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悦 《江淮法治》2012,(16):27-27
延长退休年龄,在为劳动力问题出谋划策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中国本身的国情现状。就业压力是人口不断增长的中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加上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的有2400万人,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大约有800万人,而每年城镇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个。  相似文献   

2.
结合省情全方位创造就业环境 结合省情,全方位扩展就业容量。我省今年将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确定为30万人和560万人,分别比去年提高7%和6%。各市结合实施扩大投资,以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增长,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均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静 《行政与法》2012,(4):46-49
就业乃民生之本。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再就业人员就业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就业人口不断增加,解决就业问题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如何实施积极的就业战略,完善就业公共政策,借鉴发达国家和省份促进就业的先进经验,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上期答案     
《江淮法治》2012,(8):53
《灵活就业人员怎样依法参加养老保险?》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经济主体和多种就业形式,针对这种情况,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今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  相似文献   

5.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略阳县创业促就业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坚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2012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227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92人,其中“4050”人员就业288人,占41%;城镇登记失业率已下至2。4%,统筹城乡。抓创业促就业工作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快评十二     
新奇和麻木 为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六部委联合颁布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引导性培训,以及职业技能培训.2003-2005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1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对其中的5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5000万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 2006-2010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商南县坚持以统筹城乡就业为主旋律,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抓手,重点实施五大举措促进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6.34万人(其中:就近就地转移1.8万人),创劳务经济收入9.5亿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5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1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1%以内;举办创业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400人;发放创业贷款3530万元.  相似文献   

8.
新法解读     
新法速递流动就业人员医保可跨省转移接续2010年1月中旬,《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出台。该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这项制度的受益者为城乡各类流动就业人员,可以转接的对象为城镇  相似文献   

9.
自2015年2月1日起,修改后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修改后的《规定》突破了失业登记的户籍限制,放宽了失业登记条件,规定对符合失业登记条件的人员不得以人户分离、户籍不在本地或没有档案等为由不予受理. 法律福音:修改后的第六十三条规定: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可以到常住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相似文献   

10.
李雄 《中国法律》2010,(2):32-35,88-92
统筹城乡就业,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农村劳动者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中国二元社会转型的一个突破口。统筹城乡就业的关键,是在确立统筹城乡就业目标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5年底,秦皇岛市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约占全市城镇劳动力就业总量的37%,其中从事建筑行业和商贸系统的进城务工人员分别占建筑和商贸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0%和70%: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生存状况,解决他们就业、受教育、社会安全保障等诸多问题,将是未来直接影响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薛华 《法制与社会》2011,(32):50-51
当前,我国就业平等的观念相当匮乏,现实生活中的就业歧视现象比比皆是: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健康歧视、身高歧视、相貌歧视……民众的生存之道是谋生,而谋生的手段就是就业。关注就业就是关注民生,禁止就业歧视就是维护民众的生存之道。我国建立和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符合我国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有关反就业歧视的趋势。本文通过比较和借鉴荷兰、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反就业歧视的经验,分析我国反就业歧视现行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首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方性规章《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已于2009年颁布实施,它对我省高校学生就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仅就就业岐视分析,由于立法机关层级较低、内容不完善、规定过于原则、无专门机构调解;为克服以上缺陷,笔者从立法完善,制度健全,司法保障有力的角度,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实现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近700万,"就业严冬"的到来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歧视。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的《就业促进法》以及《反就业歧视法》(专家稿)进行梳理与评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进步所在,试找出推进我国《反就业歧视法》立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论男女就业平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的12月4日是法制宣传日。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做了"反对就业歧视,保障平等权利"的法制宣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是仍然存在着男女就业权利不平等的怪现象。这对于面临就业压力的女性毕业生来说,却是一个难题。所以本文通过男女就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最后建议应该通过立法来保护男女平等就业的权利,以减少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6.
农民平等就业权在《就业促进法》中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大晴 《北方法学》2010,4(3):81-90
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机会及其排除各种就业歧视的权利,它既是生存权的延伸和具体化,也是劳动权体系的起点和基础。对农民平等就业权进行立法保护,既有可靠的宪法依据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我国《就业促进法》首次规定了农民平等就业权,但它在具体保护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促进就业的有关规定没有涵盖农村劳动者;反就业歧视的规定缺漏较多、可操作性差;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完备、不匹配。为了有效保护农民平等就业权,必须全面贯彻城乡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反就业歧视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国家人力资源规划,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是近几年就业压力趋重的现象,使得大学生发展前景堪忧。文章将针对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先进地区就业促进的经验,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自身几个方面为大学生就业促进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劳动权的平等保护及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铁力 《法学杂志》2012,33(3):118-123
目前我国社会就业歧视现象愈演愈烈,劳动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其内在包含的就业平等权要求禁止就业歧视,因此禁止就业歧视是劳动权的题中之义。本文将以劳动权的平等保护为出发点,界定就业歧视的概念和主要表现形式,论述禁止就业歧视的必要性。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相关立法存在不足,应从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完善禁止就业歧视、维护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就业变动对消费结构演变的影响,揭示了就业变动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而推动了消费结构的演变,然后笔者结合1993年与2001年的历史数据,试图从实证角度上说明就业变动对消费结构演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法律规定疾病的就业限制只能适用于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或有职业危害的行业,疾病就业限制只能基于疾病限制与职业具有内在的需要。用人单位通过就业体检对没有"职业内在需要"的疾病予以就业限制即疾病的就业歧视,因此除特定行业允许疾病就业限制且明确规定就业体检项目外,其他行业原则上应禁止就业体检以消除疾病的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