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转移到“连片特困地区”①。所谓“连片特困地区”不能仅就其地域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及减贫工作难度等表面特征来理解。既往的贫困治理实践,虽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事业,需要通过体认“连片特困地区” 减贫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激活“发展的想象力”,开创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这里所言的“发展想象力”包含着多元发展、多重视角、文化自觉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
史艳芳 《世纪桥》2013,(13):81-82
在国家大力减贫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呈现新情况。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关涉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所以分析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并提出些许反思对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实现了大发展。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如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加人民幸福感便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也要求人们不要仅仅局限于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等客观因素的角度,还要增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的视角,综合、全面的衡量居民的幸福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主观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更强。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幸福感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在考虑影响幸福感指数的经济和发展问题等客观因素基础上,更加注重身心健康、享受发展和宗教信仰等主观因素,重新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幸福感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探索》2016,(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全球减贫事业的推进、我国余存贫困问题的新情况等等,形成了习近平减贫思想特定的时代背景。习近平减贫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对减贫工作的重要条件、减贫工作的依靠力量、减贫工作的基本思路、减贫工作的国际合作、减贫工作的价值旨归五个方面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减贫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废除私有制减贫的思想、发展生产力减贫的思想、加强人的能力素质教育减贫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     
<正>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举行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展开南南合作,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支持和帮  相似文献   

6.
农村电商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我国扶贫重点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进一步拓展脱贫地区电商产业帮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脱贫地区农村电商存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政府资金政策转向、社会资本盈利需求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形态变化的现实挑战,需要借鉴各地优化发展环境型、实施造血帮扶型、集体个人经营型、农民素质提升型等典型案例,进一步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强化政府“造血式”帮扶、鼓励集体个人联合经营、推动农民能力提档升级,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是民族院校中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通过调研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面临的困境,高校资助工作需要从加大资助政策倾斜与宣传、资助渠道拓宽与开辟专项资助项目、开展精细化资助工作与精准资助、开启"扶志强能"工作模式与诚信感恩教育等方面做好衔接,以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贫困问题又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二是能力贫困甚于物质贫困。针对民族地区能力贫困的现状,应从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创新入手,解决民族地区生存和发展能力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9.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减贫工作取得巨大成效,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消除贫困并不意味着反贫困任务的终结,相对贫困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将会长期存在。因此,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减贫工作的历程,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分析脱贫攻坚后相对贫困的新特征,从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和低收入群体救助制度、推进公共产品均衡化供给等方面,实现国家扶贫减贫政策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边疆"和"民族"两个特点,在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繁荣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要在认真、系统地研究这种特殊性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时代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坐标,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民生领域,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如减贫事业,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谋利、为民解忧。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消除绝对贫困之后,中国的减贫事业即将开启新征程。为应对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坚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开展行动,是今后减贫事业找到正确方向和道路的关键。未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首位,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建立人民的伟业。从这一关键点出发,分析"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未来减贫不同维度映射的关键场域,是厘清复杂多变形势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2.
对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绍辉 《探索》2001,(5):87-89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施开发西部战略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内地和沿海不少高校相继招收了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汉族学生居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对普通高校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征出发,紧密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背景、宗教习俗、成长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结合作者所在学校的经验,从理论与实践上提出了一系列手段、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20,(8)
正李文、王尘子在2020年7月7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2020年,如果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将在历史上首次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一大奇迹。中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为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中国方案。中国主要依靠本国资源和力量解决贫困问题,在扶贫减贫的不同阶段,都有针对  相似文献   

14.
正扶贫脱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脱贫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中国也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开创了扶贫  相似文献   

15.
兵团农三师是兵团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师,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少数民族群众聚住的团场,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团场要坚持开发性的扶贫方针,采取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少数民族贫困团场的双基教育;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图木舒克市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等措施,实现少数民族团场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强调社会力量支持和群众参与,注重聚焦问题且减贫举措精准;把减贫与扶制、扶志、扶智紧密相结合,扶贫开发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互促互进,坚持走生态脱贫之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人类提供了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贫困的衡量有多个维度、多种分析框架;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生计资本为核心。从直接生计资本的角度来看,杰珠村有着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村庄的普遍性特征,即自然环境脆弱性强,馈赠较少,自然资本匮乏;大部分村民物质资本积累较少,仅能维持最基本生活所需;人力资本有限。也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就业不充分以及较多的生计支持。经过多年的减贫实践,连片特困地区村庄的生计资本及其积累有所增量,村民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政府与村民合作供给村庄公共产品,是强化生计支持的重要方式。连片特困地区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更依赖政府,乃至重要政府,也急需社会组织介入。增量生计资本,需要培育"桥梁"社会资本和"链接"社会资本,建构"高整合—高链合"的理想情境。生计资本的贫困与心理和主观福祉的富裕并存,这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07,(1):39-39
今后四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和国家民委、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将投入700万美元(约合5600万人民币),帮助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减贫。这个名为“中国少数民族扶贫项目”近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将支持云南、  相似文献   

19.
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社会各界积极行动,累计减贫6600万人,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剩余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曾经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以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的拼搏状态,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贵州篇章,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