权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的过程,分为关系性整合、制度性整合、相适性整合。研究分别阐释了三种整合模式的衍变,并通过案例分析S县的改革历程,详细论证改革主体如何通过权力整合推进县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本研究尝试在实然层面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提供具有解释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赵树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曾任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办公室秘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组织研究室主任。三农问题专家、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当地方治理变成了经济行为凌绝岭:包括您在内,很多学者都将当下的基层治理形态概括为"地方政府公司化",能否介绍一下这种"公司化"治理出现的历史背景?赵树凯:大致说来,1970年代,地方政府就已开始出现"公司化"治理的雏形,即中央鼓励地方发展五小工业(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但受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