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3年8月中纪委宣布开除程维高党籍,撤销其正省级职级待遇.经查,程维高在担任河北省主要领导期间,插手行政事务,为他人和其子程慕阳谋利,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放任配偶子女利用其职务之便,进行违纪甚至违法犯罪活动;利用职权,对如实举报其问题的郭光允同志进行打击报复;与其配偶收受他人贵重物品;前后两任秘书吴庆五、李真违法犯罪分别被依法判处死缓和一审判处死刑,程维高对他们利用其职务影响进行犯罪活动,负有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2.
殷国元,曾经是一个在上海房地产界炙手可热的人物.2000-2004年,正值上海经济高速发展,房地产开发蒸蒸日上,土地批租和规划实施成为上海滩最在的热门.  相似文献   

3.
论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是指行为人对于单位财产具有合法持有、控制、管理、支配的工作和业务职责。"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因行为人职务而形成的便利,并非是指"工作上的便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只能限定在行为人职务所能控制的范围内,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行为人仅直接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上下级制约关系;行为人同时利用自己和他人职务上的便利。  相似文献   

4.
笔者所居城市的一位处级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100多万元,被检察机关逮捕,关进了大牢.在狱中,这位干部接连给市委领导写了多封求救信,说自己是一时糊涂,得了不应该得的钱财,犯了令人痛心的错误,请求领导网开一面,救救自己.同时表示他受党组织多年的培养教育,学有一技之长,只要领导"伸手拉一把",自己一定痛改前非,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求救信言辞恳切,泪透纸背,让人唏嘘不已,对他深表同情.  相似文献   

5.
应明确编制外工作人员的法律地位,确立他们和在编执法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同时,对非在编人员的招聘、培训、指导、考核、解聘等作出明确规定. "前几天,有一名辅警在微信上向我咨询,说自己在执行公务时被阻挠和殴打,对方称他是'临时工',不算妨碍公务.我肯定地告诉他,如果辅警在参与执法的过程中受到阻挠,对方肯定属于阻碍执行职务,严重的甚至会构成妨害公务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师史全增近日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四年九月×日。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预审室。“徐志星,你必须老老实实交代自己违法犯罪的事实。”“我是温州海洋渔业公司党委书记兼经理,又是本届城区人大代表,你不要以审问的口气同我谈话。”“中共温州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已发文撤销你党内外职务和人大代表资格,我现在是同被告说话。”“早在六十年代初,我就在北京市公安局第  相似文献   

7.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村各项投入的增多,农村的改革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由于目前对农村干部教育和监督的滞后,农村干部利用职务违法犯罪行为频频发生.因此,加强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严惩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为防治职务犯罪,应及时完善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的权力运行制度。权力运行制度包括权力运行规范、公职人员行为规 范和公职人员职务违法犯罪行为责任制度。完善权力运行制度,要求加强权力运行的技术性规范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具体的权力运 行规范,健全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并完善职务违法犯罪行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王伟 《法制与社会》2012,(28):93-94
行为人既是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也是某私营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业禁止的情况下,需要结合具体案件分析职务主导性,进而确定利用的是何者职务.挪用公款的对象,一般情况下应当限定为"公款"和"特定款物",但是如果适格主体目的即为获得公款而擅自将非特定公物变卖,则公物也可以成为挪用对象.  相似文献   

10.
忏悔人:方敏原任职务:湖北省武汉市房地产管理局计划财务处处长触犯罪名:贪污罪判决结果:2004年8月27日,湖北省高级法院判处方敏有期徒刑十五年.犯罪事实:方敏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伙同他人或单独贪污公款共计120.1万余元.新闻背景:这是前不久方敏在武汉女子监狱举行的警示教育活动中作的现身说法.今天,我作为现身说法的反面典型,以一个罪犯的身份站在这里,对自己的罪恶进行无情的自我鞭挞,深感无尽的难堪、极其的痛苦和深深的悔恨.我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和对国家、社会的危害真诚忏悔.  相似文献   

11.
在戒备森严的看守所里,我回想自己从一个受党和政府培养多年的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逐步陷入违法犯罪深渊的历程,后悔、惭愧、痛心交织在一起,忍不住流下悔恨的泪水.但是,这份痛心和悔恨来得太迟,因为我的违法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恶劣后果和影响已经无法挽回了.  相似文献   

12.
纵观原温州市市长陈文宪违法犯罪轨迹,可以看出,他把“做大事”与“做大官”的关系完全搞颠倒了。他首先想到“做大官、做大事”是“发大财”的一种手段,从而使权力错位,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践成“为自己服务”。他甚至对办案人员说:“我在温州是耕耘者,到国信后果子熟了要分给我一点的。”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城市化及城镇化建设时期,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商业贿赂违法犯罪日益严重。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违法犯罪案件进行发生环节、表现、特征以及暗藏其中的"潜规则"进行分析,是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违法犯罪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贪腐类行为逐渐呈现出隐蔽性、复杂性等特征,并由此衍生出“影子股东”等隐性腐败和利用“影子公司”进行职务违法犯罪的问题。在“影子公司”类职务犯罪中,公职人员有的隐藏于幕后,有的与利益相关方结成共同体,有的借亲友之名实际操控,该类职务犯罪的成因既包括机制层面的不健全、不完善等外在因素,也包括行为人甘于被“围猎”的主观因素。当前治理公职人员利用“影子公司”实施职务违法犯罪需要多措并举,精准施治。  相似文献   

15.
高新 《检察风云》2007,(15):16-19
2007年5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旨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受贿、玩忽职守案在北京市一中院宣判.最终,郑筱萸被判死刑.法院查明,郑筱萸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共计折合人民币649万余元.6月7日,郑筱萸正式提出上诉请求,此案进入二审程序.据悉,郑筱萸在上诉书中称,自己在案发后有"主动坦白"、"认罪态度较好"等法定可以从轻的量刑情节,而一审作出的死刑(立即执行)判决"量刑过重",希望二审法院考虑这些情节,酌情对一审判决做出改判.……  相似文献   

16.
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前不久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此前,中央纪委对王华元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王华元违反规定,收受巨额礼金礼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及其亲属收受巨额钱款;多次到境外赌博;生活腐化.  相似文献   

17.
在近日召开的某市党风廉政责任制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痛斥了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自己的职务和影响,支持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腐败现象。这条新闻被转载到几大门户网站的醒目位置。笔者简单浏览了一下新闻跟帖的网友评论,发现领导义正词严的“痛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指出,认真解决一批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依纪依法查处和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的基础上,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14日,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殷国元作出如下判决: 被告人殷国元犯受贿罪,判处死弄,缓刑二年执行,剥压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行四年;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行六睥;犯私藏弹药罪,免予刑事处罚,决定执行死刑,缓刑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有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20.
《检察理论研究》1992年第一期刊登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第三人职务之便收受财物应否定罪问题笔谈》一文,就一案例(略)中的被告人是否构成受贿罪,进行了讨论。此文共列举了三种观点:王树成同志认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仅指利用行为人自己的职务之便,不能包括利用第三人职务之便,即否定说。曲辰同志认为国家工作人员要求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为请托者谋取非法利益,并非法收取请托者的财物,也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肯定说。武乾同志认为对利用第三人职务之便要作具体分析,不能认为都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也不能认为都不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折衷说。上述三种观点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国刑法界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第三人职务上的便利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