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事一议     
《中国应急管理》2020,(1):95-96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与省红十字会建立防灾减灾救灾联动机制近日,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与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决定,共同建立防灾减灾救灾联动工作机制。根据协议,双方以各自职能为基础,在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方面,建立数据共享共用机制和信息通报机制,相互通报各自掌握的突发事件信息、灾情信息、应急处置与救援等重要信息,畅通信息传输渠道,确保双方信息互通及时、高效;在深化应急合作联动方面,建立统一指挥调度机制和资源协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2021年3月11日,应急管理部等部委曾赴日参加救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代表,应邀出席东日本大地震10周年纪念仪式,悼念地震遇难者。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对中国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迅速提供援助物资并派出救援队等表示感谢,并介绍了灾区重建工作,希望两国传承在地震救援中结成的深厚友谊。应急管理部代表表示,目前我国正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希望中日在抗御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造福两国人民。  相似文献   

3.
自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融为一体、同下一盘棋,不但最大程度上地整合了各方资源,而且体现出了更高的工作效率。新机构、新系统的有效运转,需要人员、职责、管理的同步跟进,因此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的成熟还需要漫长的磨合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建实建强"六个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应急管理中涉及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来源多样、形态各异、体量巨大,难以形成一致的组织,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信息组织框架来补齐应急管理信息化的短板。建立数字应急网罩的整体思路在应急管理部的具体部署下,结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实际工作情况,以"大防范、大监测、大救援、大决策"等四大体系构建为背景,以全域覆盖天地一体,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为基本目标,充分运用北斗时空网格码技术,构建"一码统管""一图知全局""一平台通全域"的数字应急网罩大生态,推进数字应急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彦 《求知》2024,(2):48-49
<正>应急救灾物资是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提供重要物资保障。“十四五”时期以来,天津坚持底线思维,着力加强应急救灾物资体系建设,物资保障基础逐步增强,并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随着外部灾害防范环境日益复杂严峻、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求日益提高,应急救灾物资体系建设还需补足短板、加大力度,进一步提升“压舱石”“守底线”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非营利组织(NPO)与政府和应急救灾中的合作现状、合作意愿并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NPO与政府在应急救灾工作中,双方在应急救灾的资源领域、规范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合作意愿既有相近之处,也存在着不少差异。以政府和NPO各自的合作意愿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相关工作,将会有效地提高人类社会减灾救火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航空救援     
《中国应急管理》2020,(1):64-67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航空救援的发展。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等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带队深入一线,就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工作深入调研。2016年,中国民用航空应急救援联盟成立。自成立以来,中国民用航空应急救援联盟积极参与各类抢险救援工作,助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对推动我国航空救援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刊特开设“航空救援”栏目,从资源整合、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科技支撑等各方面,深入探讨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急管理风险教育是指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及对风险认知、辨识、管控、减轻等方法传递给人的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广东省应急管理风险教育体系,通过数据资料调研,分析应急管理风险教育的内涵,研究广东省应急管理风险教育体系的短板,提出了广东省应急管理风险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为提升各级组织的应急管理风险教育水平,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强化公众安全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稳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2021年是"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贯彻党中央和应急管理部重大部署,面向国际防灾减灾救灾科技前沿,面向多灾种、全链条重特大自然灾害链防控理论和"天-空-地-海-井-网"综合观测技术融合集成、应用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复合链生自然灾害全景模拟器平台等建设项目,立足我国自然灾害综合减灾实战需求,打造高水平现代化科研院。本刊记者采访到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徐锡伟。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作出重要论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来川视察期间,多次就四川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四川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地震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是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消防救援队伍事业发展急需人才支撑,人才培养需要更加完备、科学、现代的教育训练体系。作为消防救援教育训练主力军之一,国家消防救援局南京训练总队突出以战领训、以训促战,积极构建战教耦合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理、工、经、管、文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防灾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专业的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城市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专业”(大学专科)。  相似文献   

13.
防灾减灾救灾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和组织领导力的概念基础,本文分析了由“四梁八柱四地基”构成的中国共产党防灾减灾救灾领导力的基本内涵和来源于性质宗旨、组织特征和国家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防灾减灾救灾领导力的固有优势,以揭示中国共产党得以发展壮大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深层次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的热情持续高涨,但作用发挥仍然有限。本文客观分析了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的基本现状和工作模式,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存在的问题,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角度提出了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在减灾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思考:支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重要举措,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减灾救灾工作,将其纳入灾害治理体系,从完善政策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加大支持力度、强化信息引导等方面强化支持和服务,并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的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郭正阳  董江爱 《理论探索》2011,(4):121-123,131
防灾减灾型社区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概念,一些国家在社区防灾减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防灾减灾型社区建设提供了经验。即: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制定综合性防灾减灾基本法,使防灾减灾有法可依;建设完善牢固、科学合理的安全设施,为防灾减灾提供物质基础;增强居民的危机意识,使防灾减灾具备主体条件;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使社区居民的自救与互救成为灾害发生后的主要救灾方式;健全救灾组织体系,使防灾减灾有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3,(27)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减灾指挥与管理是北京综合防灾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民政部门主要从事灾后救济,气象、地震、水利、环保、消防、地矿、农林等部门的监测预报与防灾减灾经常是各自为战。不少干部将减灾简单视同于救灾和赈灾,重视当前利益,忽视全局和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应急管理》2011,(5):F0004-F0004
4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总参谋部应急办公室在京举行仪式,共同签署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总参谋部应急办公室建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合作协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总参谋部应急办主任李海洋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湖北作为经济大省,处九省通衢之要、千湖汇聚之地,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任务繁重。全省锚定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这一时代使命,围绕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统筹防、抗、  相似文献   

19.
每一次重大灾害风险不仅会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物质上的损失,更会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对灾害风险的亲历者,特别是对一线的应急人员,比如直接面对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面对火灾的消防战士以及救灾现场的应急志愿者伤害最大。常见的心理创伤反应分类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和完成救援任务后常见的心理创伤反应主要有两类.  相似文献   

20.
成效之变     
<正>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应急管理系统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顶住了疫情不确定性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冲击,顶住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的冲击,取得新的历史性成绩。我国应急管理在重大安全风险防控、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应急协调联动救援机制、应急治理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为推进新时代中国应急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