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齐卫平 《前线》2022,(2):4-8
习近平总书记新近提出的历史自信重大概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提出坚定"四个自信"到强调坚定历史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和精神主动的不断强化。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历史自信的提出,为坚定"四个自信"奠定深厚的实践底蕴,提供接续奋斗的历史启迪。强调历史自信,不是对"四个自信"的简单添加,而是进一步夯实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内涵,是引领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处于关键攻坚阶段,若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正在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冲刺。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必须进一步坚定"三个自信",继续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再一次昭告全世界: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强调并要求全党"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铿锵有力的"三个自信"根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厚重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曾遭遇到了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巨大磨难和严峻考验,但也不  相似文献   

4.
在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所作的第二版序言中,马克思实际上阐述了自己对历史唯物主义所作的思考,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对两种错误历史观——将"英雄"神圣化或将历史神秘化——所作的批判;二是精神在历史发展中究竟具有什么作用;三是如何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尽管历史唯物主义是对历史唯心主义的超越,但是只要历史还没有真正翻开新的篇章,种种异化的历史依然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形而上学神话,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同样可能被错误地理解为某种超历史的"历史哲学"。在此,正确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是改变历史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对青年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爱国主义、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教育,并在形式、内容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一是强调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梦的理想信念,给出坚定理想信念的科学路径;二是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引领青年的道德情操教育,并给出践行的路径;三是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血脉与精神基因,进而实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把"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提出来,并且把文化自信作为"三大自信"的基础提到更高地位。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  相似文献   

7.
徐晓风  刘爱军 《唯实》2016,(4):27-30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基本理念与"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具有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一致性。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依然贯穿的是以人为本这条主线,以人为本成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人学基础。一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中,以人为本是一个基本的人学理念,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坚定"三个自信"的总动员、总号召。在当前大学生中进行"三个自信"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时代需要,坚定"三个自信"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担当。大学生要坚定"三个自信",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理解、践行"三个自信"。  相似文献   

9.
周良书 《前线》2016,(Z1):107-1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党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概括为三个“历史告诉我们”。第一个“历史告诉我们”,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个“历史告诉我们”,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事业、道路和战略;第三个“历史告诉我们”,强调永远不能忘记党的历史。这是从历史中抽象出来的三个理性认识。它给广大党史工作者提出了一项艰巨任务,就是要把这种理性的认识具体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说明党史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用历史自信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愈加成熟和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底气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新历史起点上将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走向未来的问题。文章从"三个自信"的来源、提出意义及如何坚定"三个自信"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作了系统再认识。  相似文献   

11.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又一重要创新性理论。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在强调"三个自信"理论的同时,也须处理好它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既不能因为片面强调自信,就"妄自尊大",从而放弃和否定改革开放,犯走回封闭僵化老路的错误;也不能因为片面强调改革开放,就丧失了自立、自强、自尊和自信心,从而陷入"妄自菲薄"的盲信中,犯走上改旗易帜邪路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理论自信是灵魂和支撑,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根本在于坚持理论自信。本文所探讨的理论自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来源于三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再度兴起。学界大多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但也有学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实质上是历史观。学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蕴的探讨,经历了从强调"方法"到寻求"方法"与现实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的不断深化过程。学者们肯定恩格斯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大多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上存在差异,但在思想实质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3,(10):32-35
<正>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弘扬"三个自信"的要求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是弘扬"三个自信"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要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  相似文献   

15.
多晶 《世纪桥》2013,(9):53-5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谈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强调,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本文浅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多晶 《世纪桥》2013,(12):53-5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谈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强调,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本文浅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它萌发、生成于马克思对历史的探索和思考之中。所以,理解马克思的"历史"概念,澄清它的丰富意蕴,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最本质理解的必然要求,又是在当代彰显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理论旨趣和价值诉求的现实要求。为实现这一理论目标,本文从实践、现实、批判三个维度对马克思历史概念展开了详细地考察分析,旨在为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精神提供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要准确认识和有效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科学内涵与核心要义,在理论上需要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角度出发,重点把握三个维度:一是坚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从而明确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在实践进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二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中,去伪存真,保持战略定力和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三是坚持社会发展阶段论,一切决策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群众主要需求、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基本形势为依据;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正>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对党员干部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自信,还要有政治自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信,则集中体现在"三个自信"和文化自信之中。"三个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并不只是讲了"三个自信",还讲了文化自信,只不过不是集中在一块讲的。"三个自信"是在报告第二部分讲的;文化自信是在报告第六部分讲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7日参加全国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具体要求,它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四个全面"的实施是探索和遵循"三大规律"的进程。"三大规律"交互共存于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四个全面"统一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