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硫酸铵盐析法从抗猪瘟血清中提取免疫球蛋白 ,应用搅拌法标记荧光素 ,硫酸铵盐析、SephadexG 2 5层析和肝粉吸收三法结合去除标记物之游离荧光素 ,制备猪瘟荧光抗体。经测定 ,标记的荧光抗体工作稀释度为 1∶16~ 1∶32。用标记的荧光抗体诊断猪瘟 ,从 39份可疑病料中检出阳性病例 12份。  相似文献   

2.
扁桃体在猪瘟荧光抗体诊断中具有能早期检出抗原,病毒检出率高以及能够活体取材和取材后便于保存、寄送等优点,因之,在实际检验中常常将扁桃体作为首选的病料而加以采用。但是,不同地区和时期流行的猪瘟其扁桃体往往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为了探明这些不同病理变化的扁桃体冰冻切片经荧光抗体浸染后,荧光细胞的表现有何变化以及对临床诊断有无影响,特进行本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免疫酶标记抗体(直接法,以下简称酶标法)法诊断猪瘟和兔体交互免疫试验相比,具有省时、经济、不需特殊仪器等优点。但此种诊断方法是否有很高的特异性,且不受所接种疫苗的影响,能否适应在基层推广应用?为此,做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4.
间接血凝是一种快速、灵敏、简单、可靠的血清学方法,我国兽医界,近年来已逐步应用于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的诊断方面。笔者于1982年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探索,以用作检测猪瘟抗体,当的所用抗原,系以石门系猪瘟强毒接种健康猪,采发病典型猪的淋、脾,将其磨碎冻融,浸出液经浓缩后作为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以检测猪瘟抗体,曾获得成功。但因来源有限,后乃改用牛肾细胞猪瘟毒作抗原,现将其试验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多年来有关猪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方法所取得的进展予以回顾。 (一)荧光抗体组织切片试验(FATST) 1963年Scair等首次用FATST诊断猪瘟取得了可喜结果。后来许多研究者对其可靠性作了证实。采取猪瘟早期病猪的扁桃体和淋巴结或晚期病猪的脾脏和肾脏等组织,作冰冻切片或组织印片,丙酮固定后用猪瘟荧光体染色检查,感染猪组织细胞呈现特异性的胞浆荧光。用这种方法对病猪的检出率为90%以上,实验感染猪瘟病毒(HCV)后2天,即可查到病毒荧光。其优点是准确、简便、快速,一般在2小时内即可得出结果。但有人报道,猪接种猪瘟弱毒活疫苗后短时间内,苗毒荧光干扰对野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1950年Coons创立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t Technique),当时主要应用其鉴定组织细胞中抗原的确切部位。Herbert,W.J.(1974)认为这种技术实质是一种沉淀反应。反应中抗原固定在载玻片上,标记抗体则沉淀在它的周围。应用已知的抗血清就可以检定出玻片上是否有特异性抗原存在。Weller,T.H(1954)改进这种方法用来检查血清中是否含有与某种抗原相对应的抗体,这样形成了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ndirect FluorescentAntibody IFA)。而且还可以将血清稀释,直到荧光消失,测定出抗体效价的近似值。(一)荧光抗体技术在诊断边虫病上的研究概况 Ristic(1957)首先应用荧光素标记的抗边虫球蛋白来检测可疑带虫血片,同Romanowsky’s染  相似文献   

