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瑶山团结公约》由广西金秀大瑶山各民族群众共同协商订立,不仅有效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存在的民族矛盾,更充分反映了协商理念和方式在当时的成功运用。基于协商民主的视野,对《大瑶山团结公约》的协商订立进行审视,分析其之所以能展开协商的历史基础和政治基础,研究协商的前期探索、成功实现、协商成果的补充完善,以及运用协商方式解决问题的启示等,力求探究协商方式运用于解决民族问题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2.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境内聚居着苗、侗、满、瑶、汉等13个民族,总人口2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7.6%.近年来,该县把握机遇,锐意进取,紧扣民族工作的"重点"、"特点"、"热点"问题,扎实推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3.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境内聚居着苗、侗、满、瑶、汉等13个民族,总人口2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7.6%.近年来,该县把握机遇,锐意进取,紧扣民族工作的"重点"、"特点"、"热点"问题,扎实推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4.
地处边疆石漠化特困地区的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白裤瑶是广西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直过民族",长期以来其经济社会发展极为缓慢,贫困问题极为突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就在南丹白裤瑶地区开展扶贫工作,但脱贫任务仍然艰巨。研究里湖白裤瑶地区的贫困现象和原因,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对边疆少数民族石漠化特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清两代在湘西苗疆修筑起来的边墙是苗疆文化生成的两个不同阶段.明代边墙的修筑是湘西苗疆汉族儒家文化与苗人土著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的时期,由明入清之后,边墙的修筑是湘西苗疆特质的历史文化现象正式开始形成的时期.明清两代边墙的修筑,也是湘西苗疆多元一体文化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尤其是田野调查,对研究红瑶女童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广西龙胜红瑶虽处贫困区,但女童基本都能入学,本文试运用教育人类学方法,从研究方法上探讨红瑶女童教育实践的创新点,争取给民族地区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生产茶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史称“茶兴于唐、盛于宋”,以云南大叶茶为原料的西双版纳普洱茶,唐代就销往全国各地。宋代除进行滇藏茶马交易外,大理国还派使臣到广西,用普洱茶作茶马交易,运至中原和江南一带,运去的是上乘的“紧圆茶”,又称“圆茶”。西双版纳的普洱茶在元代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商品。李京在《云南志略·诸夷风俗》“金齿百夷(指傣族)”条目中记载:交易五日一集,以毡、布、茶互相贸易。明代至清代中期是西双版纳茶叶规模种植生产加工鼎盛时期,澜沧江东岸有攸乐、革登、依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六大茶山,亦称江内六大茶山。澜沧江西岸有佛海(今勐海)、  相似文献   

8.
湘西地区是各民族融合居住的地区。这里农村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趋势。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原因、现实原因、观念原因、利益原因等。和谐解决湘西民族地区农村纠纷,需要我们重视本土资源,推进国家法与民间习俗形成良性互动,促进纠纷的传统解决模式与现代解决方式的有机结合,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
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是近代瑶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是深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起义虽最后失败了 ,但它以血的代价 ,唤起了人们对其恶劣生存环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符耀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173-173,175
彭学明是土生土长的湘西散文家,他的散文没有概念地诠释湘西民俗乡情,法天依地,极其自然。他笔下湘西的风情是那样的恬然、超然,湘西人是那样的善良、勤劳、质朴、热情。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湘西这一方山水和人民的温爱,带着浓郁的野气和乡情,给人一种心灵的震颤。而湘西,孕育并赋予了这位作家赤子的才情,使之妙笔生花。  相似文献   

11.
鼓舞在湘西苗族人们心目中特别神圣。鼓舞不仅具有节庆、祭拜祖先、民俗仪式、文化活动、娱乐等表现功能,更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自我展示和民族认同的象征意义。然而,鼓舞这一内涵丰富的民俗活动在现代社会里急剧萎缩,急需加强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大湘西红色旅游开发对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湘西红色旅游开发具有资源、特色和互补等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推进大湘西红色旅游开发,一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二要大力整合相关资源,加强区域合作;三要进行多元化投资,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四要加强红色旅游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旅游行业整体素质;五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大湘西红色旅游知名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的原因,客家地区产生了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廉洁清正"的优良传统。它主要通过客家人喜闻乐见的匾额、堂联、族谱、史志、谚语、格言、山歌、民瑶等形式加以传承,同时又在杰出人物的身上折射出熣灿光芒,激励着客家人奋发向上,净化了客家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采用文献记录方式的"静态保护"相比,活态传承更加注重延续和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活力。广西田林平山木柄瑶铜鼓舞的活态传承目前正因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而处于濒危状态,为此,需要高度重视"人"这一决定性因素,加大对木柄瑶铜鼓舞传承人的扶持和培养力度。政府要切实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责任,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做好木柄瑶铜鼓舞开发的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瑶山团结公约》是建国初期金秀瑶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共同制定和实施的得到中央认可的新石牌,具有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的性质,是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立法的起点和成功典范。对完善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家长权威、亲情、金钱、舆论等因素的排除分析,认为《边城》中爱情悲剧发生的深层原因是:边城里的民风民情造成人与人沟通的障碍,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并进一步探讨湘西世界民风民情的历史构成,以此分析沈从文创作背后内心世界的隐痛。  相似文献   

17.
记得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我刚大学毕业,被派到哈尔滨工作,由于我是广西人,又是壮族,所以汉族的青年朋友们老找我开心,问我:“广西真的有好几十万座大山吗?”当时我正年轻,好胜心强,便不加思索地答道:“有呀!打开地图就有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六万大山,仅此三座就25万了,还有大明山、大瑶山、大容山、  相似文献   

18.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素有"黔东门户"、"黔东重镇"之称,是侗、土家、苗、瑶、回、仡佬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是铜仁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金融、信息中心。铜仁市是一座"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城市,其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湘西苗族习惯法作为不同于国家制定法的另一种文化现象和知识传统,仍然在苗族社会中普遍存在。虽然其形式和内容均发生了较大发亮,但其至今仍然影响着苗族地区国家制定法的拟订和实施。所以只有深入了解了湘西苗族习惯法及其演变,才有可能在湘西苗族地区贯彻好"以法治国"和"少数民族自治"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提高湘西地区农民科技素质,推进湘西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应构建一个湘西地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新模式: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两类主体齐头并进;施以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新旧结合,因地制宜实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