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案情简介2 0 0 0年 3月 9日 ,我市某单位发生一起桑塔纳轿车被盗案 ,经现场勘查 ,在被盗车库的锁扣上提取到指纹一枚 ,分析为犯罪嫌疑人所留。此枚指纹系指尖所留 ,范围较小 ,变形较重 ,指位不确定 ,且无中心花纹 ,无左右三角 ,只有 1mm× 0 5mm面积纹线较清晰 ,一组特征较明显。2 现场指纹的检索认定过程将现场指纹利用该系统进行常规性处理 ,系统检索处理后 ,按综合分值的大小选取 5 0枚样本指纹备检。通常情况下能够直接认定的样本指纹 ,其上述指标值都很高 ,位次排列大多在前几位。而该枚送检指纹经计算机处理后 ,其上述指标值…  相似文献   

2.
1案件简介某年6月29日,某家属楼被人攀爬入室盗窃9家,涉案价值5万余元,经现场勘查在17—6阳台窗户上照相提取指纹一枚。2检验(1)现场指纹为一残缺指纹(见图1),根据其中心花纹分析判断该枚指纹为右箕或斗型纹,其纹线走向有较明显的搓动,该指纹纹线有变形,在中心左侧有一疑似伤疤。中心上部和右二三角纹线清晰、能找到细节特征19处,具备比对条件。  相似文献   

3.
1案件简介2009年9月25日,某城市居民家中存放于主卧室保险柜内的70余万元现金被盗,犯罪分子翻围墙进人小区,撬窗入室,戴手套作案,在中心现场未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只在小区围墙墙头的玻璃茬上提取到一枚残缺指纹。  相似文献   

4.
首先,把保险柜被撬盗案件从其他案件中单列出来,列为专项案件,使利用技术手段串并保险柜被撬盗案件制度化由一名副科长负责,巡回各分局搜集、整理、归纳撬盗保险柜案件的各种有价值的材料,进行现场勘查分析和串并,每月召集全市各分县局及一些重点派出所、企事业保卫单位的刑事技术人员,对保险柜被撬盗案件进行专题研究,互通情况,分析特点,串并案件,分析该类犯罪新趋势、新特点,制定下一步破案措施。其次,充分利用技术手段破案利用现场手印、足迹、工具痕迹、出入口、来去路线等痕迹特征破案。1990年3月31日,罗湖区文锦路某商场一夜被撬盗5个保险柜,失窃90万元人民币,现场勘查中提取到一批指纹,经与和该案的作案工具相同、作案手段相似的以往所有未破撬盗保险柜案件的现场指纹进行比对,一举串并罗湖某公司、福田某公司、蛇口某公司等22宗保险柜被撬盗案件。第三,利用案犯作案习惯特征破案  相似文献   

5.
1案件简介 2004年1月5日,福州市某广场发生一起入室撬保险柜盗现金案件,在勘查现场时,提取到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六角形红色钢制撬棍(见图1)。该撬棍刃口为扁刀口形,撬棍边缘为等边六棱形。经实验室检验在撬棍上发现一枚指纹留在撬棍的A、B两面上(见图2)。  相似文献   

6.
1案件简介 一段时间,某地连续发生撬盗企业保险柜案件,犯罪嫌疑人戴手套作案,作案后清理现场,现场能够提取的痕迹物证很少,且作案没有固定时间和规律,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技术员在多起撬盗保险柜案件现场发现两种撬压痕迹,其线条状痕迹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办案中,经常会遇到残缺的疑难现场指印。有些指印由于遗留部位小;纹线模糊;稳定性细节特征点少或受其他条件所限而无法作出鉴定结论。如果现场指印是2枚或3枚关联残缺指印,即使每一枚指印的条件差,特征点少,将它们综合检验往往就能够起到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8.
1案件简介 某年6月12日,某小区某居民家被盗现金、首饰等价值2万余元。刑事技术人员在现场窗户玻璃上提取到一枚指纹。现场拍照提取的指纹为汗液指纹,纹线残缺不完整,只有右三角及右侧根基系统反映较为清晰。结合在现场中遗留位置、作用方式、作用方向等综合分析,判断该指纹为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左手拇指外侧所留。经进一步检验,发现该指纹右侧三角处向内有一横向不规则"空白区"。  相似文献   

