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贿赂犯罪是一类涉及范围广泛而又极其诡秘复杂的职务犯罪,渗透到公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案件的证据特点是单独作案较多,作案时很少留下明显痕迹。由于这类案件的证据单一,链锁性不强,如果不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就很难获得扎实可靠的有力证据去证实犯罪,在实践中还常常因为翻供、串供或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而使得很多案件难以走出检察机关。所以,在侦破这类案件时,若能适当地依法获取一些必要的再生证据,对于固定证据,强化证据的证明力,提高案件质量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专业性极强的金融领域的犯罪应运而生。这类案件因犯罪手段专业性极强、犯罪金额巨大、案件情况复杂、案件敏感度高等特点,给检察工作带来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专题选取近年来在查处金融领域犯罪中较具代表性的操纵证券市场犯罪、内幕交易犯罪、非法集资犯罪和假币犯罪等进行实务解读,以期能积累检察官查处金融领域犯罪的知识储备,积极应对金融领域犯罪的新态势,有效打击了这一领域的犯罪。  相似文献   

3.
所谓的“风险决策”是指检察机关侦查部门对贪污贿赂案件进行侦查并取得了相关的证据,但据以认定犯罪的证据还没有完全的搜集到,为了进一步搜集犯罪证据而采取的带有风险性决策机制,它包括决定立案、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运用。“风险决策”要求案件指挥者对已查获的案件证据进行分析研究,科学的预测出案件的发展方向,所做出的决定是带有战略性的。如果案件决策者能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就会使案件柳暗花明,反之,因决策带有盲目性就会使案件进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因此,案件的“风险决策”是一把“双刃剑”,案件的指挥者一定要慎用。  相似文献   

4.
贪污犯罪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腐败现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机构改革,使得贪污犯罪有了更复杂的变化,犯罪手段具有高智能性和高隐蔽性的特点,而且此类案件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较强,这就给这类案件的证据收集带来更多的困难。本文笔者试从贪污犯罪证据证明力的判断角度寻求对该类案件的证据认定,从而实现对贪污犯罪的有效正确打击。  相似文献   

5.
盗窃案件在我国社会中已经是屡见不鲜,盗窃案件发生的场所和情况是变化无常的,盗窃痕迹物证的分布没有规律,而且现场很容遭到破坏或者伪装。盗窃案件的现场勘查质量会直接对案件的侦破工作造成影响,如果盗窃现场被破坏,那么就会导致公安机会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找不到线索,进而阻碍案件的侦破。本文分析了盗窃案件的特点,并针对我国盗窃案件现场勘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盗窃案件现场勘查质量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公安机关更好地进行打击盗窃犯罪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故意伤害犯罪是我国传统多发高发的一类犯罪,也是检察机关受理刑事申诉案件中最多的一类犯罪。故意伤害犯罪情况各异,申诉理由往往涵盖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本文基于办案实践,就故意伤害犯罪刑事申诉案件的审查要点及文书制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坤 《天津检察》2008,(5):48-49
近年来,入室盗窃案件频发,由此引发了很多问题。对于入室盗窃案件,何时是犯罪的着手,怎样确定既遂未遂,以及入室盗窃未遂是否能以非法侵入住宅定罪处罚,这一系列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笔者最近就办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日本少年违法行为,现在正处于战后第三次高峰时期。1980年达一年,从少年违法行为的数量来看,是战后最坏记录;从犯罪内容来看,显著增加了校内暴力案件和飞车案件,因而就犯罪质量而言,确实使人忧虑。这种暴力违法行为增加的背景,是今日家庭、学校、地区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盘根错节的反映。正因如此,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社  相似文献   

