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告诉我们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发生价值增殖,而可变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雇佣工人的劳动,不仅再生产出可变资本的等价,而且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是可  相似文献   

2.
从1987年《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公开发表起,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经历了30年的学术历程,从起始对所谓"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破",一步一步走向剩余价值哲学的"立"。首先从"劳动力价值等同于生活资料价值"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这两个传统观念取得突破,然后延续列宁和卢卡奇这两位哲学巨人的思想方法,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和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再由两个基本范畴和两对基本矛盾形成了剩余价值哲学的本体论以及范畴体系。剩余价值哲学有"劳动力价值二重性""剩余价值二重性""分工与分配基本矛盾""剩余价值哲学历史观"等10个创新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3.
一、所谓前提条件,就是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我们知道,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要使货币变为资本,关键在于,它必须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摘     
在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与剩余价值”的教学中,常常容易把“带来”、“生产”、“创造”剩余价值这几个近似而含义不同的用语混同使用。目前公开发行的一些政治经济学教材中,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以致在揭示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关系上造成一些逻辑上的混乱。例如在几本公开发行的教材和名词解释中,前面刚讲了“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后面又讲“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部分带来的”。有的教材则写道:“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生产出来的”。这些语句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说是不确切的,因而对上述有关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几  相似文献   

5.
资本与资本运营资本的定义有很多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定义为 :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本身没有姓“资”姓“社”之分 ,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马克思认为 ,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 ,只有在运动中资本才能实现保值和增值 ,其获利越多 ,生命力也就越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机关后勤改革中 ,我们也必须解放思想 ,树立起“资本与资本运营”的新观念。资本运营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 ,目的是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 ,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和增值 ,使资本更有效率并能不断实现扩张。兼并和收…  相似文献   

6.
机器作为不变资本不创造剩余价值在学界已经达成了共识,但人工智能不等于机器。随着人工智能的普遍发展与应用,人们开始思考人工智能的剩余价值创造问题。对人工智能与剩余价值创造的关系的分析应放在机器与剩余价值创造的分析框架内进行,同时又必须超越这一分析框架,因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会超越机器。本文区分了生产领域与服务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认为现阶段企业中生产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依然属于不变资本的增加范畴,人工智能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在服务领域人工智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否为人的解放创造条件,仍需等人工智能发展到更为成熟的阶段才能判定。  相似文献   

7.
在全路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是今年铁路工作中的重头戏。为什么铁路运输企业现在要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资产经营是什么关系?在实施资产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研究和探讨哪些问题?这是每一个铁路运输企业的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一、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一)资本经营要搞清楚什么是资本经营,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或者说,资本就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价值和价值增值。第一,资本可以有各种形态,但不论哪种形态,必须有价值,凡是没有价值的东西都不可能是…  相似文献   

8.
成本价格又称“生产费用”或“生产成本”。指由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价格。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按照资本的耗费来计量,而商品的实际耗费则是按照劳动的耗费来计量。这是两个不等的量,前者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后者是商品的价格,前者小于后者。在资本家的观念中,剩余价值的得来不需要资本家耗费任何费用,因而不包括在商品的成本价格之内。成本价格这一范畴,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上的不同作用被抹煞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就被掩盖起来。成本价格是资本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仅仅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不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共同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充分认识工人的雇佣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才能充分理解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资本家雇佣工人劳动的罪恶根源;也只有充分认识资本家购买不变资本特别是购买以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核心的不变资本,才能正确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复杂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积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635页上明确给积累下了一个定义:“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从马克思整个《资本论》中的意思来说,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论,就是资本家把得到的剩余价值再投入到资本的流通中去,使原来的予付资本量得以增加,即对  相似文献   

11.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资本家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  相似文献   

12.
一、资本范畴及其特殊和一般什么是资本?资本从来就是多义的。在马克思界定资本含义前后都有关于资本的讲法,比如说,资本是本钱。我国在解放前,就常有小商小贩说道:“我的资本很小”、“我没有资本”等等。这实际上指的是本钱,并不是真正的资本。马克思定义的资本是货币所有者从市场上买到了劳动力这种商品,从而从劳动者身上取得剩余价值的时候,货币才成为资本,或者过去那种本钱才成为资本。这样,资本的定义就是谋求并谋得剩余价值的价值。当然,资本离不开货币,但也可以是物的或其他非货币的形式。对此,马克思定义说:“资本是…  相似文献   

13.
在讲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以后,分析剩余价值率及其转化形式,对于进一步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和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考察剩余价值率时为什么要撇开不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企业中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的。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  相似文献   

14.
在政治经济学常识教学中,如何计算利润率,一直是学生不易掌握的问题。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讲清以下几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利润”。在上一节,我们曾给学生讲过:剩余价值不是由不变资本带来的,也不是由全部的预付资本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将剩余价值概念简单地等同于剥削。按照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从"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来理解剩余价值的哲学含义,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转化"这三个"转化"来理解剩余价值的经济学含义,从"二生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和"二分矛盾"(分工与分配矛盾)的运动和发展中,将剩余价值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论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的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入手,将剩余价值范畴的哲学研究推进到经济学研究,是继承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以及从学术上彻底否定"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时代,数字劳动是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劳动形式。虽然有人质疑和否定数字劳动研究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否认其中存在的资本剥削现象,但这正说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的时代价值和科学性。研究数字劳动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新发展,也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建设公共的网络空间提供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常常容易把一些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同某些社会主义的经济范畴相混淆。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如果不能正确区分这两类经济范畴,就划不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界限,从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错误理解。下面我们试对一些范畴加以区分。 1.资本主义的资本同社会主义的资金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金从广义上讲,是指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流通和消费(仅指社会消费)等环节中公有财产的货币形态。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吗?1机器人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1)机器人和一般机器并没有什么两样。所谓机器人,其实是一种先进的受电脑控制已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器。因此,机器人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从性质上讲,同一般机器和其他生产资料并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说,机器人只是不变资本的一种物质形态,经过人的具体劳动,其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能创造新价值,只有工人的活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雇佣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和价值形成过程中,则不仅创造出补偿其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增长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社会总资本T=C V。其中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技术的投入溶入两者之中(即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①据此,本文将技术进步分成三种类型:凡是使不变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