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舒勇 《当代贵州》2009,(16):48-49
"欠发达、欠开发"较深是六枝的基本区情,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就是经济落后.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贵在"科学",旨在"发展".六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立足于"快",着眼于"好",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因此,千方百计加快发展,仍然是当前解决六枝一切问题的关键.项目是投资的载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落实在项目上.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发展",主要在于:它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指导的发展,是对各种非科学发展的拨乱反正,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是以科学态度对待自然的文明的发展.只有加深了对"科学发展"的理解,才能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从而树立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刘玉忠 《学习论坛》2004,20(4):31-33
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从理论高度对发展内涵进行的科学凝练.突出发展主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按"五统筹"的思路来推进发展,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要做到校园文化和谐,就必须保持校园文化各要素发展科学、要素构成科学、要素之间运作科学,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校园文化既是我们追求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果",也包含了构建这个"果"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科学地揭示了我国人口问题在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目标任务,要实现人口计生事业的新跨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四种意识",树立"四种理念",完善"四种机制",落实"四个强化",努力创优人口环境,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等一系列问题的重新审视,是对发展问题认识上的一大飞跃.科学发展观内容丰富、寓意深邃,其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是对科学发展观根本问题的高度概括和科学回答,指出了当代社会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只有系统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和意义,才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系统的方法、求实的态度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发展方式将出现重大的突破。在"科学发展观"中,科学是方法,发展是目的。按照科学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推动发展。"科学发展观"内在地体现六大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本"是基础,是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最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中国的发展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发展应让广大人民能分享到经济进步带来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既深刻概括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举措和执政能力,又揭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本质;既深刻阐释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世界观理论,又提出了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科学方法论.因此,必须把科学发展观放在战略高度和指导思想的位置,做到"五个坚持",使之落到实处,保证"十一五"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马成文 《共产党人》2010,(11):46-47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目的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银川市扶贫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提高移民地区群众收入,努力提升"四个能力",搭建"五个平台",强化"六个服务",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现了五个方面的理论创新:一、"以人为本,为民发展",二、"四位一体,全面发展",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四、"自主创新,持续发展",五、"合作共赢,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读者服务"体系;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建设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建设科学发展的高校图书馆,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铎 《共产党人》2013,(5):19-20
1.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都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长期坚持""全面贯彻",真正做到科学发展,靠什么来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依法行政"。很明确,法制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鲜明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特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特色;"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色;"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现首先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观点.发展与"以人为本"结合起来,克服了离开经济社会发展抽象讨论人的发展的唯心主义观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了辩证法联系的思想,"统筹兼顾"是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的辩证原理.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是科学发展现的本质和核心.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视阈出发,论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反思和校正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它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我们党的执政理念;阐明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辩证统一,它完整、正确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科学性的一面;揭示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从现实出发的变革现实的历史活动,表明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克服困境与束缚的漫长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观认识上的新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毛泽东、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上世纪70年代末突出强调经济增长到如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由"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转变.这种观点给人的印象,是把邓小平的发展观归结为"以物为本",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割裂、对立起来.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是一致的,是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1.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最鲜明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观念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充分认识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关键作用,找准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于改变贵州"欠发达、欠开发"面貌、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在报告中,科学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对构建高校和谐后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现有教职工340余人,其中党员120人,全部参加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桥西区委和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学校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稳步推进.自2009年3月以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提高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这个主题,以"提升办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强化精细化管理、创新学校文化"为载体,紧紧围绕"四个发展",即:班子水平发展、学校总体发展、教师业务发展、学生成功发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