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园 《人事天地》2009,(22):10-10
基辛格是一个谈判高手,在国际事务中他能协调非常复杂的各方利益,在世界各国之间找到平衡点,签下一个个协议。一次,基辛格为了“练兵”,主动为一位贫穷老农的儿子做媒,他对老农说;“我已经为你物色了一位最好的儿媳。”乞老农回答说:“我从来不干涉我儿子的事。”基辛格说:“可这姑娘是罗基切尔德伯爵的女儿(罗基切尔德是欧洲最有名望的银行家)。”老农说:“嗯,如果是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2.
1971年10月20日,基辛格一行飞抵北京,驶往钓鱼台国宾馆途中.从红旗轿车车窗看出来,见到的满街警卫和反“美帝”的标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初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同共产国际的影响密切相关。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为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又严厉批评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红一方面军则由开始对李立三的“左”倾冒险行动持怀疑态度,进而抵制和在实际中纠正。在红一方面军中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上,毛泽东和总前委召开的罗坊会议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09,(3):F0003-F0003
2009年6月10日-20日,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副院长张晓东教授为团长的“中国刑警学院北美考察团”一行6人对加拿大和美国进行了访问。  相似文献   

5.
从马可·波罗到伏尔泰,从黑格尔到费正清,从列文森到柯文,中国历史的图像在西方的想象中,随着其自身历史和中西交往的进程几经反复和变迁,价值评价也屡历颠覆。尽管如此,作为文化的异邦,中国历史对西方的吸引力始终如一。但对于这种富于想象成分的中国历史虚构“游戏”,西方也乐此不疲。这其中既脉动着对最终真相和合理解释的孜孜以求,更讲述着在广阔未知领域展开想象冒险的一次次奇妙航程。  相似文献   

6.
数字扫描     
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同志两次接受法拉奇果访。法拉奇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基辛格碰到邓小平时就说:“法拉奇这人把我写得很水好.”她提问很尖刻.在连续儿次被拒绝采访要求后.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走“后门”。法拉奇的父米是当时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的朋友.佩尔蒂尼刚好要访华.她就以此为理由说:“我帮你去造舆论。”佩尔蒂尼同意了.就几次找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说这件事。使馆回报这一情况,小平同志就同意了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谈判方式”亨利·基辛格博士1985年11月9日在向我国外交学院师生所作的讲演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深信,如果我们按照我可以称之为中国的谈判方式行事……这就是可以达到的(指在他看来军备控制谈判应达到的目标)”。基辛格是一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打过交道,特别是同中国打过许多次交道的有丰富经验和取得过重要成就的美国外交家。他说上面那段话自然不是一般的外交词令,而是有它的实质含义的。这意味着,中国的外交为这位西方外交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在他看来:1.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之为“中国  相似文献   

8.
2002年10月22-2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为期天的访问。在先后访问芝加哥和休斯敦之后,于25日在位于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布什牧场同布什总统举行了会晤。江泽民主席此次访美是“9.11”事件后同布什总统的第三次会晤。自布什政府上台到江泽民主席访美这一年多的时间,中美关系可以说出现了起伏较大的变化。此次江泽民主席成功访美,是对中美建立建设性的合作关系的一次重大推动。一、布什政府上台,中美关系一度跌入低谷。布什上台,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布什对克林顿时期的“对华接触”政策进行了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美国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以"波罗二号"行动中中美双方起草<上海公报>的谈判,以及尼克松访华期间基辛格与乔冠华起草<上海公报>的谈判为研究主线,透视曾经长期敌对国家如何既坚持原则,又通过有效的沟通,最终达成中关<上海公报>的过程,并由此探析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国际形势等诸多议题上存在的分歧.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月24日,南戴天岳副校长率领的台湾警察专科学校“2010年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大陆山西警政参访团”一行14人来我校进行访问交流。  相似文献   

11.
1999年9月20日,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起草委员会成员、著名理论家托马斯·迈尔到中央党校访问,并就“第三条道路”问题与中央党校的有关教授们举行了专题座谈。他的发言涉及到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第三条道路”提出的现实社会基础,以及“第三条道路”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等重要问题,代表了该党在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新认识、新观点。现将托马斯·迈尔在座谈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漫长的历史中,马克思主义的色彩是比较浓的,民主一直是党的纲领的基本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认为必须对社会进行…  相似文献   

12.
爱尔兰总理埃亨在我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于9月15日来我院参观,并发表了题为“爱尔兰经济和中爱关系”的演讲,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现将埃亨总理的演讲摘要发表如下:我非常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进行演讲。我的这次访问是爱尔兰总理对中国进行的第一次国事访...  相似文献   

13.
焦艳  朱慧芳 《工会论坛》2014,(2):135-138
关公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核为忠义仁勇。晋商信仰关公,其在常年经商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品格绝大部分是这一精神内核的折射:他们对国家和企业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此为“忠”;对顾客讲求信誉,与同行伙伴团结帮扶,此为“义”;富而不奢,广行善举,此为“仁”;自强不息,敢于挑战和冒险,此为“勇”。  相似文献   

14.
“冒险的事,坚决不做;“豆腐渣”工程,坚决不搞;拿不定主意的技术指标,坚决不下。”短短1年时间,36岁的袁建议的名字和他的“三不原则”,在郧西交通系统无人不晓。  相似文献   

15.
第四讲仪表和举止英国作家韩素音曾经称赞周总理是一位十分富有魅力的领导人。基辛格也称周恩来是“难能可贵地既具有敏锐的机智又具有个人的魅力”。周总理之所以具有这种吸引千百万人的“魅力”,当然首先是由于他高尚的  相似文献   

16.
李朝伟 《海南人大》2006,(5):F0003-F0003
3月28日至30日,加拿大加中议会协会加方联席主席参议员约瑟夫&#183;德及国会议员汤姆一心佩尔一行3人,在加拿大驻广州总领事蔺高廷的陪同下,对我省进行了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17.
美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苏浩1996年4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访问日本期间,与日本政府共同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这是战后美日订立安全保障条约以来,双方最重要的一次关系调整。美日双方作出这次调整,目的是为了适应冷战后新的亚太地区形势,重新构筑新的同...  相似文献   

18.
法国上塞纳省议会副主席兼旭伦市市长克里斯迪昂·迪皮携夫人一行10人于9月18日至21日对我省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访问。9月20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孙文在海南文华大酒店会见并宴请了客人一行,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翟培基和华侨外事工委主任符爱梅陪同。克里斯迪昂·迪皮市长对我省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诚挚邀请陈孙文副主任赴旭伦市访问。陈孙文会见法国上塞纳省副主席一行  相似文献   

19.
心理是支配人类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力量,在我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选择和坚定中,国民情境心理这种外显突出的国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对未知和激进的恐惧心理影响了渐进式道路的初选和坚定,“认知不协调”下的“我选择我喜欢”心理强化了这种道路坚持。随着改革的进程深入,新环境形成新国民情境心理,激进冒险心理抬头,国民不满心理日渐严重,这就要求渐进式道路进行适时微调。  相似文献   

20.
1990年7月21日,钱其琛外长访问沙特阿拉伯并签署中沙建交公报。至此,中国同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90年代初我国外交工作的一项新突破。我当时任亚非司司长,有幸陪同钱外长访问沙特。沙特早在1946年即同中国国民党建立了“领事关系”,1957年又同台湾当局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合作。中沙建交前,沙特是台湾在中东地区唯一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台在海外重点经营的阵地。1988年7月,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曾致函钱外长,提出两国互设商务代表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