9.
2007年4月1目,黑龙江省伊春市朗乡林业局环卫处财务室被盗,保险柜被撬,丢失现金1万余元。案发伊始,伊春市公安局指战员快速反映迅速出击,抓获了6名贵州铜仁籍犯罪嫌疑人。由于贵州铜仁籍作案成员为撬盗保险柜犯罪高危人群,为进一步扩大战果,伊春市公安局成立了打击贵州籍撬盗保险柜犯罪团伙的“2008·04·01,专案组继续开展工作,经过艰苦奋战,成功打掉了以吴鑫、黎明兴为首的跨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案的系列撬盗保险柜犯罪团伙,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6起,涉案金额165万余元。  相似文献   

10.
1999年2月26日晚,五名犯罪分子窜至某一商店内持枪抢劫现金4000余元。经现场勘查,在易拉罐上用银粉刷显胶带粘贴法提取一枚指纹。该指纹为斗型纹,中心纹线较为模糊,左三角属二次形成,右三角无清晰反映,中心上部及左侧纹线受挤压变压,中心右侧纹线拉伸变形较为严重,分析为犯罪分子左手拇指所留。  相似文献   

11.
曾辉 《刑事技术》2002,(Z1):37-37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一个先进高效的系统工程 ,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是与系统操作人员的有效操作密不可分的。笔者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几点体会。2 0 0 1年 7月 2 9日 ,将某市 87号重大入室盗窃案现场中提取的现场指纹进行对比 ,该枚指纹纹型为右箕 ,在将这枚指纹进行编辑特征后送入库内查询 ,得出分数最高的仅为 80 0多分 ,且没有查中犯罪嫌疑人的指纹 ,随后在指纹工程师复查后 ,增加了在第一次编辑中没有标示的特征点 6个 ,同时将原来标错的 3个特征去掉 ,并确定指位为右拇指 ,重新进行查询 ,结果在候选名单中第三名查中 ;2 0 0 2年…  相似文献   

12.
阜新市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始建于 2 0 0 0年 7月 ,至今已应用近两年。两年来 ,采集指纹 2万余份 ,库存十指指纹 4 5万余份 ,收集现场指纹 882枚 ,库存现场指纹达到 2 890枚 ,通过系统直接查破案件 2 70起 ,串并案件 18例 ,6 2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 12 0人 ,审查破案 5 39起。这些成绩的取得 ,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狠抓了指纹采集工作。1 改革指纹采集模式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能否充分发挥其效能 ,主要是由两个方面所决定的 :一是靠采集的十指指纹的数量和质量 ;二是靠提取现场指纹的数量和质量。我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建立系统前指纹采集工作非…  相似文献   

13.
1案件简介 某年12月31日,某信用联社发生一起抢劫、强奸、杀人、放火、投毒、爆炸的特大刑事案件,影响十分恶劣。现场勘查时,在一个已引爆未炸的包裹物上发现并提取到现场指纹一枚。由于某些原因现场指纹照片没有比例尺,想补拍却由于汽油挥发纹线遭破坏,无法将现场指纹录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查询比对。针对这类情况,笔者采用"线数比例法"将该枚现场指纹录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分别编辑、查询比对,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石某。  相似文献   

14.
撬盗保险柜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数量虽然较少,但损失金额一般较高,其社会影响甚大,给受害单位或个人带来的经济危害颇高。1995年8月宁夏区公安厅刑侦处召集专门会议,针对撬盗保险柜案件侦破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强化这类案件的打击力度。撬盗保险柜的基本情况和分析1993年至1995年8月底,全区共发生撬盗保险柜案件34起,涉及保险柜36个,其中特大5起,重大11起。犯罪分子猎取的对象主要有现金、有价证券和私人随便存放于保险柜内的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34起撬盗保险柜案件中有28个保险柜内存放的现金证券被撬盗,占了82.4%。□大多数犯罪分子采取先用螺丝刀扩缝,其后再使用携带  相似文献   

15.
光滑客体上灰汗混合手印新旧程度判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围 《刑事技术》2006,(1):42-43
光滑客体上的灰汗混合手印纹线一般比较连贯,纹线特征较清晰,在一定条件下保存的时间较长,对其新旧程度的判断具有很大迷惑性和复杂性。笔者通过现场勘查的实践,总结出一套灰汗混合手印新旧程度判断方法。1案例简介2004年2月20日,我局辖区一国有企业的职工医院药品库房发生价值2万余元药品被盗的重大案件,经现场勘查确定库房北墙上一距地面3·2m高的窗户为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入口。在该窗下部玻璃室内侧发现了纹线清晰的灰汗混合指纹6枚,且分布在该玻璃的4边(图1)。在现场勘查初期,笔者见此灰汗混合手印纹线特征清晰,留痕位置距地面较高,又…  相似文献   

