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图书阅览看大学生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对图书阅览的倾向性探析当今大学生的性意识、性行为等问题 ,提出要重视大学生的性教育 ,对传统的性教育方式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样本追踪研究,探讨青少年适应行为从初一到初三期间的发展特点,以及个人和家庭因素对青少年适应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初一到初二,青少年的内向性行为问题和外向性行为问题基本保持稳定,到了初三则稍有减少;每个阶段的内向性行为问题都显著多于外向性行为问题;男生表现出较多的外向性行为问题,女生表现出较多的内向性行为问题;学习成绩越好,青少年的适应行为越好;家庭功能发挥得越好,青少年的适应行为越好。研究表明,性别、学习成绩、家庭功能是影响青少年适应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1983年,美国中等学校校长联合会进行了一次对全美国高中生的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学校、朋友、信仰、世界的看法。为了得到这些材料,他们调查了全美国1500名青少年。美国大约有98%的青少年在初、高中就学(7~12年级)。这些青年人知道他们应该在学习上有所建树,顺利通过“学识才能测试”(SAT),以便进入一个名牌学院或大学。如果他们在学校无所作为,难于通过这些SAT,他们将失去得到薪金优厚的工作的良机。达  相似文献   

4.
京港青少年心理健康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运用普通精神健康问卷 (GHQ)及自尊量表 (SES) ,分别调查了北京 ( 1 92 2人 )和香港 ( 1 1 49人 )初一和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自尊水平 ,并对两地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自尊水平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比较 ,并从北京与香港两项调查中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各抽取 6名 ,共 2 4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好于香港青少年 ,两地男生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均好于女生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均好于初中生。深入访谈发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同伴群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3)
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状,以及网购行为与时间管理倾向、冲动性之间的关系。采用自编大学生网购调查问卷、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冲动性量表(BIS-11)对22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冲动性在网购的一些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时间管理倾向和冲动性的相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掌握大学生的网购行为与时间管理倾向、冲动等人格特征的关系,对大学生网购出现的行为问题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调查了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城市"90后"青少年的人性观。研究结果表明,"性本善"是当前青少年的主导人性观,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性善观";随着年级升高,人性观趋向于"性恶",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的"性善观"比例依次下降;青少年住区周边治安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与其人性观的发展显著相关;青少年的人性观与其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人性观越倾向于"性善",青少年所呈现出的网络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状态就越正向。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大连市某三所高校学生进行恋爱心理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要重视教育和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引导大学生性意识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8.
高杉 《学理论》2014,(5):181-18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21世纪,80、90后的年轻大学生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对婚前性行为更加随意。在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因为草率的婚前性行为导致的伤害个案也在不断地增加。尽管大学生在性生理上已经成熟,但他们的性心理并不成熟。当前大学生们大胆开放的性行为与高校滞后的性知识、性文化教育导致了他们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为此高校开展广泛有效的性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我国高校不仅要加强性知识教育,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性生理与性心理因素,更要加强性文化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以开启大学生的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9.
林婷  陈鹤  郑晓瑛 《青年研究》2012,(3):75-84,95,96
本研究使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未婚青少年过去12个月内拥有多性伙伴情况。分析发现,中国青少年多性伙伴行为是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危险因素包括首次性行为年龄过小、收入水平高等等。而具有商业性行为、有过性骚扰和强迫性交经历、经常浏览黄色网站等因素愈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当前,"90后"已成为新一代大学生的主体,研究"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现状及主要问题 "90后"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的一代,他们身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身上有着明显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特征。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想法新颖,这些优质特征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性;但同时部分“90后”高职大学生在党性方面出现了困惑、迷失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0月到1995年9月,海峡两岸的学者分别在两岸的25所学校(大陆15所台湾10所),就高中生的家庭、朋友和家庭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等比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1204份(大陆)和1082份(台湾)。被访者全部是高中学生。下面是该次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高中生的生活环境 对于高中生的生活环境,本调查通过“同谁居住在一起”、“个人专用房间”、“个人专用电话”、“个人专用电视”及“和谁在一起看电视”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解。 海峡两岸的高中生同父母居住在一起均占绝大多数,同“父母以外的其他家人或亲戚”住在一起,“和朋友住在一起”以及“自己一人住”人数均不多(请看表1)。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杭州市三所大学的 113 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 :大学生的性观念趋于开放但并未出现偏离 ;男女大学生在对性交目的、非婚性行为及贞操的看法上存在显著差异 ;城市和乡镇大学生的性观念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首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陈学诗教授指出:“青少年阶段、特别是青春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也是心理卫生的重点之一。”(《健康报》1987年1月8日) 青春期的大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特殊的社会角色和特殊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这些心理问题的处理是否及时、得当,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北京邮电学院校医院一医生分析了近5年来该校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的状况,发现精神病、神经症和其它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从1980年的1.3‰,增加到1986年的40.3‰(《中国心  相似文献   

