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毛泽东1945年8月赴重庆谈判时,有一位特别的随员。他,就是以“毛泽东秘书”名义随行的中央社会部三室主任陈龙,负责毛泽东的警卫工作。陈龙不负众望,表现突出,光荣完成使命,被誉为“护驾的赵子龙”。陈龙是我党隐蔽战线的一位卓越战士,屡次立下奇功。熟悉陈龙的老同志说,陈龙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新中国侦察工作史。由于工作性质特殊,陈龙的名字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
保驾毛泽东     
陈龙,原名刘汉兴,是我隐蔽战线上有重要贡献的卓越指挥员。他自小就投身东北护路军21旅,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本领,从一名士兵渐次擢升为连长“九一八”事变后,陈龙胸怀家国之恨,立志驱逐日寇,恢复国土,率领全连士兵投奔共产党员李延禄领导的抗日救国军,深受东北抗日游击战争领导人周保中将军的器重,在周的薰陶和影响下,陈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他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两年后回到延安,在中央社会部负责保卫部门的领导工作。1945年8月,毛泽东去重庆进行国共谈判,陈龙作为毛泽东的秘书随行,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经过43个令人牵肠挂肚的日日夜夜,毛泽东终于胜利回到延安,陈龙也闯过了龙潭虎穴回到了社会部。毛泽东用“忠心耿耿”四个字对他作出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任你穷凶极恶狂轰滥炸 我自岿然不动但凭风浪起“哪个?”毛泽东惊醒,睁开眼坐了起来,朦朦地瞪着李银桥,好似问:“有什么情况?”阎长林不由分说地扶起毛泽东说:“主席,敌机来轰炸了,请主席赶快到那边防空洞里去。”聂荣臻赶到房里,也帮着催促毛  相似文献   

4.
李敏杰  赵仕枢 《湘潮》2006,(10):32-36
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郭鹏,被人们誉为无畏将军。1968年,毛泽东在北京接见新疆军区的领导同志时,曾紧紧握住郭鹏的手关切地问:“你过去多次负伤,现在身体怎样?”郭鹏回答说:“还好,请主席放心!”晚年的毛泽东仍然惦记着他手下这员身经百战、英勇无畏的虎将。郭鹏先后17次负伤挂彩  相似文献   

5.
陈龙,原名刘汉兴,是我国隐蔽战线上有重要贡献的卓越指挥员。他自小投身于东北护路军21旅,练就了一身非凡本领,从一名普通士兵渐次攫升为连长。“九一八”事变后,陈龙胸怀家国之恨,立志驱逐日寇,恢复国土,毅然率领全连官兵投奔周保中将军领导的抗日自卫军。后来在周的熏陶和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他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后,回到延安,在中央社会部负责保卫部门的领导工作。毛泽东曾四次亲自点将,要求陈龙到他身边工作,然而他却只答应了一次,即在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以毛泽东秘书的身份担负警卫…  相似文献   

6.
被毛泽东誉为“最好的共产党员”的徐海东大将有个习惯,在我党刚进城的时候,凡有老部下来看望他时总要问:犯政治错误没有?经济上贪污没有?同老婆离婚没有?这“三问”,独一无二,入木三分。1975年,周总理病情已十分严重,一次在东郊机场见到了朱开印和韩叙,送给他们一人一把茶壶,说,你们都干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江西宁都养病时,卫生所派来一个叫钱昌鑫的小战士照料他。有一次,毛泽东笑着问钱昌鑫:“小鬼,叫什么名字?”钱昌鑫答道:“钱币的‘钱’,日曰  相似文献   

8.
大跃进使河南成了“浮夸风”的“重灾区”。毛泽东把新乡地委书记叫到专列上问:“你那是不是真钢铁?有没有那么多数?”书记一愣,坚决地回答:是真钢铁,有那么多数!修武县17万人成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公社。毛泽东问县委书记:“不拨款给你们,全县党政军民由你全包,你包得了包不了?”书记盘算了一下,说:“我不敢包。” 面对跃进之后的“灾情”,毛泽东想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毛泽东对纪登奎说:“现在你该到农村看看去了。” 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召集部分中央领导人和大区负责人以及9个省委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期间召见了纪登奎,纪登奎向毛泽东汇报了洛矿建设和投产的情况。毛泽东问:“你学习得怎么样啦?” 纪登奎说:“根据主席的指示,我基本学完了高中的文化,中等学校的课程。”毛泽东特别问道:“如  相似文献   

10.
做官与做事     
做官与做事,看来只有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黄炎培先生,对做官与做事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早年加入同盟会,长期献身教育事业。1949年2月,他经香港转赴解放区。黄炎培先生为人正直清高,对做官不感兴趣。一次毛泽东问他:“北洋政府两次请你当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黄炎培说:“我的信念是,看不清真理所在,绝不盲目服从。”解放后,为了请黄炎培出山,周恩来亲自登门,黄却抱定初衷,说:“1946年我才68岁,已经觉得年纪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72岁了,还能做官吗?”周恩来说:“这不同于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  相似文献   

