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秦之航 《今日上海》2008,(12):38-39
上海大剧院,一个从建立之初就定位于“国际性、艺术性、经典性”的艺术殿堂,是上海演艺场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1998年8月27日正式开幕以来的十年间,上海大剧院坚持“名家、名团、名剧、名曲”的节目特色,致力于实现“中国剧院标杆、城市文化名片、文化创意中心”的发展愿景。经过十年的努力,今天的上海大剧院已成为世界级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国际性艺术活动的交流平台和公益性艺术教育的推广平台。  相似文献   

2.
历史风貌是城市文化在城市空间的积淀。上海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树立了“开发是发展、保护是更具文化内涵的发展”的理念,逐步建立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保护了城市历史风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弘扬了都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3.
都说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底蕴,不管是历史的,还是文化的。 虽然历朝历代都没在上海建过都城,上海的历史不够厚重,但上海毕竟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文明的城市之一,有过十里洋场的辉煌,拼文化,上海是有底气的。  相似文献   

4.
《今日上海》2013,(2):60-60
上海地铁是世界最长、车站最多、客流量最高的地铁之一。地铁文化可以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的重要窗口。今年1月1日起,上海地铁启动了“2015年-2015年公共文化建设5年行动计划”,开始在人民广场站和大世界站的2个“音乐角”演奏音乐,此后逢周六和周日,在上午的1个小时内都安排有公益音乐演出。  相似文献   

5.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考虑到上海作为文化重镇的特殊地位,将素有“儒将”之称的陈毅同志任命为上海的第一任市长。陈毅深刻领会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精髓,切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制定的文化方针,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文化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现代都市,是从人类社会的村落、集镇一路走来的,它是人类文化发展、文明进步的结晶.纵观上海的历史发展,它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说的是一个由小渔村迅速崛起的城市,其悠久的崧泽古文化、福泉山文化、青龙港文化等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灵魂和根基.古上海的文化高地与世博会的主题实践,是一脉相承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崧泽文化的弘扬、海派文化的创新,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魅力在于文化的魅力.上海的城市文化,既有本土文化的渊源,又有外来文化的张力,其内涵丰富而厚实,这与其深厚悠远的崧泽文化、创新发展的海派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因果关系.当前,必须大力建设文化上海,营造好魅力世博的经济、社会、文化博览盛会的浓郁氛围,为上海域市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提供高起点、宽通道和大舞台.  相似文献   

8.
张兴龙 《传承》2008,(23):38-39
上海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城市,"两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的说法,一方面,早早地把它定位在城市文化历史的起点似乎只能从近  相似文献   

9.
十年     
成琳 《公民导刊》2007,(7):49-50
营养不良,压力超强,别的直辖市早已跑在前头,重庆凭什么追上去?只有踏实、努力、奔跑、追赶、创造……直辖的10年,就是奔跑的10年,追赶的10年,创造的10年。重庆,绝对是个不服输的城市。10年过后的今天,任何人都无法漠视这座城市的挺拔和帅气,任何人都很难不惊叹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0.
殡葬业是为人生提供“终极服务”的行业,是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上海殡葬业要与上海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相适应,与上海的城市精神相适应,与上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就必须不断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4,(6):93-93
从2003年10月开始.历时10个月的“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作为中法文化年活动的第二部分.2004年10月10日.“法国文化年”在北京拉开帷幕。历时近1年的“法国文化年”以“浪漫、创新而又以人为本”为主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陆续举办百余项活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信息技术的先进发展,城市文化地图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城市文化地图是指为人们提供在互联网上检索和查阅历史文化场所和事件的动态图文资料系统。我国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宁波等)开展了绘制城市文化地图的工作。城市文化地图的绘制不仅体现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达与先进水平上,更体现在如何传承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一次战略实践,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极好机遇.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将在世博会这一重大国际性主题文化活动的带动下,根据市场需求推出系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塑造出知名品牌型的强势文化创意产业群体,吸引外部投资和外来消费作为城市和国家的发展资源,同时通过完善发展上海的创意产业,借助世博会的展示平台,向世界呈现上海作为世界创意中心之一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上海》2014,(12):61-61
今年11月11日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披露,在全球21个主要城市的对比中,上海文化设施及服务有喜亦有忧:上海每10万人口书店数量24.7个,次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25.4个排第2位;上海电影院250个次于巴器的302个排第2;文化及创意产业从业人数129.62万人,次于孟买的138.38万人排第2。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里当驻校社工已经有半年时间了,最大的感触莫过于对青少年文化的触觉感受。虽然自己仅仅比他们大十余年,尚算一名青年,但是那一种青少年亚文化氛围感觉真的很强烈。  相似文献   

16.
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既是建设大银川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对一个城市来讲,经济是城市的“形”,文化是城市的“神”,是城市的灵魂。只有“形”、“神”兼备,才能相得益彰。如果一个城市失去了文化内涵,城市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只有高度重视,正确定位并扎实地搞好银川市文化建设,才能全方位地发挥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推动银川市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1,(2):92-93
俞思念在《学习论坛》2010年第8期撰文认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兴起逐渐进人关注点中。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正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兴起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意义,发挥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作用,形成中国文化建设的蓬勃气象,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百花园和众多文化流派,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武汉是没有根基的城市。其实不是武汉无根基。而是持此论者不了解武汉的文化和经济根基,而我们对城市的文化根基又研究、宣传得不够。其实,武汉是一座有3500年建城历史的特大中心城市,在全国特大城市中建设史居于首位。在3500多年前,连我国的古都西安还没有建城。北京建城也只有3100年左右。上海只有700多年,广州约2000年。  相似文献   

19.
《辽宁人大》2007,(1):38-39
2006年,中国第十一个五个规划开局之年,亦是建设和谐社会肇始之年。这一年,政治文明渐成大气象,经济改革博弈潮涌,民生社会全面推进,文化繁荣开局已定,这里梳理归纳了2006年迄今为止的十大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20.
金磊 《中国减灾》2010,(10):20-22
城市是一个有机复合体,每个人对城市有着不同的理解。纵观中外城市的构成,除了通常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外,还越来越强调与城市高速发展“快跑”中凸显出的安全防灾文化。虽然说优秀的建筑可以“点亮”一座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