14.
北京高校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六十年代初期开始,美国发生了一场“性革命”。当时人们都以为它是美国大学生们自觉发动的一种类似于“嬉皮士”的反社会运动。但七十年代初中期发表的两部性学社会调查报告(《亨特报告》和《红皮书报告》)揭示出:美国普通人在性关系和性行为方面的变化,几乎与大学生同时发生而且,广度、深度几近相同。大学生之所以最引人注目,只不过因为他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三千名青年应邀来华访问的前夕,四位将要来华参加这次中日青年大联欢的日本青年特为本刊撰文,抒发他们对中日两国世代友好的希望。这四位青年人都是青年学生——三位是大学生,一位是高中生。虽然他们难以完全地反映日本各界青年的思想,但读了他们这几篇话语不多、篇幅不长的文章,还是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日本青年发展中日友好的愿望和对中国人民诚挚的友好感情。  相似文献   

16.
1991年9月底,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社会学研究室森田洋司教授一行三人参观、访问了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研究室。同年10月初,美国西拉卡塞(Syracuse)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布朗加特(Braugart)也来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时期,身心经历着巨大的变化。青少年过早的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以及由饮酒和药物乱用所导致的判断力下降而促使性活动增加等均增加了感染HIV的危险性。为了解青春早期学生AIDS知识掌握情况,探讨影响学生AIDS知识水平及预防AIDS知识教育的方法、适宜内容和教育效果,作者于1994年~1995年对辽宁省阜新市449名小学六年级及初一学生有关艾滋病知识及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关于青少年的法律,是根据目的和作用不同而分别制订的。更明确地讲,根据各种目的和作用制订的关于公众的法律,同样是适用于青年人的,其中有许多法律规定了对青少年的特别保护或者限制。有些法律,是考虑到青少年在某些领域里如教育、保护、福利、犯罪案件等方面的特殊性而专门制订的。下面是有关日本青少年的专门法律的部分内容。一、教育 (一)《教育基本法》《日本宪法》阐明了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即:“全体公民都有权利受到与他们的能力相适应的同等的教育。法律规定:公民必须使在他们保护下的所有男女儿童、青少年受到普通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多效高校规定禁止学生的性行为,并对学生的性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这些校规规定与目前的法律规定是有冲突的,这种冲突直接导致了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大学生状告学校侵权的法律纠纷.大学生性权利的保护是实现教育法治的迫切课题,法治精神和权利至上理念要求学校的管理必须尊重和保护大学生个体的性权利.高校校规与法律接轨是实现教育法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代表着两国的未来,通过互访交流,可以增进相互间的真正理解3月10日至16日,应中国政府邀请,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一行1000人来到中国,对上海、重庆、广州、杭州、成都、大连等6城市进行友好访问,并出席中日在北京共同举办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这是1984年以来,日本青少年代表团第二次大规模访华,为当前回暧的中日关系又吹进一阵春风,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