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4年前,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夙愿,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发布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开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纪元。去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总结多党合作历史经验,科学把握统一战线发展规律,提出了重要的"同心"思想,续写了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篇章。深入剖析"五一口  相似文献   

2.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新政协,讨论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国宣言书。论文依据史料考证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决策缘起,断定初稿起草人为胡乔木,全面解读"五一口号"的初稿文本,确认《晋察冀日报》版"五一口号"是毛泽东审定清样的标准版,厘清史实,多有创新。"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的结果,是蕴积已久的建国方略的喷薄欲出。"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海外华侨团体和民主人士的热烈拥护。众星拱北,万水朝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协商民主制度由此形成,新中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从西柏坡走来。  相似文献   

3.
西柏坡,作为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蕴含着丰富的统战历史资源:从组织架构角度看,西柏坡是"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的诞生地,新中国统战工作的基本架构在这里形成;从统战实践角度看,西柏坡是"五一口号"的见证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这里得到空前巩固和壮大;从制度角度看,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祥地,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在这里开创。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西柏坡: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明确西柏坡在新中国统一战线史上的这一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8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1948年"五一口号"的发布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现实基础,开启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伟大进程。"五一口号"的发布虽已定格于历史长河,但其承载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风雨同舟等精神内涵却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5.
"五一口号"的发布是多党合作政治格局形成的历史契机,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协商民主、多党合作等方面的伟大实践及光辉典范。"五一口号"的发布,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自觉选择并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极大地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参与建立民主联合政权的积极性,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篇章。"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伟大实践,为当前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任务的理性审视和建立统一战线的自觉意识,为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生成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组织基础;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演进路径也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并获得各民主党派高度认同的实践过程;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生成表达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认同和接受,其演进路径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动力来源和方法依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继往开来的"同心"熔铸使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具有了面向未来、永葆先进性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五一口号"彰显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韬伟略和政治智慧,在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五一口号"启示我们,做好统战工作必须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研究西柏坡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这一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和弘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于2017年11月20日-23日在石家庄组织举办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凝聚共识"为主题的"西柏坡统战文化专题研究班"。研究班专门邀请了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兼四局局长张献生,中央  相似文献   

9.
正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顺应了中国人民祈盼独立和解放的共同心愿,为加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凝聚了强大力量。"五一口号"发布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热烈响应,揭开了多党合作事业新的历史篇章,推动了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治上实现了从同情和倾向中国共产党到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性转变,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在西柏坡最初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西柏坡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为多党合作制度的诞生提供了有力保证。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为多党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奠定了坚强的思想基础。西柏坡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是多党合作的稳固基石。西柏坡时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积极探索是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多党合作中的领导权,各民主党派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积极探索多党合作中的理论和实践,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五一口号"的发布,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作为中国共产党顺势适时地提出的富有鼓舞力的政治口号,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基石,表达全国民众的内心要求和反映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主张,确立了中国民主政治道路的发展方向,加速推进了革命形势的飞速发展并提前取得革命最后胜利,开启了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7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深入挖掘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内涵,对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更高境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在西柏坡最初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西柏坡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为多党合作制度的诞生提供了有力保证。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为多党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奠定了坚强的思想基础。西柏坡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是多党合作的稳固基石。西柏坡时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积极探索是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关键。中共积极争取多党合作中的领导权,各民主党派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积极探索多党合作中的理论和实践,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以60年前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发布为标志,中国社会揭开了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新的历史篇章。回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历史、多党合作历史,不断推进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有着极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召集各派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筹建新中国,展开了许多开创性、探索性的统一战线工作,具体包括:领导组织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纠正土地改革中"左"的错误倾向;促使各民主党派发生历史性地转变;发布"五一口号";与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进行策反工作。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多党合作思想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史册,为新时期的统战工作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由此拉开了协商建国序幕,新政协的起源被历史定格在西柏坡时期。西柏坡时期,是新政协的发起和前期筹备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携手合作,为人民政协成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五一口号”在党的历史特别是统一战线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民主协商建国的伟大实践,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孕育、形成到发展、完善的伟大政治创造,“五一口号”所蕴含的“团结、协商、合作”的独特价值理念,凝聚成了“坚持统一战线”的宝贵历史经验。“五一口号”标注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新高度,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新局面,引领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完善和统战工作的新发展,体现了其在统一战线历史上的开创性贡献和创新性特质,是新时代团结奋斗共谋民族复兴大业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与"同心"思想是不同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联合与团结思想的中国化道路,奠定了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的文化基础;"同心"思想是对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理论延续,是马克思主义联合与团结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西柏坡时期,是我们党"三大法宝"发挥作用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回顾这段珍贵的历史,深刻认识西柏坡统一战线史料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对当前中国多党合作面临的提升制度自信和提高制度效能两大课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经典文献,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奠基之作。它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创立的基石;对统一战线主题从革命到爱国的转换,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标志;对民主党派的定性,是新时期多党合作理论发展的前提;对人民政协的定位,是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创新的关键。它通篇体现了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精神。实现了革命统一战线到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飞跃。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20.
"五一口号"的发布对于中国特色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具有方向性和奠基性意义。"五一口号"的发布提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主战场的攻势是"奠基石",毛泽东的修改是"点睛笔",国民党的"国大"是"催化剂"。"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为:开启了各种统战力量合作共事的新阶段,谱写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篇章,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新征程。重温"五一口号",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有: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和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