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层统战工作基地是开展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区别于基层统战工作阵地、基层统战工作联谊组织,具有特定的内涵与外延。创新性、实践性是基层统战工作基地的本质属性,示范性、代表性是其外在特征,综合性、实效性是其内在要求。基层统战工作基地建设经历了初步探索、重点建设、提质增效三个发展阶段,当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基层统战工作基地建设需把握党建引领、有效组织、多元共建、品牌示范、统筹布局、深度融合等要领,充分展现其特色与亮点。当前,基层统战工作基地建设存在保障力度不够、建设不够均衡、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统战工作基地建设的规范化水平、加强基地管理、创新基地工作方式,以基层统战工作基地的建设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尤为迫切,而作为其中重要方面的依法治国更是全局性的战略考虑。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在理顺依法治国与统一战线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功能优势是统一战线工作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在准确把握统一战线与法治国家建设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总结有益经验和创新之处,阐释正确处理统战工作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新形势下中央、省委对统一战线的工作要求,研究如何发挥法治思维对改进统一战线成员思想的引领作用,并探讨统战工作开拓创新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当前我国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这些群体的特点决定他们能够也应当承担新时代统战工作社会整合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功能。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是当前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必由之路。由于当前国家对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角色地位的强调,本文认为应当依托城乡社区来开展统战工作,形成多层组织、多元主体、多样平台和多维工作方式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现代化赋予高校统战工作新的内涵意蕴和价值向度,同时,也为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理念和路径方法。高校统战工作具有统战工作法治化、社会治理、教育治理和党的治理现代化四重价值意蕴。然而高校统战工作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重管理轻服务、重教育轻导引、重形式轻内涵等现实问题和困境,呼唤其有新的突破或转向。治理现代化以多主体协同、网络化与法治化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科学化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等路径,可以助推高校统战工作实现"治理"转向。  相似文献   

5.
基层统战工作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中城街道社区统战工作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在分析当前街道社区统战工作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找出街道社区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和谐中城建设的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对团结广大党外知识份子,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营造学校良好人际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方高校统战工作存在思想认识边缘化、体制机制非规范化、队伍建设薄弱化、方式方法形式化等问题,本文从抓牢统战人力资源、发挥基层党委作用的“广度”;抓准统战工作思路、创新统战工作方法的“深度”;抓稳统战思想建设、优化统战工作环境的“高度”提高统战工作“三维”质量。  相似文献   

7.
加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对凝聚网络社会共识、强化党的执政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网络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统战工作法治化建设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下开创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加强城市社区统战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市社区统战工作是随着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发展,对社区党的工作提出来的新课题。本文在阐述加强城市社区统战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统战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指出了当前城市社区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社区统战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特别强调加强社会和创新社会管理,社区统战工作也成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作为首都核心区,北京市东城区的社区统战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提升空间。本文从社区统战工作基本内涵,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统战工作的做法及成效和东城区社区统战工作的不足及建议,三个方面对加强东城区社区统战工作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统一战线领域的人心凝聚和力量汇聚,是触及统一战线灵魂深处的重要工作。文章梳理分析了当前统一战线各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以期对进一步做好统一战线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参考,推进统战工作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适时和科学地为共和国的发展选择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不断由胜利走向辉煌。引领共和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7.
浅析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网络中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适合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具备的特征和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9.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