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蜡炬精神在,桃李天下知",这是钱临照先生在追忆恩师严济慈时写下的句子。钱临照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金属晶体范性形变、晶体缺陷与物理学史等领域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师从中国物理学泰斗、被徐悲鸿称为"科学之光"的严济慈先生。二人均为我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们一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师生相携而行,在我国科研教育事业发展中共同书写下璀璨华章的同时,更在前后相继的教诲与传承中,彰显出充满真挚情感与家国情怀的师生情谊。  相似文献   

2.
<正>上世纪90年代,一次在与著名科学家严济慈老先生谈话时,严老跟我提起一个人。严老说:"当时国民政府给我和林可胜大夫颁发景星勋章,没有举行什么仪式,只是报上发了消息。"他接着又补充道:"林可胜大夫是协和医学院的。他通过美国医学界同行和美军的医生,为解决抗战急需的药品做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严济慈先生是我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物理学家和科学教育家,我国科技界德高望重的卓越领导人。1901年1月23日,严济慈出生于浙江东阳,1996年11月2日在北京逝世。严济慈的一生跨越整个20世纪,以1949年为界,正好可分为前后各48年。他的前半生,为现代物理学在中国生根和发展筚路蓝缕,贡献巨大;后半生,则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和科技界的重要领导人,为新中国科技事业殚精竭虑,功在千秋。  相似文献   

4.
严济慈已届96高龄,是中科院年事最高的院士之一,曾任过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他的儿子、儿媳现仍健在的共9人,其中8人是副研究员、副教授以上的科学家,1人是留过苏的企业家。让我们看看这个家庭成员的情况吧: 严济慈的大儿子严又光是军委总参一个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在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仅以此文纪念那些曾经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为写严老传记,在他的寓所多次访谈。在谈到8年抗战期间许多难忘的经历,这位老科学家仍然激动不已,尽管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严老仍然记忆犹新。1937年5月,严济慈应邀去巴黎,出席国际文  相似文献   

6.
<正>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腾起一朵炽热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举世震惊。首都北京,许德珩家中。许德珩读了《人民日报》号外,激动不己。许老举起报纸,面对来访的严济慈连声赞叹:"了不起!这是哪个搞出来的?"严济慈笑答:"哪个?去问你家女婿嘛?"直到这时,许德珩尚且不知,原来是自己的爱婿邓稼先,悄悄干了这件惊天动  相似文献   

7.
一位经历了几乎整个20世纪的老人;一名从普通的农村青年成长为学术誉中外、桃李满天下的科学泰斗。本刊谨以此文纪念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严济慈诞辰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8.
严济慈是世界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我国现代物理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学家.在他的一生中.曾为祖国培养了几代科技精英;不仅如此.他又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严济慈终身以“探索未知.发展科学”为己任。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严济慈一生正直,凡事先人后己,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见到不平事他就要出头说话。1957年夏天,严济慈为浙江磐安县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9月初,金菊飘香,丹枫如火。一个天高日丽的早晨,郭沫若来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程看望严济慈。两位科学泰斗,望着蔚蓝的天空,满怀着对新中国未来的憧憬,畅谈新中国发展科学事业前景,兴致勃勃,谈兴如同杯中的浓茶。郭沫若是专门过来邀请严济慈参加中国科学院的组织领导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是我的爷爷严济慈先生120周年诞辰,回望爷爷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是求知求真的一生。他的梦想是让科学在中国生根,他的一生都在实践科学救国、科技兴国。1923年,爷爷在恩师和家人的赞助下,离开刚刚订婚的奶奶,赴法国留学。他以深厚的学识基础、惊人的记忆力和扎实的知识功底,一年内通过了三门文凭考试,这是巴黎大学建校以来没有过的。  相似文献   

12.
<正>记得北大百年校庆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校友,三三两两来到未明湖畔,在蔡元培先生的铜像前合影留念,追思老校长治学育人、开一代新风的历史功绩。说实在话,百年校史,真正有所建树、永垂校史的校长能有几人,蔡元培先生当之无愧是天下第一人。余生也晚,没能见过蔡元培先生。百年校庆来校的校友中,恐怕也很少有人亲聆老校长的教诲。当年访问90高龄的严济慈,老人家回忆起抗日战争时从  相似文献   

13.
A 严济慈祖籍浙江,于1901年1月23日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村一个普通的农家。下湖严村是一个仅有3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耕地面积少得可怜,非常贫困,然而却盛行读书的风气。严济慈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在全家人的全力资助下,他从小学升入中学,后又考入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18年他刚  相似文献   

14.
翻开人类现代科学史画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涌现出一批闻名于世的杰出科学家。为了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跻身强国之列,他们以殉道者的姿态,身许科学,孜孜以求,含辛砥砺、自强不息,不仅为人类做出了贡献,而且也点燃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圣火,使科学之光照亮了中国。严济慈自然属于他们中的一员。他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实践了“让科学在中国土地上生根”的誓言。 走进科学殿堂 1900年12月29日,严济慈诞生在浙江东阳县下湖严村一个普通的农家。他从小似乎就对数字有着一种天然的嗜好,5岁就跟父亲学…  相似文献   

15.
我忘不了的下午茶是“梁思成先生的下午茶”。这是陈占祥先生之女陈愉庆创作的《多少往事烟雨中》一书中的片断。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夏天,都有许多人为子女升学而焦虑。焦虑的原因,是害怕孩子上不了一个好学校。好的标准,主要是指升学率;至于老师如何,则往往退居其次,或根本不容考虑。其实,老师的人品或者说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比如已故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就遇上了几位很好的老师,如果没有这几位老师,他可能不会有后来的成就。较早的一位好老师是后来在学  相似文献   

17.
<正>何鲁,这位当今少有提起的著名数学家、书法家、诗人,在民国时期,却是大名鼎鼎,以旷世奇才,扬名天下。用今天的流行话来说,真正算得学界大腕。同时,以天下为己任的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令独夫侧目的铮铮傲骨,更使何鲁素享"布衣名士"的清誉。世事迁替,时人不识何鲁,已不足为怪。而对严济慈、吴有训、钱三强、赵忠  相似文献   

18.
<正>爱国者的情怀,总是能隔着岁月长河引发共鸣。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出去又归来的仁人志士,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动人篇章。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时,毅然决然回国,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为取得"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成就作出重大贡献。1950年2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所写  相似文献   

19.
敬爱的许德珩、严济慈、茅以升、金善宝同志: 我们参加九三学社第五次全国社员代表大会的全体同志,怀着崇敬的心情,代表全社三万七千社员,一致拥护您担任九三学社名誉主席,并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您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科学家,是我社德高望重的领导人。近半个世纪以来,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领导我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77岁的老党员梁舜华日前对前来浙江考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说":我总结自己入党50多年来的感受,最深切的就是10个字:忘不了,不能忘,无怨无悔。忘不了,就是忘不了党对我的培养教育之恩;不能忘,就是不能忘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要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