16.
我市自1992年以来,连续发生数十起利用螺丝刀撬保险柜进行盗窃的重大案件。勘查现场发现均为保险柜门左上角被撬。分析案犯为对保险柜有研究的惯犯,通过并案侦查,于1995年4月,一举破获了以案犯杜××、王××为首的撬盗保险柜的犯罪团伙,破大小案件60余起,涉案金额达20余万元。 1 用螺丝刀撬保险柜的方法 首先用一字型螺丝刀对保险柜柜门的左上角进行扩缝撬压,将保险柜柜门表皮撕开一个长宽各约30cm的三角形口子,使柜门内侧的号码盘及锁具裸露,然后拨齐号码盘缺口,用杆状物顶下柜门锁锁舌,按下锁保险使锁舌不再弹上,再拉动柜门上的手柄,使门闩退回,将柜门打开。  相似文献   

17.
1案例资料 2008年10月4日20时许,京广铁路线某区间一铁路桥上电缆盒内信号电缆被割断3根,造成铁路线信号中断,影响49趟列车运行。经勘查,在现场遗留的电缆线断头上用502胶薰显提取可疑指纹1枚。10月26日,对中查获的周某、李某2名犯罪嫌疑人进行指纹比对,发现周某左手环指指纹与现场电缆断头上提取的指纹大部分细节特征相吻合,但由于周某捺印指纹中出现的指头皱纹在现场遗留指纹没有反映出来,且指纹纹线细节特征间相互距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1 案件简介 案例1 某年8月,某区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件,被害人覃某被人杀伤右胸失血过多死亡,手机被抢走.在现场的烟盒上照相提取血指纹一枚.技术人员利用该指纹查询市局库和省厅库均无果.次年4月份,技术人员对该案指纹重新编辑查询时,对该案的现场指纹特征编辑存在较大争议,认为该指纹图像部分纹线为小犁沟痕迹,且乳突线痕和小犁沟痕有交替出现的情况,按此研究方案编辑后发送查询,最后认定第三位候选嫌疑人张某,比对图像见图1.查询结果提供给侦查部门后当月就抓获犯罪嫌疑人破获了案件.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4日夜,某个体水果店老板刘某被杀死在店内,现场勘查时水果店卧室的北窗里层玻璃有一块破损,外层塑料布上发现有一个小洞,较新鲜,怀疑是作案人窥视留下的,经显现提取一枚残缺指印。对此手印进行初步检验,认为该手印是一枚单指残缺手印,用力方向向下,很难判断其指位,其左侧部位缺损,中心花纹不完整,右侧指尖部位纹线清晰,依稀可辨出是箕型纹。根据箕头方向及右侧纹线流向判断是一枚箕头向右的箕型纹,并从中观察到9个细节特征。根据此结果并未找到可疑人员。进一步检验发现这枚手印的右下部纹线的犁沟异常宽,经测量,竟是上部的近3倍,…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威海市2002年上半年抓获了吉林、安徽、重庆、四川籍4个撬盗保险柜团伙,破获案件200余起,为外地带破100余起。威海市近年来撬盗保险柜案件流窜犯罪已占95%以上。这些外来人口作案有分阶段连续作案的特点,如抓获的这个四川籍团伙,1998年以来他们5次来威海作案,其中,1998年10月24日—11月2日连续作案14起,1999年8月9日—9月29日连续作案24起,有时一天就作案3起。撬盗保险柜团伙犯罪日趋职业化威海市近年所破获的撬盗保险柜案件,除个别的内盗案件是1人作案之外,其他几乎都是结伙作案——多以3、4人为伙,至少2人,最多的9人。这些流窜犯罪团伙大多都来自农村,多以同乡或亲属结合而成,主要成员相对固定,其他成员则具有临时纠合性,团伙在犯罪过程中“滚雪球”。他们无正当职业,长期流窜在外,到全国各地作案,以撬盗保险柜为职业,以此为生活来源。犯罪分子大都配有手机,有的一人有多个手机卡。他们利用龙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