7.
当用聚乙二醇沉淀法从猪瘟兔化弱毒牛睾丸细胞培养物上清液制备部分纯化抗原,进行猪瘟免疫检测时,因免疫血清中存在抗牛睾丸细胞和抗牛血清成分的抗体,会产生非相关性反应而 干扰对抗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在血清稀释液中加入牛睾丸细胞培养物抗原可有效地抑制这种非相关抗体引起的反应,保证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由病毒引起牛的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腹泻、消化道粘膜的炎症和糜烂。该病在我国少数地区已有发生。为控制本病流行,笔者根据BVDV与猪瘟病毒具有抗原交叉性的原理,试用猪瘟酶标抗体,检测BVDV,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的检疫方法。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特异、敏感的猪瘟病毒(CSFV)E2抗体的胶体金检测方法,本研究将E2蛋白用胶体金颗粒标记,作为金标抗原,将E2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上,分别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组装成检测猪瘟E2蛋白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 显示,该试纸条可在5~10 min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研制非洲猪瘟的诊断试剂,将原核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VP73融合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蛋鸡,先后用饱和硫酸铵和硫酸钠对卵黄抗体(IgY抗体)进行分离提取,制备抗非洲猪瘟病毒VP73蛋白的特异性IgY抗体。对初步提纯的IgY抗体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并用间接ELISA测定IgY抗体的效价。结果显示,提纯后的IgY抗体有1条重链和1条轻链,分子质量分别约为65ku和26ku;IgY抗体可与非洲猪瘟病毒VP73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在约71ku处出现特异性杂交条带;间接ELISA测定的IgY抗体效价约为1∶8 192;浓度测定结果显示,每1mL卵黄液可得到9.2mg卵黄抗体。结果表明,用表达的VP73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的特异性IgY抗体具有免疫反应原性,可用于研制非洲猪瘟的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国内外研制的针对猪瘟病毒E2、Erns和NS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它们在猪瘟病毒抗原性分析、抗原表位研究及猪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酶标记技术是在标记抗体(荧光标记、同位素标记)试验和组织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1966年Nakane和Avra-meas等首先应用酶标记的抗体和细胞抗原发生反应,再用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出病毒抗原在细胞内的位置。其后,Miles和Hales首先在免疫测定中用酶代替同位素。直到1971年Van Weeman和Schuurs,以及En-gvall和Perlman才分别详细地介绍了酶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消灭猪瘟的步伐,我区于1982年,全面开展普查猪瘟病的实验诊断。在不同类型的88个公社,收集筛选病料216头,制片648张,作猪瘟酶标抗体试验(直接法),检出的阳性和可疑病料,再作兔体交互免疫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主要试验材料和试液的配制  相似文献   

14.
1998年8~9月,甘肃省天水地区某集约化猪场发生了一起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经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用荧光抗体技术鉴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测定猪瘟抗体水平,并鉴定抗体性质,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情况,确诊为由猪瘟强毒引起的猪瘟,随后采取用猪瘟猪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5.
应用猪瘟强毒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青海省 4个县的免疫猪场 62 9份猪血样进行检测。结果 ,检出抗体阳性 42份 ,平均阳性率为 6.68%。提示经猪瘟疫苗免疫猪群感染了猪瘟强毒。  相似文献   

16.
猪瘟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一种猪瘟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胶体金,选择15 nm胶体金标记兔抗猪瘟病毒抗体,对胶体金标记抗体采用低温超速离心法进行纯化,组装免疫层析试纸条。用试纸条对猪瘟可疑病料进行检测,同时用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RT-PCR做平行试验。结果显示,用试纸条检测猪瘟病毒,10 min左右即可显示结果,试纸条、直接猪瘟荧光抗体试验和RT-PCR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36.36%(4/11)、45.45%(5/11)和72.72%(8/11)。表明,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猪瘟病毒操作简便,需时短,可以用于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猪瘟病毒中和抗体竞争抑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的猪瘟病毒(CSFV)重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E2蛋白中和性单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CSFV中和抗体的重组E2蛋白竞争抑制ELISA(CI-ELISA)方法。经筛选确定,CI-ELISA的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3μg/mL,酶标竞争抗体的最佳稀释度为1∶4 000,阴性血清临界值为33%,阳性血清临界值为40%。CI-ELISA的检出下限为1∶44(中和抗体效价),与进口阻断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为85.00%,高于间接ELISA与进口阻断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81.25%),CI-ELISA与其他主要病毒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对采自我国4个省份的290份现地血清进行CI-ELISA检测,结果273份(94.1%)为CSFV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猪的烈性传染病,在我省时有暴发,对养猪业威胁很大,因此做好猪瘟诊断工作对预防和控制猪瘟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猪瘟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由中国兽药监察所研制成功,并于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该技术能识别猪瘟强毒抗体和猪瘟弱毒(疫苗)抗体,又能排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绵羊边界病病毒(BDV)所产生的非特异性抗体。因此,它既可用于猪瘟免疫监测,又可用于猪瘟的诊断。我们在应用该技术进行猪瘟免疫监测的同时,用于现地猪瘟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猪瘟单克隆抗体试剂 购自中国兽药…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室曾研究报道了应用HRP-SPA-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见曾医大学学报7(4),391~396,1987],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索适于基层兽医单位推广应用的血清学手段,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兔体中和试验及HRP-SPA-EIISA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许多国家,已应用萤光抗体法诊断猪瘟。这是一种特异性较高、并具有实用价值的诊断方法。日本应用的萤光抗体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病猪脏器采取组织(最好是扁桃腺)涂抹标本或在冻结切片标本上进行萤光抗体染色;另一种是采取病猪的脾和扁桃组织作成乳剂接种子猪肾细胞,在1~2天内进行细胞染色。这两种方法,被广泛应用的是第二种,一般被称做组织培养萤光抗体法,主要是用培养细胞进行诊断。这种方法易于鉴别,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