11.
1939年秋,毛泽东要到马列学院作报告。学院派四个人前去接毛泽东。学院离毛泽东驻地杨家岭十来里,四个人走到中途,碰上匆匆而来的毛泽东。当毛泽东得知他们的来意后,他杨起手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人作报告要四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又问:“四个人抬的轿子呢?你们是不是抬轿子来接我呀?”“下回呀,跟你们领导说,再加四个人,来个八抬大轿,又体面又威风。要是还有人,再来几个鸣锣开道的,派几个摇旗呐喊的,你们说好不好?” 大家都笑了,毛泽东也笑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问:“怎么打倒了那么多干部?”1972年12月,风云变幻的北京。清查林彪集团刚刚结束,纠正“文革”初期造成的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南海毛泽东书房,一次关系着千百万人命运的重要谈话正在进行。谈话中,毛泽东听了有关汇报后拍案而起:看来贺龙  相似文献   

13.
1927年2月,毛泽东来到衡阳北区搞农民运动调查。座谈会快结束时,他说:国共合作,弄不好终究会有破裂的一天,大家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到时候形势恶化,靠山的上山,沿湖的下湖,决不能放弃武装斗争。他还说,到时候打算带一些农民和工人到江西安源打游击。这时,有个叫黄庆云的搬运工说:“去安源干什么?江西有座金钢山(即井冈山),何不到那里去?”毛泽东问道:“那地方有么子好?”黄庆云像讲故事一样说道:“我有个表兄早年犯了案,逃到金钢山当锤子兵(土匪),杀富济贫过得自由自在。当地官兵剿了大半年,表兄他们连毫毛都没伤着,那山大得很。”毛泽东又问…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说自己在“西方的一个山洞住了十几天”。这个神秘的“西方山洞”,就是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滴水洞。要知道毛泽东未了的最后心愿是什么?请看  相似文献   

15.
德国的社会风气 德国人好学、求进、礼貌,也不乏热情。不管乘什么车很少有抢上抢下抢座的现象,如果两个人相遇都是相互礼让。人们上得车来都先是依门而立,看到里边有座位时再去落坐,而不少人一坐下便拿出书报阅读,老年人则带上花镜也不浪费掉这段乘车的时间。这种好学求进的精神着实可佳。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阿拉伯人拿着一盆鱼,在火车上遇到一个日本人,一个德国人,一个中国人。日本人问阿拉伯人:“请您告诉我,您的鱼可以在日本繁殖吗?繁殖这种鱼需要什么条件?成本贵吗?”中国人问阿拉伯人:“请您告诉我,您的鱼好吃吗?是清蒸的好吃还是红烧的更好吃?”德国人问阿拉伯人:“请您告诉我,您的鱼在动物学上属于  相似文献   

16.
<正>1958年10月2日晚上,毛泽东会见六个国家的代表团并同他们进行了谈话。在谈到关于中国的“大跃进”问题时,毛泽东说:“中国究竟有没有大跃进,我本来也是不相信的。今年在武汉有一次会议,我们一些省委书记在那里开会。那时候正大搞小型水利工程,我问他们,究竟有没有大跃进?他们说确实有大跃进。我说你们看见没有?那些人说,他们可是看见的,确实有大跃进。那时我们辩论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苦战三年基本改变面貌这个问题。我那时候怀疑这个口号,我说是不是可以改为苦战三年初步改变农村面貌,  相似文献   

17.
桑顶·多吉拉姆是西藏著名桑顶寺第十二世女活佛.1955年春,她参加“西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在北京怀仁堂她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毛泽东笑着问她:“你多大年龄了?”她红着脸回答:“14岁了.”毛泽东又问:“你的寺庙在哪个地方?”“在浪子卡,羊卓地方,叫桑顶寺.”她刚说完,朱德问道:“是不是在羊卓雍湖边?” 多吉拉姆惊异了,住在北京的大领导对遥远的西藏竟是那么熟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还和她一起合影.佛教讲究福分.她感到莫大的幸福,觉得佛祖的授意,跟着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打响。在这之前,毛泽东走了一招高棋。 1948年8月3日下午,杨成武随聂荣臻来到西柏坡毛泽东住处。毛泽东问杨成武:“你们准备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配合东北作战。20天内完成任务,有没有困难?” “保证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毛泽东点点头:“华北野战军的6个纵队,现在改组为第二、第三两个兵团,并统一指挥冀热察的地  相似文献   

19.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深深触动了毛泽东,使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文化大革命”发动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也使他要在政治上重新倚重“文革”中受到排斥的一些老同志。在周恩来等人的不懈努力下,1973年3月7日,邓小平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当年8月在党的十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由于此时周恩来病情加重,毛泽东有意识地培养邓小平成为周恩来的接班人,对邓小平更加器重。在一次工作汇报中,毛泽东讲到各大军区司令员久未调动的问题,问邓小平怎么办?邓小平稍作沉思,随后把身前的茶杯和毛泽东的茶杯对换一下,毛泽东会心一笑,说道:“英雄所见略同。”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设宴,答谢齐白石赠送印章和国画。齐白石愕然,问道:“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过画?”毛泽东笑着对秘书说:“把画拿来,请画家亲自验证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