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做工、经商,使广大农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才干,提高了素质,成为掌握现代化设备的技术工人,同时,又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民工潮”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加大了交通运输、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的难度,本文重点就“民工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冲击和影响谈点看法。 一、影响农业生产和产量。我州的权民外出务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是由劳动就业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的;另一部分是盲目的、无序的,他们有的有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多数则是本乡人带本乡人,或三、五人一伙,或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个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应当看到.近几年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转移,主流是好的,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很低,盲目流动的现象相当普遍。据权威部门的统计分析,近年来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中,有组织的不到总数的10%。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形成了一次又一次规模空前的“民工潮”,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民工潮”始于八十年代末,近几年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我国目前不能忽视和回避的事实,民工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它的趋势如何? 我们应采用什么样的对策已成为农村经济理论工作者及社会科学工作者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跨产业大规模转移所形成的“民工潮”,对当今中国社会产生了强烈震荡和广泛影响,引起了全社会普遍关注。“民工潮”与教育的关系十分紧密,它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新的要求。教育界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迎接这场挑战并作出积极应答,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对我国城乡经济建设、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教育与“民工潮”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城市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估计在50%左右,比国家正式统计数高20个百分点。作者从东、中、西部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的调查、城市流动人口统计、民工潮和他们的收入、小城镇建设、国际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员统计标准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比较等方面,对这一判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民工潮”现象始于80年代末,进入90年代后规模急剧扩大。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全国常年流动的民工约为5000万至6000万人,他们主要来自人多地广、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民工潮”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孤立的,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由农村内外部诸多因素促成。(1)我国是世界上人地关系最紧张,农业劳动集约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村经济不发达,农业发育不健全,耕地不足,劳动力富裕,就业不充分,造成了大量过剩劳动力,为“民工潮”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基础。据估计,我国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在1.2亿左右,到本世纪末将扩增为1.4亿左右。(2)农业投资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规模的“民工潮”涌人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流动人口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绝大多数.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进城务工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的问题.只能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于是,一个新的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产生了。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法定监护的缺失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以致出现了如厌学逃学、学习成绩欠佳、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掀起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潮,“民工潮”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必然结果。“民工潮”出现了规模越来越大、农民工在外地居住时间越来越长等特点。大部分农民工则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乡,使其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诸多问题显现,迫切需要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正视和逐步解决此类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流动人口大省,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因而,“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并有扩大趋势。为此,共青团贵州省委组织专题调研组,对紫云、道真、思南三县部分乡镇农村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的方法有:抽样对“留守儿童”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农村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0.
跨地区的民工大规模流动,人们称之为“民工潮”。目前,我国加入民工潮的大约有5000万之众,主要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且有进一步扩大之势。民工潮的成国第一,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存在。目前农村劳动力有4.4亿,过剩1.2亿,本世纪末将有2亿劳动力过剩。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存在是出现民工潮的原动力。第二,收益差距的扩大。城乡收益差距在扩大,1985年城乡收益比为1.7:1,1992年为2.3:1,1994年为已6:1;东西部农民收益差距在扩大,1980年东西部收入平均相差47元,最高与最低相差200元,1992年平均相差395元,最高与最低相差170…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占劳动力的60%,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1.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带回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带回了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还带回了新的财路,必将使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为中国农村小康社会的早日到来创造条件。事实表明,“一人外出,脱贫一户,百人外出,脱贫一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也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关心“空巢老人”,使他们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都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松滋市委把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选拔村干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措施,大力实施农村人才回归工程建设。三年来共发展300多名经济能人入党,吸引364名经济能人回村担任村干部,走出了一条能人治村、能人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将中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置于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背景下,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力的城乡流动格局及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相关关系.改革开放前三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本质上是经济不景气阶段政府借助农村来缓解城市失业压力.从80年代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到90年代初出现“民工潮”和“三农问题”愈演愈烈,内含着既得利益集团主导下的涉农政策方向转变.新世纪初“三农新政”和新农村建设战略,吸纳了大量过剩资金和劳动力,是中国能迅速走出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所引致的全球经济萧条的重要的未雨绸缪之策.综上,农村因作为中国的资本和劳动力“蓄水池”而具有“无风险资产”的特征,对于维护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的国家战略应继续强化这一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刘学刚 《学习月刊》2010,(6):130-131
一、调查分析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咸丰县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数日渐增多,许多农村学生因为父母远离而成为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所暴露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将会影响个人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另一方面更会影响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咸丰县教育系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自上而下做了多次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就业问题一直是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从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引起的民工潮,到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无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时至今日,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本人站在从业者的角度谈谈  相似文献   

17.
走出去海阔天空──湖南农民外出劳务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致富之路,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经商,他们离土离乡,走南闯北,跳出农村,走进城市,赚钱后,又寄回或带回家乡,成为家乡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家乡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的“劳务经济”,成为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多年来,湖南农民外出打工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南下打工一直较为火热。外出劳务成为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的有效途径。一、现状与特征1.外出劳务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据调查,2000年全省农村外出劳务者达842.32万人,占全省乡村劳动力资源数的21.94%,约占全省乡村…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部在年初组织开展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并结合全国120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职业供求信息,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报告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继续存在,其中需求呈稳中有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技能不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在不同地区出现,虽属局部现象,但短期内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大量的农民纷纷走出家门,走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经济现象。对这种现象,有的经济学家戏称为“打工经济”。农民外出务工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给农村基层工作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问题依法纳税观念淡化。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农民向“钱”看的思想较为突出,依法纳税观念逐渐淡化。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无法按时纳税或不纳税,造成其他村民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农村税费征收难度逐年增大。据有关资料统计,岳池县镇龙乡丁家村4组共56…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人口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相对过剩。为了寻找出路,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在当地农村掀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打工潮”。“打工潮”的兴起,对农村的经济、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给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时代特点,探索新的育人之路,是摆在农村学校德育工作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