9.
随着贿赂案件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的比例逐渐增高,为有效惩治犯罪,两高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并明确列举和阐述了受贿犯罪的十种新类型,但却并未全部囊括常见的新型受贿犯罪。对国家工作人员出资的新型合作投资型受贿犯罪,需在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并就犯罪数额的计算设定行之有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08例强奸案件的分析,从法医学角度探讨了与强奸犯罪相关的一些因素,并提出:加害人与被害人自身素质与强奸案件的发生有关;法医学证据在强奸案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时报案能获取更多的法医学物证;研究犯罪动机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强奸案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的犯罪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着高学历、高智商、高职级发展,其反侦查能力以及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蔽性不断增强,加上“传讯犯罪嫌疑人不得超过12小时”的硬性规定,使得职务犯罪案件的突破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讯问人员不断探索侦查谋略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进而在创新运用中充分体现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谋略技巧和侦查水平。本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就如何巧妙地运用讯问策略突破职务犯罪案件作一粗浅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在刑事案件中,确定一名嫌疑对象犯罪,必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据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之分.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如耳闻目睹邢事案件事实发生的证人所作的证言,坦白、自首的案犯所作的有罪供述等.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有着直接的证明作用,只要查明直接证据本身真实可靠,就可以弄清刑事案件的事实真相,确定犯罪人.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犯罪现象十分复杂,直接证据难以发现和获得,因此,司法工作人员在确定嫌疑对象犯罪时,除了依靠直接证据以外,大量更地要依靠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与案件主要事实有间接联系的材料.间接证据只能估证与案件有关的个别情节或片段,而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因此,依靠间接证据来确定嫌疑对象犯罪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推理判断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管辖“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的其他案件”。如何理解这一规定的含义呢?在经济检察中,哪些经济犯罪案件属于“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的其他案件”呢? 笔者认为,无论是现行刑法典中规定的犯罪,还是其他立法中补充规定的犯罪,只要管辖这些案件与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相一致,检察机关就可以“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就经济检察中的案件而论,有以下四类。  相似文献   

14.
彭舸 《法制与社会》2012,(8):285-286
刑法意义上的“户”是指供他人家庭生活并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入户犯罪,极其容易侵犯公民的住宅安宁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因此,长期以来刑法就对入户犯罪从重或者加重评价.《刑法修正案(八)》生效后,“入户盗窃”案件成为新一类常见案件.笔者在办理一宗叭户盗窃”案件时,发现该案的具体情节有特殊之处,故对该案的一些情节进行扩展分析,希望能略有益于同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却时有发生。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对在校学生的犯罪心理、犯罪特点进行分析,并就预防建议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盗窃、毒杀牲畜犯罪活动愈演愈烈,犯罪动机由最初的以报复为主发展为报复和侵财各占一定比例;犯罪手段也由单人作案向具有职业特征的团伙犯罪发展。2004年在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的农村开展了“打击盗杀牲畜犯罪”专项斗争,破获了大量此类案件。例如:2001-2003年7月吉林省就发生了盗杀牲畜案件4048 起;2002-2003年7月,仅3个县就发生盗杀牲畜案件594 起,803头,直接损失376万元,破获案件222起;2004年3-7月仅吉林省四平市就破获盗抢、毒杀牲畜案件39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2人,打掉犯罪团伙 12个,缴获牲畜55头。此类案件的发生, 已严重影响到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论自诉案件自首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起诉制度。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追诉权行使主体的不同,公诉案件是由国家公诉机关主动追究犯罪,而自诉案件对犯罪的追诉权在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由于追诉主体及诉讼程序的重大差异,自诉案件的自首必然有别于公诉案件,而具有自己的特征。本文拟对自诉案件自首的司法认定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南省绑架犯罪案件发案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给当地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危害,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同时,绑架犯罪发案地域已从中心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部山区、贫困地区蔓延,其作案手段日趋智能化、暴力化。由于这类犯罪隐蔽性强,成功率高,容易获取暴利,因此被愈来愈多地效仿利用,已经成为严重干扰和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而此类案件破案难度相对较大,案件发生后能迅速破获,公安机关就威信大增,若案件久侦不破,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掌握此类犯罪的成因、规律和特点,做到快侦快破,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的嚣张气焰,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及刑侦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一些案件的分析和对法律及司法解释的理解,我认为,刑事案件应该以犯罪地管辖为主,情况复杂的应该分析与犯罪地相关的情况,只要案件情节与犯罪地有合理的联系,那么,这个“情节”发生地的司法机关就应有管辖权。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宗经济案件的证实,都离不开会计证据。检察机关在查办经济犯罪案件中,依据涉案单位的经济、财务管理工作程序,对账据资料进行查阅、核对时,能够发现犯罪疑点,捕捉犯罪信息,依法运用查封账据资料的手段和策略,及时取得全面完整的账据资料,锁定证据,确保案件的成立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